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认识与中国国际分工定位的调整_国际竞争力论文

全面认识产业国际竞争力 调整我国国际分工的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5-0020-06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贸易创造出高速增长的奇迹,出口总量大幅度增加,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贸易摩擦。业界的说法是,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应该为全球经济增长,为贸易伙伴的经济运行承担更大的责任。结论固然不错,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以往的国际经济事件中也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心和负责的行为。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夸大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至少不应该成为我们自己沉迷于产品出口的真实竞争力“光环”的理由。本文的思路得益于作者参与的一次有关中国产品竞争力水平的国际对话,发现按照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法判断的产品竞争力在理论深度上表述得不够真实,在社会实践中往往会成为贸易伙伴诟病我国贸易行为的借口。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在价值链或供应链中加以全面的阐释。

一、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一般评价方法:以出口数量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主要标志

(一)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国际上较著名的方法包括:WEF(世界经济论坛)评价法、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评价法、出口数据评价法、波特产业竞争力分析法等。国内一些重要的学术机构采用这些方法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过系统的评价。

运用出口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产业竞争力,目前被较广泛应用的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该指数是用一国某产业出口额占世界该产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衡量。

第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计算方法是:TC=(Ej-Ij)/(Ej+Ij),式中Ej、Ij分别代表一国i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额。TC在1和-1之间变动,TC>0表示产业处于优势,TC<0表示处于竞争劣势。

第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该指数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它的算式是:RCA=(Ej/Et)/(Wj/Wt),式中Ej、Et、Wj和Wt分别表示一国j商品的出口值、一国商品出口总值、世界j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界商品出门总值。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0.8≤RCA<1.25,则具有一般的竞争力;若RCA<0.8,则具有弱的竞争力。

(二)以这些方法衡量的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180.2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120余倍,年均增长率达18.1%,远远超过同期世界贸易增长的整体水平;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0.9%增长到2007年的8%强,出口额世界排名也由第26提升至第3位,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以各种贸易指数衡量的我国主要制成品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已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1.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从我国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看,根据WTO的统计,这一指标数值由1980年的0.8%上升到1990年的1.9%、2000年的4.7%,在2006年达到10.8%,除欧盟外,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成品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26%(见表1)。从这些数据看出以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衡量,我国工业制成品已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贸易竞争力指数(TC)。如表2所示,1985年后我国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上保持了连年下降的趋势,由1985年的0.45下降到2006年的-0.56;而同期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保持上升态势,由-0.46上升到0.21。反映出我国实施出口产品升级,结构优化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工业制成品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虽然都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势头,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远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1985年的-0.45提升到2006年的0.34;而同期代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从-0.91提升到0.12;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由-0.53提升到-0.32。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在总体上也提升了其竞争力水平。

3.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看,我国工业制成品RCA指数不断上升,由1980年的0.90增长到2005年的1.31(见表3),表示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及食品的竞争力水平下降了,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办公和通信设备的竞争力水平提高了,而纺织品与服装的竞争力水平下降了,但仍然保持在强的竞争力水平上。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出口是多国研发、生产、营销网络聚集与组合的结果

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掉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产业竞争力和开放效益等传统概念的现实基础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基础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导致了指标内涵的变化,使我们容易过高的估计对外贸易的优势和产业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和贸易利益完全归出口国所有。但随着全球化条件下FDI的快速发展,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在贸易国之间广泛深入流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由于跨国公司的主导而一体化了,外贸出口所体现出的竞争优势以及贸易利益不再只属于出口国自身,而是属于所有参与组合形成这种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提供国。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样是多个国家通过生产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果,例如从我国具有传统优势、具有代表性的制鞋、玩具、纺织服装、家电等行业看,突出的特点是占有国际市场份额高,主要以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等方式出门,对国外品牌、设计、销售网络等投入要素的依赖性很强。“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我国生产的玩具近90%出口,全球约有75%的玩具产自我国。加工贸易占我国玩具出口的67%,我国玩具行业的现状是缺乏品牌,主要依附国外的品牌和销售网络”(何涛,2008)。“我国制鞋企业2006年产量突破100亿双,占世界年产量148亿双的68%的份额。而位于珠三角经济区内的广东省东莞市年成品鞋的采购量竟占世界的60%,我国制鞋企业只是埋头接单制造,丧失了定价权,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面临着摆脱对外依存的挑战”(孟唤,2007)。

在我国出口占据较高国际市场份额的背后是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成为出口的主要方式和主体。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2006年为52.7%,而1981年只有5.1%。在出口主体方面,国有企业的出门比重从1981年的99.8%下降到2006年的19.4%,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1981年仅为0.5%,2001年首次超过50%,2006年达到58.1%。这说明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形成因素中,加工贸易方式和外资企业主体占了很大比重。出门的高速增长与国际市场份额的攀升,只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表现之一,还需要关注贸易方式和出口主体指标的变化,在加工贸易方式和外资企业项下的出口是外国资本、技术、标准、品牌和销售网络等优势要素发挥主导作用的结果。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后,这种出口体现的是广义国际优势生产要素的竞争力,即外国优势生产要素与我国生产要素结合的结果。在这种形式下,我国出口强调的是国家的地理意义,而模糊了国家的国民意义和生产要素的主体意义,我国大规模的出口是国际优势要素与国内优势要素叠加、组合的结果。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连续17年居于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的首位。实际利用FDI由1985年的19.5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826.58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8.5%。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有62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45.56亿美元。FDI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技术、管理、品牌、销售渠道等国际优势要素向我国的集聚。对外开放形成的国际优势要素集聚机制创造了世界各类生产要素使用和增值的共同机遇,这也是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的一种方式。国际优势要素集聚导致资本、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向我国的集中,在我国集聚的大量国外优势要素与国内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导致了生产型国家的形成,所以形成大量出口,导致对外贸易的失衡,出现以出口数量和国际市场份额为衡量标志的我国产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与此同时,跨国公司构造了全球的低价供应平台,美、欧等发达国家从国际投资中获得了更多的高级生产要素收益和低价商品供应收益,进一步导致了这些国家更高的消费和贸易逆差。

