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后中英关系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英论文,走向论文,关系论文,九七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而且也是中英关系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香港问题曾是中英关系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直接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90年代以来,英方在香港政制问题上挑起争吵,导致两国关系跌到了自1972年恢复大使级关系以来的最低点。英国结束在香港的统治以及今年5月布莱尔工党政府的上台,为中英两国构筑新型“合作伙伴”关系〔1〕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一、构筑新型“合作伙伴”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基础。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世界上,能够把国与国吸引在一起的,只有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换句话说,两个国家必须互有利益需求,才能够推动相互间的合作;也只有建立在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那么,九七后中英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中英在经济方面的共同利益最为明显,而且也是构筑两国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最重要的基础。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对英国商人和企业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英国人对中国“巨大的市场”的兴趣当然不是最近才有的,这大概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甚至更早,但真正使英国商人和企业家对此着迷追逐是近十几年来的事。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只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变为现实。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1996年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的庞大的国内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外国商人和企业家。赫德先生在担任英外交大臣时曾驳斥了中国的发展对于英国是一种威胁的说法。他于1994年在伦敦英中文化中心发表的题为《英国和中国——1997年及以后》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发展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机会,这种机会将会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成倍增加,“我们谈论了这么久的那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已出现在我们的面前。”1994年英国向中国派出了由来自70多个公司的100多名代表组成的贸易代表团。1996年赫塞尔廷副首相又亲自率领270名英企业界领导人访问了中国。这是英国历史上向国外派遣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反映了英国政府和企业家与中国发展经贸合作的极大兴趣。近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90年代以来中英间的贸易虽受到香港问题的干扰,但一直呈上升趋势。1992年双边贸易额为19.37亿美元,1993年为35.93亿美元,1994年为41.84亿美元,1995年达到47.6亿美元,去年突破50亿美元。〔2〕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在对华投资方面,英国在欧盟15国中首屈一指。1996年,英国在中国的实际投资额达到30亿美元。〔3〕
扩大中英经贸关系不仅符合英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对发展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一直持积极的态度。目前,一些大的项目有的正在商谈之中,有的已经启动,如惠州石化、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岳阳电厂二期工程等。在中国重点发展的交通、能源、通讯、金融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英国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双方合作的潜力很大。
当然中国不仅对英国先进的技术、资金等感兴趣,而且也在积极谋求扩大对英及整个欧盟的出口。欧盟目前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所达到的规模与双方所具有的潜力相比很不相称。中欧双边贸易额在中国贸易总额中只占15%,在欧盟外贸总额中仅占3%,出现这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严厉的限制。近几年欧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呈上升趋势,每年反倾销案件达5起之多。英国是欧盟中少数几个主张自由贸易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希望英国能说服欧盟其他国家改变对中国实行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中国也需要英国的支持。
(二)政治利益。中国和英国以及整个西欧国家在七八十年代曾有过共同的政治利益,如反对苏联霸权主义。随着苏联的解体,中英政治合作的这种基础消失了。1989年政治风波后,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道对中国实行全面制裁,在香港后过渡期内对中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政策,抛出政改方案,中英政治关系经历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目前经济关系发展势头不错,但在发展政治关系方面,笔者认为,中英双方均有必要重新认识各自在国际上的作用,以确定双方新的共同的政治利益。
苏联解体后,许多英国人认为中国也会像苏联那样发生剧变和解体。后来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但没有解体,反而在邓小平1992年著名的“南巡讲话”后改革和开放迈出了更大的步伐,经济建设取得了更大和更快的发展,中国政局和社会也日益稳定。在此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重要变化。1995年4月27日赫德在英国下院就对华政策进行辩论时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猜测很流行,即认为中国也会像苏联那样解体。但他表示,他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由于中国存在着保持国家团结统一的强大力量,如强烈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决心保持中国完整的强有力的国家机构以及中国人具有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解体,而且在今后许多年里它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会继续增大。因此,英国有必要同中国进行切合实际的和现实的对话,“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建立一种更加深厚和更加牢固有力的伙伴关系”。〔4〕
对于中国来说,在冷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下,也存在着一个如何看待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问题。笔者认为,冷战结束后,英国虽然在国际上的作用受到进一步削弱,但在国际舞台上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英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而且还是北约组织、“七国集团”、欧盟以及英联邦的重要成员。同时,英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核国家之一。在军事方面英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颇为重要。目前英国是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武装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并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部署或驻扎着军队。此外,英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都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和责任的国家,双方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对于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解决环境等全球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英两国共同的政治利益之所在。
(三)在保持香港长期稳定与繁荣方面的广泛共同利益。90年代以来中英在香港政制方面的分歧特别是相互间严重的不信任使人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即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对中国及英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4年11月19日英国前驻华大使麦若彬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说时用地主和租客关系来比喻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对待英国政府的态度。他说,中国就好比一个等待收回土地的地主,时刻担心作为租客的英国政府会在租约期满前捞一把,因此对英国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事实上,在九七回归之前,伦敦对中国的疑虑的确很大。许多英国人担心中国今后能否恪守其对香港未来所做出的承诺。从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及回归后形势发展来看,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中国收回香港后严格遵守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的原则。尽管英国对于明年香港立法局选举还有些保留,但由于从明年开始,每年都将增加立法局成员的直选名额,因此多数英国人对香港未来的民主发展抱有信心。
