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科学监管论文_刘占平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科学监管论文_刘占平

摘要:近几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建筑物楼层数日益增加,建筑物体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起重机械开始普及开来,比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等,成为建筑行业中的突出现象。客观地说,建筑起重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然而,与此相伴随的是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成为建筑行业必须正视的难题,它不仅仅影响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更是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深入研究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科学监管

1存在问题

1.1设备产权备案存在问题

(1)在资料核查时,个别租赁公司提交假的购销合同,提交的不是购销税务发票而是生产厂出具的收费收据。(2)制造生产许可证已过期。(3)产权转让备案相关资料不全,无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检测检验合格证等。

1.2设备安装存在问题

(1)施工单位借用安装资质备案,自己安装。(2)提交上报的安装资料不全,安装方案不完善。(3)现场安装人员所持证书任职单位与备案安装单位名称不符。(4)安装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不按安装方案实施。(5)安装后未经检测检验合格擅自使用。

1.3操作人员不专业

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起重机械普遍存在的第一大问题就是操作人员不专业。所谓操作人员,其范围主要涵盖设备安装、设备拆卸、设备操作等人员。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不专业的具体表现有:第一,无证上岗,也就是操作人员没有行业证件,或者是持假证,甚至存在人证不符的现象,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第二,未经培训,也就是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科班培训,没有定期的进修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根本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正是由于操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其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维修、突发处置等缺乏了解,操作风险极大。

1.4安全管理不严格

在建筑行业里,虽然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但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显得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水平尤为滞后,成为影响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又一问题。具体而言,这一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管理不连续,未能实现全过程覆盖,特别是设备使用中间过程的实时监管比较缺乏。因为建筑起重机械能否安全运行,与操作人员、场地环境、设备参数等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做好及时监管;第二,安全管理的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健全。可以明确地说,现实中的建筑起重机械方面的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较为严重,仅有的一些管理办法也是缺少统一的标准;第三,缺乏信息化管理,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各方面信息缺少准确的了解。

1.5施工起重机设备保养不够重视

目前,吊装重的使用的维修和维护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下,只有吊装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了才会进行维修,存在很多安全问题。

2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科学监管措施

2.1设备产权备案监管

设备出租使用前,产权单位必须到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产权核实认定,在四川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上进行产权注册登记手续办理。主要核实内容有: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厂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检测检验合格证、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采购合同、产品购销税务发票等。对资料复印件模糊不清且未加盖公司公章、不能出具生产厂家销售发票的,一律不予办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期在8年以内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除提供产权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建筑起重机械购销合同与发票或相应有效凭证资料外,还必须提供最近一次安(拆)装检测报告;使用期满8年的设备,除提供产权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建筑起重机械购销合同与发票或相应有效凭证资料外,产权单位还必须提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安全性能鉴定合格报告,并建立重点监控档案;凡超过8年的建筑起重机械,每年必须提供合格的鉴定报告方可重新备案,继续使用。

2.2安装过程的监管

按照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特点和相关标准要求,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定点、定位、定人、定时或不定时的巡视检查,对经批准的安装方案中的安装人员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对照核实,抽查重点安装部位作业时监理的旁站情况。独立高度超过24m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要求监理单位对重要安装部位进行全过程录像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存档备查。对违章作业人员提出警告并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后果严重的禁止其在本县行政区域内执业。

2.3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任何机械最终都是由人来操作。因此,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第二项任务就是要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对此,应该从岗前学习、岗前实习、岗中考核、岗后总结等各环节来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其中,特别要关注的就是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考核认证后方能上岗作业。另一方面,还必须对其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帮助、引导操作人员了解掌握相关机械安全操作的各方面知识。

2.4起重机械产品的安全监督检验

作为特种机械之一的起重机械,相关的制造单位应该自我检查生产的产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保证,向当地省级管理检测部门申请技术检验是在自我检查后必须做到的。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起重机械材料的资料审核以及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是检测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还应该对起重机械进行空载及载荷试验。起重机械的使用企业在采购起重机械时应该对制造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对相关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并且应该与相同产品的不同产家来进行对比,在起重机械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应该对机械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其质量还应该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不达标的起重机械,应该拒绝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2.5狠抓安全培训教育

大多数起重机司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非常欠缺,每个施工单位为了满足安全生产的条件,对相关证书出现证书和人不符合的问题,有的吊车司机和指挥人员没有工作经验,法律和安全完全不懂,有的人员虽然参加过培训,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就会给施工埋下不安全因素。如果提升机本身存在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

结论

总而言之,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导致起重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众多领域中越来越离不开起重机械的参与,起重机械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运行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是起重机械不可避免的弊端。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起重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检测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测管理体系进行建设并不断完善,加大对检验工作的相关人员培训的力度,才能够对完全检测起重机械的工作进行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是使用起重机械的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对起重机械及时的修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师辉莉.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的设备问题和管理问题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4(2).

[2]王善樵,文豪,编著.起重机安全保护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02.

[3]黄进展.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

论文作者:刘占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  ;  ;  ;  ;  ;  ;  ;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科学监管论文_刘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