三、以国际供应链参与环节和分享贸易利益状况为衡量标志的产业竞争力

从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可以看出我国产业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这种表象的背后是多国优势要素聚集与组合的结果,不能全部算在我们自己的身上。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不仅要看这些指数所揭示的份额,还需要关注我国以哪些优势要素参与了产品出口,在国际供应链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参与了哪些环节,在分享贸易利益中处于什么地位,即以参与供应链环节和分享贸易利益状况来评价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有关的价值链或供应链的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创造价值,通过对各环节价值增值的纵向与横向比较来确定环节本身的价值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是参与供应链的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环节,获取的是价值链中高级要素还是低级要素的回报,成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衡量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在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描述为:

第一,生产要素的总体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是以人工成本为优势参与国际供应链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产品生产链不断向具有更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延伸,一国生产要素条件是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人工成本优势明显,工资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非常低廉,未来10年内,我国优势的劳动力供给仍将比较充足。此外,我国工业用地、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实际价值在价格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构成了低端要素价格方面的优势,而研发、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端投入要素还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握。

第二,我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全球供应链主要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运作并管理,掌握并控制着核心技术和关键品牌,我国是供应链的参与者而非设计与管理者,无法充分分享链条的整个利益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创新收益。如“在玩具制造行业,90%的产品利润被国外厂家和经销商拿走,出口企业的利润微薄,行业平均利润4%左右。在纺织服装行业,我国纺织品出口依存度为20%~30%,加工贸易只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6%,纺织品平均销售利润只有2.5%;服装出口依存度近60%,加工贸易占全部出口的30.4%,行业平均销售利润只有4%”(何涛,2008)。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初期,我国主要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非资本和技术,从低端切入全球价值链,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产品,虽然深度加入全球市场,但所得利益很少。国内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上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国内相当一部分OEM企业处于过度的竞争状态。

第三,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供应链中付出了高昂的环境和资源成本。跨国公司在对我国实施产业转移、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环境污染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所投项目中不少属于高能耗、资源型产业。目前我国日均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我国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承担着巨大的资源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总体上还处国际供应链与价值链的低端。如果把以出口数量和市场份额为衡量标志的产业竞争力与以供应链参与环节和分享贸易利益状况为衡量标志的产业竞争力相对比,可以看出其中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衡量一国的产业竞争力时,至少应该综合考虑这两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后者更为准确,科学客观,同时也代表着国际社会对追求竞争力的潮流,并对衡量、指导我国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更加实用的价值。

本文的初衷并非想要颠覆通行的计量方法,而是希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揭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真实地位。当然,如果我们把要素流动的结果算入一国的既定模式,上面所有的讨论便回归于零,失去了它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问题的视角从要素流动的结果移开,从价值链条或供应链条的角度切入,认真地考察并确认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至今还基本处于供应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以我们在劳动力上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其中,并更多地被局限在加工的环节上,附加值空间十分有限这样一种现实,就可以对我国产业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显然,一个国家根据其所具有的优势要素,被组合到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或供应链中,占据了相应的地位和环节,则更准确地反映出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不是单纯地考察出自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来评价其国际竞争力。

四、提升我国产业在国际生产与分销网络(供应链)和利益分配(价值链)中的地位

(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规模逐步扩大,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上逐渐多样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善。伴随着经济成长,不同时期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改革开放初期,以一般贸易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出口的主要形式。但从90年代末起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从1999年的56.9%下降到2006年的52.7%,说明我国正逐渐开始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自主产品出口的比重呈现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使我国参与国际供应链和国际分工的方式不再主要依靠货物出口。1999年起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0.6%增长到2006年的3.6%。尤其是在旅游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产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丰裕和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与升值,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不断加快的态势。目前,随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等产业指导政策的调整,加工贸易以及“两高一资”的行业的出口逐渐放缓,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力度不断加大,从注重外贸规模的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外贸利益的提升。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再仅仅只是垂直分工,逐渐开始向水平分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总体上还处于水平分工状况,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而在局部已经开始向垂直分工方向发展,在某些工业制成品领域已拉开距离,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总体上讲,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但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与改革开放以前比较,目前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二)提升我国参与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地位的对策

1.引导制造企业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升级,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国产品牌,逐步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当中的地位。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加大对供应链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科研投入,如在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等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中,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逐步摆脱在重要战略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

2.引导产业的技术创新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购买创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资助、税收优惠、加速设备折旧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支出积极介入基础性研究,通过基础研究的外部性和溢出,对投入多、风险大、耗时长、见效慢的研发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非政府部门形成不同层次的研究分工,各自有所侧重,相互补充。

3.鼓励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凭借地域集中、企业密集、专业配套协作优势,发挥基础设施与其他资源的配置作用,将产业分工细化与降低交易成本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各级政府应依据产业集群的理念规划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引导区域经济的定向发展,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加大对产业集群公共要素的投入,建立具有技术研发、咨询培训、信息化、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4.抓住全球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日益深刻地改变着国际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模式,不断调整着各国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应尽快清理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着的政策与体制障碍,宽领域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服务供应商,提高接单能力,继续发挥我国在信息技术外包业务领域的优势,特别注重培育承接管理流程外包业务的能力,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服务业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

5.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已有相当基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改变我国传统产业总体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现象,着力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收稿日期:2009-01-05

标签:;  ;  ;  ;  ;  ;  ;  ;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认识与中国国际分工定位的调整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