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论文_郭斐

浅议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论文_郭斐

潍坊市种苗花卉经济林站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于居住舒适度及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这也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植物配置方面,不仅影响着园林景观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也能够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主体性。本文对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与研究,期待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富裕,这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同时也对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价值,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园林植物整体配置的水平与效率。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园林植物配置水平,首先就要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增强其功能性。

1.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在高速发展中,也遇到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整体空气质量略有改善,但在一些特殊时段,例如北方供暖季,雾霾频繁发生,空气质量指数中度污染以上天数居高不下,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严格遵循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在发挥它美学特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植物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有利于植物充分吸收城市中工业生产废弃物以及汽车尾气中的 CO2与SO2等有害气体,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酸雨的发生,阻隔灰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形成良好稳定地城市生态环境,树立美好的城市形象。

2.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2.1 季节性原则

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期间,要坚持季节性原则,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植物配置效果,以此来减少植物景观的单调性现象发生。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合理运用季节性原则,选择配置各季节代表性植物。春季,要合理搭配种植春季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有迎春、桃花、樱花等。为了充分体现出夏季应有的气息,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时制宜的原则来适当的种植紫薇、木槿、丁香等。由于植物与树叶在秋天的状态不稳定,因此就要根据当地气候种植一些银杏树与枫树[1]。在冬季,由于气温低,大部分植物落叶,因此就要种植一些四季常绿的松树、柏树等,同时在设计时要与北美冬青、火棘、红瑞木等观果类、观树形类植物有效结合,以此来提升其整体的视觉效果。

2.2层次性原则

要想保证植物配置能够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从业人员不仅要重视色彩的搭配,同时也要注重乔灌草相结合,并根据色彩的特性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此来增强植物配置的层次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种植低矮灌木丛的同时要注意花草的合理搭配,并适当的种植一些高大乔木,增强立体感,层次感,充分利用绿化空间,以此来实现植物高度与色彩之间的完美搭配,从而实现空间合理搭配,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具观赏性。

2.3多样性原则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想进一步避免植物配置的单一性,就要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坚持多样性原则,并根据多样性原则来搭配与协调观花类与观叶类植物,从而避免其呈现出一定的单调性,并有效的增加其可观赏时间[2]。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呈现出一定的统一性,首先就要对植物自身的美学特征进行提升,特别是在选择观叶树种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色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征来合理搭配多样性植物。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另外,从业人员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注意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搭配比例,注重乔灌草搭配,合理选择栽植密度,争取尽快形成稳定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

2.4相适宜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过程中,要遵循相适宜原则。一方面,在园林植物配置时,要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树种,适当加大乡土树种的使用比例,提高植被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和减少后期养护成本,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经济性。另一方面,园林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植物配置原则的同时,要服从景观设计整体,要与园路、水体、亭台楼阁等造景元素协调统一,与整体布局相一致,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景观设计中的几种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3.1孤植配置方式

对于孤植配置方式来说,其具体的配置方法就是在规定的景观范围内,根据当地的配置需求来种植一些孤立树木,同时也要确保该些孤立树木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具备较为强烈的美感[3]。除上述特征外,孤植植株的形体美而较大,生长健壮,寿命较长,枝叶茂密,树冠开阔,具备一定的庇荫作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生态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形态较为优美的树木来说,其孤植配置的特征就更为显著,因此该种配置方式就应该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规模庞大的建筑物周围,同时也能够应用在草坪面积较大的区域。适合孤植的树种有雪松、银杏、悬铃木、榉树、玉兰等。

3.2规则配置方式

规则式配置是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包括对植与列植两大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则式配置方法主要适用于各大建筑物以及纪念碑与道路两侧[4]。规则式配置方式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这样形成的植物景观更加整齐、更加有气势。这种配置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平面上要求株行距相等,立面上树木的冠幅、胸径、高矮则要大体一致。这对于树木的形态要求比较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耐修剪,抗逆性较强的植物。

3.3群植配置方式

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期间,经常用到的一种植物配置方式就是群植配置。在一般情况下,群植配置方式就是根据当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需求来对落叶树、常绿树进行合理的搭配与结合,并且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进一步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层次感较为显著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对于该种植物配置方式来说,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从低到高的过渡原则,并通过该项原则来利用植物凸显出较大的空间优势,并适当的种植一些花草灌木与小乔木[5]。另外,针对于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的园林景观来说,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面积大小来选择植物,进一步提升园林空间的利用率。

3.4花境配置方式

花境配置方式主要应用于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花境配置方式通过各种花卉高低错落搭配,增强了层次性,丰富了立体感,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6]。花境的应用既符合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又符合建设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在花境设计过程中,要对花卉的设置做进一步的完善,要突出主线,突出特色,更加注重色彩搭配,增强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形势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配置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也为该项工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从业人员就要对园林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严格遵循园林植物配置基本原则,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促进我国景观设计能够早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明杰.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农村科学实验,2016,(5):46.

[2]王瑞祥.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3]常晓晨.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建筑·建材·装饰,2017,(10):176.

[4]李百臣.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3625.

[5]刘冠良.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分析[J].现代园艺,2017,(6):96.

[6]赵灿. 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论文作者:郭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议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论文_郭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