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阶段我们的许多思想道德观念是在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和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当转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以至有些人产生了某种惶惑,也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和分析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呢?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市场经济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究竟是什么关系

市场经济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是否一致?这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个尖锐问题。西方有人预言,说只要中共实行市场经济,总有一天会导致放弃它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不知不觉地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内一些变质分子为使他们的腐败行为“合法”化和“合理”化,也极力制造这种舆论。而我们一些同志看到市场活动中出现的消极腐败和混乱现象,也忧心忡忡,对市场经济采取怀疑观望态度。很显然,全面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住邓小平同志如下一个科学论断,即:“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3页)“都是方法嘛”的意思是说它们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过去我们拒绝运用市场这个手段,忽视它的正面效应这个主要方面,而只看它的负面效应,甚至把它当作洪水猛兽;现在又有人认为一切要适应市场要求,只看到它的正面效应,而忽略它的负面效应。这都是不全面的两个极端。如实地把它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那么,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方面就要充分利用,不利方面就要抑制,不能去适应,这样就能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一致起来。

应该充分肯定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比如:(1)市场对供需很敏感,它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结构合理化,这是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2)它要求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进行等价交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和讲效率;(3)它要求平等竞争,是反特权反垄断的,市场机制及其法制的完善,有利于消除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4)它要求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更能在经营上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和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5)它要求允许人才合理流动,这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及人才成长等等。

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为人民服务从战略上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个我们已解决了;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中国人民富起来的。

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也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两大社会主义原则是一致的。因为只有经济搞活了,生产发展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创立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不然只能共同贫困;也因为只有整个经济包括国有、集体经济都搞活了,国有、集体经济才能巩固和发展并发挥主导作用。如果还坚持旧体制,把国有企业手脚捆住,使之失去活力,人们反而会怀疑公有制的优越性,去迷信和追求私有化。

但是,市场经济作为手段,也有它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它容易使人忽略或损害全局利益和长远根本利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这种负面效应是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相悖的。

我们忽略或放弃用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去制约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就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扭曲。例如:通过市场经济要讲钱滑向“一切向钱看”;通过市场经济要讲竞争滑向资本主义那种尔虞我诈,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那一套;通过市场经济要讲等价交换滑向党内政治生活中也搞等价交换,以至钱权交易;从市场经济要讲自主权滑向不顾国家大局利益,不服从宏观调控的本位主义、地方主义;从市场经济允许人才合理流动滑向根本不讲服从社会需要,连起码的组织观念、组织纪律也不讲的自由主义;从市场经济要讲经济核算滑向资本主义那种除了金钱以外别的都不讲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市场经济要讲从需求出发滑向只要有“需求”和能赚钱,就连伤天害理的肮脏行当也经营,而不顾社会恶果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出现,有的还在蔓延,虽不是主流,但腐蚀作用很大,影响很坏。如果说改革有风险,那么,这就是一种风险。需要我们从法制、政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综合防范和治理。

这就是说,我们应充分肯定和发挥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又清醒地看到其运行中出现的、存在的并不都是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应动员人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提醒人们注意它的负面效应的影响。

现在有一种提法,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值得研究的。在计划体制时期,曾把讲钱、讲竞争、承认企业自主权、允许人才流动等市场经济要求与社会主义原则截然对立起来,不加分析地批判否定,事实证明这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也是脱离群众的,应该纠正。从这方面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确有一个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把它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统一起来的问题。但是,市场经济也有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原则相悖的负面效应,对它的这个方面,不仅不能去适应,而是要制约它。所以,正确提法似应是: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面,也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一面。不然就会发生混乱,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二、什么是现阶段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导向

近些年来曾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共产党员也是人,也吃人间烟火,而且也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要求共产党员的行动应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行得通吗?

与此相关还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又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分配方式,在全社会还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并以此为导向行得通吗?这种道德要求是否超越了我国今天所处的社会阶段?

上面这些说法和提出的问题如果是针对过去的那种认为共产党人只能讲人的不同阶级性,不能讲人的共性;只能讲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造成的,不能讲共产党员也吃人间烟火;只能讲党性原则,不能讲人情味;只能讲国家和集体利益,不能讲个人利益;只能讲服从组织,不能讲发展个性等等;以及认为应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来规范一切人的行动等偏颇的或“左”的说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有应该注意的问题。但若用来为一些党员不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当借口则是不对的。

这里有两个是非界限要划清楚。

第一个是非界限是:不能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去规范一切人的行动,但必须用它去规范共产党员的行动。因为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和分配结构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应是多层次的,即要有反对的、允许的、鼓励的、倡导的四个层次。反对的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一切向钱看”;允许的是获取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思想和行为;鼓励的是勤劳致富;倡导的是大公无私、勇于献身、助人为乐等共产主义道德。第四个层次对一般老百姓是倡导,对共产党员则是要求。因为这是共产党员入党时的自觉选择。

该反对的反对,该允许的允许,该鼓励的鼓励,该倡导的倡导,这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全面的道德建设。这样才能做到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团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一种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二个是非界限是:道德标准和要求要有层次性,不是说在全社会的道德和人生价值观的导向上可以搞多元化,而是必须始终不渝地以共产主义道德和人生价值观为导向,只是不强加于人,而是提倡、引导,这不存在道德导向超阶段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前进运动的一种社会形态,也存在与共产主义社会相同的公有经济基础,只是它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的初级阶段。

那么,现阶段是否存在多数人能接受的适应新体制要求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呢?

