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知识的可视化:创新教育的第二个战略问题_教育论文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性教育的策略问题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抽象论文,性教育论文,策略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是形象的,但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却是抽象的。因此,孩子们总是喜欢摆弄物品,却不太喜欢接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含义就是指帮助孩子建立起现实世界和知识世界的关系,把抽象的知识还原成现实世界当中可以触摸到的东西。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儿童到了十二三岁,才能发展出抽象的思维能力,掌握较为抽象的知识。这并不意味着要到那个时候再去培养他们。教育始终要比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有一个提前量。美国的陶曼博士采用了大脑信息强化刺激教育法培养出了一批超常发展的儿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用日常的方式表现知识

对抽象的知识进行还原首先要做到生活化,在生活当中经常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还原给孩子看。只要你的还原工作做得好,孩子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

比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经过“还原”式的教育就完全可以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你可以按照下图的三个步骤,和孩子一起把一个圆的周长的问题还原成为一个直线的长短问题。要孩子量圆的周长,他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但让孩子量一量直线的长短,孩子会觉得非常简单而且有趣。经常进行这样的还原活动,孩子就能建立起各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概念。等到孩子真正接触到“周长的计算”问题的时候,他还会觉得“抽象”吗?

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中等数学当中的每一个公式、原理都可以用直观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圆面积可以展开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勾股弦的关系可以演变成为三个正方形的关系等等。这样看来,把各种知识在生活当中用直观的形式还原出来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抽象的数学知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东西了。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早以前就编写过《世界图解》的儿童教科书。事实上,成人所知道的大部分知识只要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直观的还原,儿童就完全能够掌握它。

问题在于,我们的父母通常都懒得去做这样的事情。当我们向儿童讲解某种知识的时候,通常只是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如果孩子不能明白,我们就会认为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到底是孩子不能理解,还是我们的教育不得其法?

要让孩子掌握天体知识,你有没有给他准备一个天球仪并经常演示给他看?

要让孩子掌握一种化学反应的知识,你有没有创造条件让他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

要让孩子掌握生物分类学的知识,你有没有让他看到过足够多的动植物的实物或者图片、标本?

要让孩子记住一个单词,你有没有让这个单词以尽量多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面前?……

二、让孩子看到知识本来的样子

孩子跟成人一样,在很多情况下不理解知识是因为不知道知识本来的样子,只是看到了知识的表现。比如对电脑的掌握就是这样。我们相信,即使是成人在接受电脑知识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困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直接接触到的是电脑的功能,而对电脑工作的一些基本“原理”却是一无所知。我们曾经在几个孩子的要求之下把电脑的盖子打开,告诉他们电脑内部各个部分的主要作用,其中一个孩子竟说,“这看起来跟收音机差不多”。虽然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至少他们对电脑不再会抱有一种神秘感了。你可能经常会看到,孩子玩起电脑来是没有多少顾忌的,而不少的成人在听到诸如“软件”、“多媒体”之类的名词时会觉得头脑发昏。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电脑的基本工作过程还不了解,还没有消除对它的神秘感。

可见,要让孩子愿意去接触抽象的“知识”,就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看到知识的最初的表现形式。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种知识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也就会愿意接触它,接受它。

1.向孩子讲清楚某种知识的来源。创造心理学的理论非常强调“原型启发”的作用。向孩子讲清楚知识的来源,实际上就是向孩子提供知识产生的背景,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做到触类旁通。孩子们很爱听这类东西,比如,鲁班造锯的故事要比锯子本身更能吸引孩子。我们的这个世界中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交通工具、通信手段、医药知识、天文地理、物理科学等等。如果不了解某种知识产生的背景,即使是成人也会感到十分茫然。

2.让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触“知识”。用头脑去掌握知识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用感官去接触知识就会变得非常直观。有关彗星的知识很难记住,但孩子用望远镜观察一下,头脑中的印象就会十分深刻。用这样的办法,即使是很小的孩子恐怕也不难理解有关细胞、分子、原子、激光等等的东西。问题是,你可能会觉得,用这样的办法去教育孩子在有些地方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能用实物向孩子直观地展示知识的本来样子,就只能借助于图形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可见,创造性教育的效果常常不是取决于你自己知道多少东西,而是取决你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

标签:;  

抽象知识的可视化:创新教育的第二个战略问题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