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体系论文,计划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计划
计划有很多意义,经济学家熊比特说,计划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概念。计划是人类思想的态度,一种合理的管理技术,本身是中性的〔1〕。当把这种思想和技术运用于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时,就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计划。一般说来它的提出出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时,提出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国家对社会再生产各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此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对计划的思想、方法、内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立计划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作为一种手段,其合理部分无疑是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的一个来源。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里,本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缺陷,凯恩斯理论的诞生揭开了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解决“市场失灵”的序幕,计划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舞台。特别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强调政府在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对经济发展计划在政府干预经济中的作用很是推崇,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把发展计划看作经济政策的本质。在发展中国家,计划在国家经济生活的舞台上特别活跃,起着巨大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计划的又一来源。由于计划经济体系缺点的暴露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或巨变,计划(如无特别说明,以下计划均指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计划)在实践中重新被认识和定位;而资本主义国家对计划的运用及其内容各不相同,这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和当政者的经济理论信仰有直接关系,这也为计划的界定增添了困难。为了比较研究的方便,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计划的定义〔2〕,本文抽取目前市场经济国家中计划的一些共同点,对计划进行如下描述性界定:计划是一种经济思想,是一种合理的管理技术;它由目标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实施手段体系、制定实施程序方法体系等组成;由一个专门机构或委员会制订;覆盖公共部门和/或私营部门;可调节总供给、总需求、产业结构;体现政府经济意图;可以调节市场,也可以直接进行资源配置。
二、计划类型的划分
根据计划在各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A(Advantageous)型计划: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政府按照计划,通过支出进行项目建设、创办国有企业、参股或投资私营部门,采取配额制、许可制、部分物价管制等手段直接介入经济生活。
2.A——型计划: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很重要地位,政府按照计划,只选择A型计划中部分手段介入经济生活。
3.M(Medium)型计划: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较重要的地位,计划主要由产业政策组成,运用财政、金融手段灵活调节经济运行。
4.D(Sirected)型计划:编制指导性计划,发布信息,诱导社会经济发展。
5.N(None)型计划:政府依靠财政、金融政策调控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无计划。
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计划的比较
按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程度,学术界习惯上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大类国家,即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型市场经济国家、转轨型市场经济国家〔4〕。
1.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
表1
典型国家 理论信仰 计划类型制订部门 说明
英〔5〕美 凯恩斯主义及新 N
主要依靠财政、金融政策进行
古典宏观经济理 调控,无计划.政府有经济发展
论 目标和优先事项排序.
德 国 弗莱堡学派经济
A-经济部 经济部的职能:研究经济形势,
思想
提出经济政策和立法动议,采
取灵活的价格控制,国家股加
入私营部门.
法 国 凯恩斯主义、货
A-政 府 政府计划署的职能:编制经济
币主义和相对集 计划署 发展计划指标体系,包括总量
权经济传统 指标、部门和部分产品指标;
制订中长期规划,订立计划合
同.创办国有企业,进行国有化
改造.
日 本 凯恩斯主义、东 M经 济 经济企划厅的职能:提出一定
方文化 企划厅 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
势,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
方针,为社会提供权威的宏观
经济信息,间接诱导企业的投
资和决策.
计划在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
(1)计划作为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可选择组成部分,恰当的运用,对经济发展会有有力的促进作用,德国、日本便是例证。
(2)计划类型的选取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执政者的经济理论信仰有直接关系。
(3)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发育完善,为贯彻计划而改变经济系统微观构成的做法应该慎行。如法国的国有化运动造成经济效率低下。
(4)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不选择A型计划,因为A型会使社会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较强的侵害。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完整的市场机制与A型计划的不相容性。这是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用A型计划弥补“市场失灵”时会产生“政府失灵”的问题,A型计划过多体现政策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权力易趋向于腐败,过大的权力将引起大的腐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2.发展型市场经济国家
表2
典型国家 理论信仰 计划类型制订部门 说明
经济企划厅的职能:拟订经济发
展计划、编制财政预算,负责政
策协调,监控政策运行.经济发
韩国
服务于出口导向 A经 济展计划把整个经济统揽一起,特
型经济成长,根企划厅别是投资、金融和流通领域政
植于东方文化. 府计划的干预,促进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增长、完善市场体
系建设.通过利率、汇率、税率
等参数的调节服务于计划,进而
干预企业.
经济发展局的职能:提出经济发
展计划,向本国和外国投资者提
供帮助,并作为工业银行、保险
新加坡自由港政策
A- 经 济机构、工业发展拨款的咨询和
发展局协调机构,投资开办国有企业和
发展基础事业设施.政府干预经
济主要运用财政政策.
计划部的职能:全国计划体系的
进口替代战略协调,提出预测和产业发展的方
巴西 转向积极参与 A- 计划部针政策,拟订全国中期发展计划
国际竞争、发、专项计划、地区发展计划.政
挥市场机制的策性计划、只规定计划方针原
作用. 则,无指标要求;指标性计划规
定投资规模和各产业发展指标.
计划在发展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
(1)发展型国家政策强有力的干预经济,计划为各国政府所钟爱,而且多数采取A或A—型计划,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于发展国家利用A或A—型计划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较有力度,同时,也因市场机制不健全,计划在行使一部分市场职能,同时发挥建设培育市场的作用。
(2)发展型国家计划普遍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根植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无明显的理论学派支持。
(3)对发展型国家,A计划在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健全而弱化,而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计划的内容和覆盖广度要相机选择,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3.转轨型市场经济国家
表3
典型国家 理论信仰 计划类型制订部门说明
西方新自由经济 N
经济剧烈波动、政局不稳,
俄罗斯〔6〕 理论和货币学派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略有好转,
微观经济活力不足.
财政部经济
计划职能:经济形势分析,经
政策局或小
济政策制订,地区经济结构平
波、匈、捷 货币主义为核心 D 规模中央计
衡.
划署 从1994年开始转入经济增长
时期.
计划在转轨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
(1)转轨型国家转轨实践表明,转轨时间已明显超过“设计蓝本”预计的时限,目前评价转轨中对计划的彻底否定和尽力削弱的作法正确与否为时尚早。
(2)转轨型国家采用D计划或N计划有其历史根源。有意思的是在许多转轨型市场经济国家抛弃计划的同时,发达型市场经济国家却逐步重视计划的作用。
四、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1.计划作为一种经济思想、一种管理技术,被融于宏观调控体系时,它是不同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传统意义上的计划,它要在不断实践中重新认识和定位。
2.当把经济看作一个系统,宏观调控体系看作对系统的控制考虑时,只有根据系统的结构、状态的不同,合理配置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才能达到系统目标。系统的结构有赖于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在此基础上决定用不用计划,用什么样的计划。
3.从各国比较中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计划的作用有由强向弱的趋势,但在发展型市场经济国家开始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都使用A或A—计划,计划手段运用好会对培育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体现政府经济意图产生良好效果。韩国、新加坡经验值得参考。
4.计划的贯彻可依靠强有力的国有经济,也可依赖完善的产业政策,法国和日本的比较告诉我们,为计划而强化国有化的作法应慎用,这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有所启示的。
5.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应属于转轨型国家,但也有发展型国家的特征,因为我国十多年改革开放过程就是市场经济建设过程,转轨型国家采用的D或N计划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剧烈波动和社会的动荡,也许在我国采用发展型国家的计划类型较为现实可行。
6.我国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政府较擅长用A型计划干预经济,所以重新认识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合理配置计划,使计划运用法制化的意义是重大的。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