回答是肯定的。诸如:既要承认物质动力,理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又赋予人们理想信念等精神动力,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高尚的统一;既要重视思想政治动力,又承认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也是一种动力,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又把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引向有利于和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既要讲社会价值,又承认个人的自我价值,鼓励个人奋斗,又要使之利于和服从于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承认人们追求享受通过奋斗得来的成果和歌舞升平的合理性,坚持合理享受和艰苦奋斗的统一,提倡居安思危,反对沉沦。这才是多数人能接受、合情合理的适应新体制要求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因为它能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统一起来。

共产党员也吃人间烟火,这些道德要求和人生价值观也适用于共产党员。但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造成的,要求应更高一些,即党章要求的:“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三、对共产党员和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与按市场规则办事,能否做到两全其美

现在不少党员和干部都有这样一种心态:“似是又象非,似非又象是”。比如听党课和政治报告时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风格,讲奉献,助人为乐,服从社会和组织纪律等等,都觉得对,是党的先进性的表现,但一到现实中去,又觉得不好办,与市场规则有矛盾,“似是又象非”;面对市场活动中一些不健康的事情,明明觉得不对,但又觉得似乎是市场规则允许的,“似非又象是”。因而感到困惑,无所适从,认为原则好说,现实难办。

这种心态的产生有历史原因,也有是非界限问题。

从道德规范来说,主要原因在于在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且曾造成舆论,并在“左”的气候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些道德规范,特别是被“文化大革命”弄到荒谬地步的部分,确实行不通了。如过去一度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只讲无偿帮助,讳言有偿服务;只讲协作,讳言竞争;只讲互助,讳言互利;只讲服从,讳言自主;只讲国家、集体利益,讳言个人利益;只讲社会价值,讳言自我价值;只能讲思想政治动力,不能讲物质动力,更不能讲钱等等,认为这样做才是有觉悟有道德的表现。这些都有很大片面性,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扭曲了,也把党性原则扭曲了,当然与新体制很不适应,行不通,也不能无条件地这样要求党员和干部。

曾经流行的一些旧的行为准则因为行不通,起不到道德规范的作用,而新的道德规范在一定时期内又处在迷迷蒙蒙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从政治万能的氛围走向金钱万能的氛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在舆论上一时还未能筑起一道强有力的新的道德堤坝来抵御市场经济诱发的拜金主义及由此而引发的贪婪和欺诈行为时,道德系统存在很大空档,因而使一些人的道德良心处在夹缝中,无所适从。说明在这方面亟需加大舆论导向的力度。

这里也有一个具体操作方法问题。在处理日常的政治、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一些单位已总结了如何处理好发扬风格和平等竞争、服从社会需要和合理流动等关系的,既体现对党员和干部严格要求,又合情合理的经验,并变为可操作的细则,颇有参考价值。比如,过去遇到工资升级、评职称、分房等,对党员和干部一味强调让,发扬风格。但却忽略按实绩公平竞争、公平处理这一面。年复一年都这样,其结果不是保护而是伤害了先进。后来,他们规定,如条件相同,因名额或条件限制不能都满足时,就号召党员、干部让,群众优先;第二次又遇到这种情况,则第一次曾谦让过的党员、干部有优先权。这既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又反映平等竞争、公平处理的原则,合情合理,两全其美,皆大欢喜。把它们的经验推广开来,并在实践中充实提高,完全可以做到把发扬风格的先进要求与按市场规则办事统一起来,达到巧妙结合。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只要善于总结和探索,一定能处理好。

四、生意场上有没有和要不要道德觉悟

有一种看法,认为商品经济就是自私自利的经济,认为市场买卖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关系,不存在什么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因而能骗就骗,能坑就坑,能宰就宰。

最近,又出现一种颇为时髦的说法:“奉献爱心比制造冷漠好,热情服务比坑顾客好。可是,应该明白,这爱心不是来自菩萨心肠,这服务不是靠道德觉悟,而是来自赚钱的冲动,目的是热情周到地打开顾客的钱袋”。这种说法对一些经营者颇有魅力,似乎是理所当然,因它比前一种看法更隐蔽。

这个问题到底应怎么看,是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的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

笔者认为,上面那颇为时髦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改头换面的“一切向钱看”的经营思想。