随着香港政权的交接,中英双方均认识到了这样一点,即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对双方均有利。对于中国来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将不仅有力地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将有利于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一国两制”在香港获得成功对于促进中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尤为重要。正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所言,香港回归只是中国实现统一大业征途中的第一站,后面还有澳门问题、台湾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施将成为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强有力武器。对于英国来说,英国在香港的商业利益比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商业利益大得多。以1995年为例,英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为8亿英镑,而对香港的出口总值达27亿英镑。英国在香港的投资更达到700亿英镑。〔5〕正因为如此,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在今年7月30日向议会提交的关于香港问题的报告中强调指出,九七后英国“不仅对香港人民仍负有强烈的政治和道义责任,而且同香港的继续成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6〕最近,英国政府任命外交部“三巨头”之一的伯恩斯爵士担任首任英驻港领事,也反映了英国对其在香港利益的高度重视。由于香港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既符合中国的利益,又符合英国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说,九七后的香港正发挥着连结伦敦和北京的桥梁作用。
二、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英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治关系落后于经济关系。这当然与近年来双方在香港问题上的争吵有关。要使人们忘记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双方在诸如人权、西藏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两国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
先来看看人权问题。英国工党政府今年5月上台不久,外交大臣库克就提出了以人权为中心的外交政策,认为英国政府所有的对外政策都应符合英国的人权标准。7月中旬,英外交部召开了一次题为“面向新世纪的人权向题”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些实施这种人权外交的具体措施。在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访问中,库克强调,人权问题将是英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伙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由此看来,英国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也必然会考虑到人权问题。
应该说,在人权普遍性原则问题上,中英之间没有大的分歧。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多次明确表示,中国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并强调国际公认的关于人权的正确原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适用于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每个成员。今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签署《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的这一政治意愿。但在如何具体实现人权普遍性原则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分歧就表现出来了。中国领导人认为,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实施人权普遍性原则时,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步骤都会有所不同。即使是世人公认的最一般的原则,如果脱离了具体情况,也未必行得通。比如妇女生孩子,生多少,是妇女的基本权利。然而在有着12亿人口的中国,就有必要实行计划生育。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必须放在优先考虑位置。关于保障政治权利问题,中国认为,“条条道路通罗马”,应该允许各国走自己的道路,而不应该要求大家遵循统一的模式。总之,贯彻人权普遍性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每个国家完全有必要按照自己的国情确定具体的政策做法,只是高唱一些动听的言辞,简单照抄照搬别国的作法,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此外,中国领导人还认为,人权普遍性原则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享有人权的程度,还仰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除人权问题外,中英之间在西藏问题上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歧。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无端指责中国不仅在西藏侵犯人权,而且还大规模地破坏西藏自身的文化和特性。英国还多次邀请达赖访问英国。中国政府认为英国的指责缺乏事实根据,并认为英国邀请达赖访英是在支持达赖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
对于中英在人权及西藏等问题上的分歧,中国希望两国之间通过对话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这一点上,中国得到了英国的积极回应。库克在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向中国外长钱其琛表示,英国愿与中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对话,而不希望吵架。据英国外交部负责远东和太平洋事务的官员10月间介绍,两国间关于人权问题的对话已经开始。在笔者看来,为了缩小双方存在的分歧,除进行高层对话外,还有必要扩大两国政府之外的其他联系渠道。由于中英两国相距遥远,相互间的了解主要通过报纸和电视等媒体的报道,因此加强双方舆论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尤为重要。中国同德国、法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表明,人权问题并不是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英国能够用战略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通过平等对话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无论是人权问题还是西藏问题,均不应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三、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香港问题一直影响着中英关系的健康发展。小平同志曾指出,香港问题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这个问题不解决,在中英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总是存在着阴影。〔7〕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个阴影不仅消除了,而且通过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信任度加大,为将来双方发展新型的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中美、中俄、中法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的形势下,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英关系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英政治关系将得到加强。中美关系近年来由于台湾问题出现了严重的波折,但由于克林顿总统在第二任期内采取了一条比较现实的对华政策,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关系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不久前,江泽民主席成功地访问了美国。两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一致表示将致力于发展中美间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并就首脑定期互访、建立“热线”联系、缔结海上军事合作协定以及美解除对华核技术出口限制等问题达成共识。在此之前,中国还分别同俄罗斯、法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中俄和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中英关系也会得到加强。此外,欧亚合作的迅速发展(第二届欧亚会议将于明年在伦敦召开)也将会推动中英关系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今年10月香港特首董建华访英时,布莱尔首相表示希望明年访问中国。双方有可能就建立定期的高层互访制度达成共识。
(二)中英经贸合作将取得大的进展。如前所述,目前英国同中国的贸易落后于德、意两国,但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加强,英国完全有可能迎头赶上。首先,扩大同中国的金融合作。英国在金融管理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伦敦大学与中国银行已开始了有关的合作。其次,积极开展与中国进行沿海及内地石油开发的合作。第三,通过香港向内地扩展。现在世界各国都把香港作为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跳板和桥头堡,英国凭借其在香港极为深厚的根基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具优势。
(三)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将大大加强。中英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的范围十分广阔,包括联合国改革、裁军、防止武器扩散、禁毒、反恐怖以及环境保护等。随着中英整体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方在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步伐必然会加大。
注释:
〔1〕用“合作伙伴”来定位九七后中英关系,最早是由现任英外交大臣库克1996年5月访港时提出来的,见香港《东方日报》1996年5月2日。
〔2〕宋坚:《中英经贸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前景》见王振华、刘绯主编《变革中的英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页。
〔3〕见《驻英大使姜恩柱谈中英关系》,《欧洲时报》1997年4月19日。
〔4〕新华社伦敦1995年4月27日电。
〔5〕见里夫金德1996年1月访问香港时的讲话。
〔6〕新华社伦敦1997年7月30日电。
〔7〕见中华名人协会编《香港新纪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