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迅猛发展,人们对供电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检修、维护电力的工作中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电力部门既要重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忽略了相关大型设备的运行安全。本文分析了变电检修危险点及其安全控制策略。
关键词:安全控制;危险点分析;现场工作;变电检修
一、对于变电检修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领域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多,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当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在日常的变电检修维护工作中,由于电力能源的危险性,它的检修工作就属于是一项特殊的巡视任务,检修现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而且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严重的威胁。基于此,检修人员在对变电设施进行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危险点的综合分析,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进而形成一个健全周密的安全预防机制,有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安全策略,最大化的减少检修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进而保证变电设施性能的高效发挥,在此基础上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
二、对危险点进行分析的要点
对变电系统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时最关键的几点在于:对工作地点进行分析,如高空作业、带电作业、交叉作业以及可能给施工者带来危险的一些因素;对工作的环境进行分析,如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这些危险的环境都有可能对检修者造成危险;对检修时所用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工具进行分析,要在检修前严格的检查使用工具的情况,保证工具能够正常使用;对检修的流程进行分析,切实的考虑整个检修的流程以及操作方式,这些都很有可能产生危险因素;维修者自己也应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情绪波动、个人能力等进行分析,要考虑这些可能对维修人员带来危险因素。
三、对危险点进行分析时的主要步骤
第一,在开展检修工作之前应当了解现场的作业情况,分析其具体特点。在对变电进行维修时要分析其故障的具体因素,同时要回顾以前的同类型故障相关的经验与就教训。如果之前完成同类型的维修与此次维修的情形越接近,那么参照性就会越大。只要在维修之前对此次维修的具体情况了解的越透彻,估计的越充分,整体的维修就会越全面、越安全。
第二,召开班前会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预测。参与班前会的人员应当是参与此次维修的主要成员,要把即将作业的流程按照相关的标准分成若干个阶段,让从事维修的人员自行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尽可能的找出可能出现的所有危险点,归纳大家的意见,最后总结成册。
第三,围绕总结的危险点切实的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并且要向所有参与维修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首先有一点值得注意,对危险点进行的预测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每一个预测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这一点只能由维修者在现场实践中进行检验。如果面对一项较为复杂且维修时间较长的维修作业来讲,要想在实际的维修之前将每一个危险点都能准确的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现场的维修过程中,情况很有可能发生变化,新的、未分析到危险点也会不时的出现。因此除了对危险点进行分析与预测的时候一定要密切的结合整体的作业进程,及时的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
四、变电检修危险点的安全控制策略
为了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危险点检修工作中,应该应用安全控制策略对危险点变电检修工作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安全控制策略的数量相对较多,这里主要对以下两种安全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4.1变电检修危险点现场勘查安全控制策略
4.1.1该安全控制策略的概念
这种安全控制策略是指,通过变电检修危险点作业现场勘查工作的加强,保证所获取作业现场勘查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保障变电检修危险点检修工作正常开展的目的。
4.1.2该安全控制策略的实现和辅助条件 这种安全控制策略的实现步骤为:在针对危险点展开变电检修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对检修现场进行勘查。在收集检修现场勘查信息的过程中,勘查人员应该结合潜在危险位置、危险因素内容等制定详细的勘查计划。利用勘查计划为检修人员危险点检修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变电检修工作是在断电状态中完成的,因此在变电现场勘查工作中,应该对可能处于带电状态的检测设备进行接地线装设或者闭合接地刀闸处理。应用这种处理措施的作用是防止相关检测设备威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就辅助条件而言,为了保证这种安全控制策略的实现,应该利用以下几种辅助条件进行辅助:第一,编制变电检修危险点的安全检修制度。对于危险点变电检修工作而言,编制安全检修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实际的制度编制过程中,应该从综合角度出发,对危险点变电检修工作的所有内容作出规定。安全检修制度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危险点检修工作的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强化勘查人员的勘查技能。为了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危险点检修作业现场勘查信息的精确性,需要定期对勘查人员的勘查技能进行培训。[5]。
4.2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安全控制策略
4.2.1该安全控制策略的概念
这种安全控制策略是指,由于变电检修人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对象以及安全事故的主要影响对象,因此可以通过检修人员检修技术水平的提升达到安全检修作业目的[6]。
4.2.2该安全控制策略的实现和辅助条件
该策略的实现步骤为: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会对危险点检修事故的发生产生相应影响。对此,可以结合危险点检修现场的危险因素、设备检修需求、检修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应该注重所选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当培训环节结束之后,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获知检修人员的培训效果。针对考核结果再次对检修人员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纠正和调整,促进整体变电检修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这种安全控制措施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检修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使得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完成检修工作。该策略的辅助条件为提升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变电检修机构可以针对以往的危险点检修事故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得检修人员可以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保证后续危险点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五、变电检修工作未来的发展
变电检修的方式以定期巡检为主,对安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停机检修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频繁的开关机加快了设备的损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变电检修工作未来的发展模式应为对设备的状态检修,它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施状态检修能够更好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减轻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到预防性检修,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实时监控数据的存储也采用了数据库的方式。
总结
变电检修工作是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它的高效开展和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在日常的供电系统维护中认真落实,保证各个环节都有科学的衔接,在变电检修工作的实际开展中,要对存在的危险点有全面综合的认识和解决,提高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检修工作整个过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刚强.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159-160.
[2]张琳,杨莎.分析变电检修的危险点和安全控制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84.
[3]姜培兵,石巧莉,周晓琴.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与安全控制策略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6,02:8-9.
论文作者:徐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策略论文; 作业论文; 现场论文; 进行分析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