在竞争中要赢得顾客,能赚钱,就要热情服务献爱心,这是大多数企业家的共识,但这爱心是来自道德觉悟、是真诚的,还是只来自赚钱的冲动,只把它作为一种手段,那是不同的,结果也不会相同。若把它只当作打开顾客钱袋的手段,那么,如果用别的手段(包括不正当手段)也能打开顾客的钱袋,那用不用?按这种时髦说法的逻辑,只要能满足赚钱的冲动,都可以用,按此种说法去做,完全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创牌时,把重质量、讲信誉、服务周到当作打开顾客钱袋的手段,牌子一打响,就粗制滥造,不守信誉,能蒙就蒙,最终衰落下去,对消费者和经营者都不利,这种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至于一概地说“这爱心不是来自菩萨心肠,这服务不是靠道德觉悟”,“只是来自赚钱的冲动”的说法也太武断了。中外著名的同仁堂之所以长盛不衰,不就是因为他们深知这是人命关天的经营,从采药到制药到卖药都一丝不苟,有对吃药人高度负责的营业道德,因而不是也享有盛誉吗?再如有一家电冰箱厂的经理说:“出厂产品有1%不合格,对我们来说是1%,但对购买了这台电冰箱的顾客来说则是100%,需知普通老百姓买一台冰箱不容易啊”!能说他们的爱心和周到服务不是也来自对消费者的“菩萨心肠”和“道德觉悟”,而只是来自赚钱的冲动吗?当然,经营是要赚钱的,问题是怎么赚。消费者的钱袋是长久地被他们打开了,且越来越兴旺,但这是因为他们有对消费者负责的“菩萨心肠”和有道德觉悟的结果。

这里有一个理论问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一切向钱看”的自私自利而不讲道德的经济?

商品市场经济有个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是要讲钱的,但这只是一面。另一面就是要遵守起码的营业道德,这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它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同,是相互依存的“人人依赖我,我依赖人人”的社会性经济。因而在客观上有如下最基本的营业道德要求:(1)要诚实经营,否则你可以坑我,我也可以坑你,对谁都不利;(2)要守信用,否则谁也不能按供销合同正常经营;(3)要符合社会正当需求,否则不是被制裁就是被淘汰。因为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根本没有不受他人制约的生产经营者。你将己所不欲施于人,别人也可以将他所不欲施于你。

当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不产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也不生产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它只要求等价交换、要讲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思想。私有制产生的损人利己观念+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要讲钱的观念=“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即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好事坏事照样做。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观念。公有制产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要讲钱的观念=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多赢利的观念,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观念和正确的经营思想。这是不能混淆的。就是说我们不反对讲钱和赚钱,但必须反对“一切向钱看”。

五、按市场规则办事与学雷锋能否结合好

有人提出:学雷锋为什么总有“三月来、四月去”的现象,这是否因为学雷锋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宜?

这也是一个棘手,但却很重要的问题,它涉及社会风尚,一定要解决好。关键在于:一是不能忘记市场经济体制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二是要完整地理解雷锋精神的体系。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观念与雷锋精神作一比较,可以看出雷锋精神的核心部分——共产主义道德风格,与即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讲等价交换是有矛盾的,它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但雷锋精神中也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和相辅相成的东西,如要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反对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偷摸拐骗等,而且雷锋精神中的核心部分也可以成为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办事的导向,就是遇到有矛盾时,把等价交换服从于为人民服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自身的长远利益,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宁愿做点牺牲,也要发扬风格。

可见,提倡学雷锋不仅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使它健康发展。

当然,如果把学雷锋,提倡雷锋精神理解为以雷锋达到的思想境界,即劳动不计报酬、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义务办好事、不求等价交换等去要求和规范一切人的行为,那是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这样做效果不会好,也不能持久。但那是理解问题,而不是提倡雷锋精神本身的问题。应当把提倡雷锋精神、学雷锋,理解为把雷锋的高尚思想风格作为导向,分层次对不同人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求以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一般人则首先要求象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绝不玩忽职守和不搞偷摸拐骗那一套,然后逐步提高。学雷锋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既组织上街做好事的便民活动,又提倡岗位学雷锋,使之经常化,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矛盾。

如果这样理解提倡雷锋精神和学雷锋,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学,也应该学,连个体户也可以学和应当学,而且可以持久。比如有一个搞修理的个体户,他从不坑人,能修的就说能修、认真修,一丝不苟;不能修的也绝不为了赚钱而胡弄人,就说不能修;该收的钱他也收,但从不开大价,严格按工本收费,也不偷税漏税;遇到有人急需修理什么东西,而身上又没带钱或钱不够,也先给修理,并说以后方便路过就把钱带来,不方便就算了。这应该也算岗位学雷锋了。这与按市场经济要求办事并不矛盾,而且做得更好。举这个先进的个体户为例子,是为了说明国有企业和国家职工更可以和应该学雷锋,而且应该学得更好。

标签:;  ;  ;  ;  ;  ;  ;  ;  ;  

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