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教育是指在尊重和保护生命的基础上,社会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其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使他们能应对生活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处境的教育。在我国,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新建社区中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装饰园内建筑材料污染问题;还有个别幼儿园出现过期食品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增加幼儿安全知识及对幼儿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40-01
幼儿园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而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性较弱,在活动中容易出现摔倒现象。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目前一些幼儿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警钟。
一、幼儿园的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幼儿园安全问题成为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有的幼儿园发生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幼儿伤亡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幼儿园的各类事故,可以发现事故类型以幼儿的磕碰伤、走失、烫伤、异物入内等为主。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结构转型,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既要坚持“在地方政府举办幼儿园的同,积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又要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育事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与原单位分离或撤销;一些地方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实行“断奶”或“转制”,使原来严谨规范的管理工作受到强烈冲击;公办幼儿园为了将来的发展,也不断地向外扩张,开办分园。另一方面,民办幼儿园数量激增,但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幼儿教师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新的诱因。近年来,个体办园逐年增多,没有经过正式登记注册的违规园也有一定数量,还有偏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房屋设备因陋就简,师资队伍素质差,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和乐观。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的一些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幼儿被绑架、勒索等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房舍安全。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定期与不定期对房屋及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停止使用,以确保师生安全。
2.玩具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破损、易断裂、有毒玩具,坚持日常检查和维修或更换;教给幼儿玩玩具的正确方法。
3.活动安全.教给幼儿掌握正确操作的技能,不准玩电线、火、刀具等,不能随便吞食非食物的东西,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4.交通安全。学习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注意乘车安全;同时,幼儿园应特别加强对“幼儿接送车辆”的规范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和交通事故。
5.着装安全。幼儿着装要舒适、安全,避免太长、太大衣服,以防发生意外;教师着装要得体端庄,不能穿高跟鞋、留长指甲或披着头发组织幼儿活动,以免发生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防火安全。幼儿园要按照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让教职工都熟悉通道示意图。平时要组织幼儿疏散演习并教给孩子逃生常识。
7.突发事件应对。随时关注本班幼儿情况,不得让幼儿单独离园,不能让陌生人接走孩子,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制度”,并教给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常识。
三、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
第一,强化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签订“安全责任书”;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预见性;第三,加强常规训练,重视幼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第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第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和奖惩逗硬;第六,坚持家园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责任。
四、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处理
幼儿园的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一,幼儿园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认定与处理、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第二,幼儿园事故类型主要有设备设施伤害;保育、教育伤害;幼儿自身伤害;园外伤害等。第三,幼儿园事故原因分析包括制度问题、设备问题、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幼儿自身问题、园外因素等。
五、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幼儿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当重大险情发生时,孩子束手无策而最终酿成大祸。因而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安全教育的原则
首先幼儿园安全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设计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其次安全教育不能背离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贯穿其一日生活之中;再次安全教育应通过幼儿园教师、家长、孩子自身的影响,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对幼儿进行生透式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
1.保教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保教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加强职业道德;了解本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法懂法、遵章守纪,不随心所欲;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办法,做到遇事不乱,应对有方;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并多途径向家长宣传安全常识。
2.幼儿: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触电、防溺水、玩具安全及幼儿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家长:积极做好日常的家长工作,力求家园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家长座谈会、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家园联系信箱等,向家长宣传幼儿的安全常识及科学育儿知识,共同担当孩子的安全保护重任。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保护好孩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孩子安全大过天”的思想,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绝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一分一秒的放松,做到警钟长鸣。也只有这样,意外伤害才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孩子才能生活的安全、快乐。
论文作者:李红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幼儿园论文; 幼儿论文; 安全教育论文; 孩子论文; 能力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