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文化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与文化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与文化之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7-0175-04

信息技术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文化之熵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产物,信息技术成为文化变异内在动因。文化之熵是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是对传统文化的主体内涵的边缘化。本文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引发的文化之熵,文化之熵产生的内在动因,以及信息条件下,文化从无序到有序的一些理论问题。试图在文化研究,特别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特点的剖析,揭示出文化之熵的产生原因及保护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多样性形成文化之熵

马克思认为,技术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方面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但它也是人们遭受奴役的元凶,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

熵是克劳修斯(R.Clausius,1822-1888)在研究势热力学中为完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化而引入的一个概念。熵作为技术范畴特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说明其可能出现的程度。熵变大表示分子运动混乱程度的增加,熵愈大不确定性愈大。[1]以后的熵的概念被推广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自然科学已把熵作为自然观,用于指导科学技术的研究。熵定律既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世界观,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2]我们这里探讨的文化之熵是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主体内涵边缘化的量度。它的特点就是传统文化向不断增长的、混沌的、多维的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状态下文化之熵表现为不确定的、增大的、混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鸿沟问题。数字化生存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信息技术拓展了人们的交际范围,提高了交际的效率。但信息技术也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数字化可能妨碍人的社会化进程。人们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或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被数字化所吞没,沦为数字化的附庸。2.信息过剩和信息污染等问题。信息爆炸使人无所适从,大量庸俗、色情甚至反社会的信息对网络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及对传统伦理观念及伦理规范的冲击。3.网瘾黑客问题。沉溺在网络之中,把网络作为自己主要的生存方式。黑客是一些对网络技术十分在行的人,他们可以揭露现有网络的不完善之处并改正它,但也可能对网络结构和交往具有破坏性。4.网恋隐私问题。这是目前非常突出而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网恋在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少年中成为时尚,而且波及一些中年人,对传统的婚恋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形成了冲击。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具有信息共享的特征,这本来是它的优长,但其负面影响是个人隐私权在网络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可能被他人侵犯。5.网络犯罪问题。即通过网络取得非法的经济收入或从事反社会的破坏行为。[3]6.强势信息渗透问题。信息技术发达国家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对其他国家进行影响和渗透。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佛·杰姆逊注意到第一世界国家掌握着信息输出的主导权,可以将自身的意识形态看作一种占优势的世界性价值观念,通过传媒(信息网络及传统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强制性地灌输到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观念面临危险,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受到极大的冲击。7.价值评价的混乱问题。社会对传统形态的犯罪,都持坚决的否定态度,但由于大多数人对信息犯罪危害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对此类犯罪的犯罪分子还往往抱有佩服和仰慕的情结,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如法炮制。另外,一些重要计算机领域的国家利益往往令一般公众感到与己无关,因而对此类犯罪的社会谴责性不足。

信息技术为人类带来文化范式的改变,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大量的文化熵的问题。信息技术呈现出的公开性、交互性、隐蔽性、时适性等特点,为文化熵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究其文化熵的产生,就要从信息技术本身不断发展和不断选择的价值性中,探求产生文化之熵的深层次动因。

二、信息技术价值负荷性成为文化之熵内在动因

文化之熵内在动因源于信息技术价值负荷性。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也即技术负荷着人类价值。整体地看,技术是一种负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伦理、宗教等价值因素的一种东西,技术是技术观念,进而是社会因素的外在化过程。离开社会因素的技术,便没有任何意义和实在的内容。[4]信息技术价值负荷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文化之熵动因就要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层面加以分析。

1.文化之熵的文化价值动因

第一,技术信息带来了文化的单边性。我们从现在使用的网络协议、网络通用语言、网络信息资源,从网络规范和网络价值取向上,都可以看出西方精英主义文化的色彩。大众文化先天所具有的寄生性,使西方文化有可能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语言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网络空间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精英文化的网络文化在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只在一定的时空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这一意义上讲,精英文化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确实具有“一种社会达尔文色彩和霸权主义的文化逻辑”[5]这里强势文化冲击着落后的、弱小的文化信息技术中的文化熵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文化交流的地理距离消失了,但在这种消失中,众多的处在相对落后的文化则逐渐被分化和边缘化。”[5]62

第二,技术信息带来了文化的寄生性。这种寄生性一直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根源在于网络毕竟是一群科技精英所创造的,大众能够参与到网络中来,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这些科技精英(尤其是技术精英)推动了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最终使得网络大众化。从这一意义上讲,大众网络文化寄生在技术精英之上。技术精英通过技术的创新为参与网络文化的大众建构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感觉方式,技术大大改变了大众的生存状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时空。在网络文化中,技术的地位非常重要,任何人只有通过一定的技术(不管是专业网络技术还是一般操作技术)才能和他人进行交流,技术的的确确成了人类躯体和神经的有机扩展。

第三,信息技术带来了文化的扩张性。网络文化空间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在当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媒体,“音乐、电影、电视、视频游戏和万维网在表现形态上正趋向一个单一的整体。当这些先前截然不同的媒体从模拟的生产方式(如胶片电影)和分发方式(如运送车)向数字化转变时,它们的产品正逐渐融合成一个大的数字数据流,称之为数字化娱乐”[6]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作为数字化娱乐媒体以其开放性、丰富性和参与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信息量的又一次巨大膨胀,网络媒体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和其具有的参与性的特点,使它自身真正成为一种广泛的、普通大众都能置身于其中的大众文化。这是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又一体现。[7]

2.文化之熵社会价值动因

第一,信息技术产生社会贫穷富有的两极化。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如果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财富是土地,工业社会的财富是资本,那么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财富就是信息。谁拥有信息,谁就成为财富的中心;谁得不到信息,就将成为信息社会的赤贫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谁具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反之则相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马太效应”,即技术基础好的国家发展更快,技术基础弱的国家发展更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信息源占有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扩大,获取信息方面的不平等也在加剧。这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原有的工业化差距还未消除之时,又增加了信息化差距,并且后者更加明显。信息技术没有使南北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差距缩小,反而加大了;信息技术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加剧;发达国家成为事实上的“信息大国”,在信息资源、信息加工、信息获取等方面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平等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资源可能进一步被别国所控制,而所有这些消极表现,在以信息为财富中心的信息社会,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第二,信息技术产生社会安全危害的两极化。信息技术能够带来社会安全,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更加科学化。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家把电脑装在飞机、坦克和舰艇上,有的甚至装备在火炮和弹药上。装上电脑后的武器和弹药,命中精度大为提高,杀伤能力迅速增强。据有关方面研究,现代空军攻击目标,只要用过去的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投弹量就可以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物化为武器装备后更加危及世界和平及国家安全。海湾战争的进程,从现实的角度使我们对信息技术介入军事武器后造成的破坏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进入信息社会,国家安全的保障除了军事力量和武器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对核心信息技术的领先和控制、对信息资源的支配,也成为国家实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掌握最先进信息技术的国家在世界上处于有利的支配地位,对信息资源的控制使其他社会国家增加了对它的依赖性。而过分的依赖则潜伏着有损社会国家安全的危险,就等于对社会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信息技术价值负荷性成为文化之熵根本动因在于信息技术价值负荷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切文化熵的问题都来源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选择。要解决日益严重的文化熵的问题,还需对信息技术自适应性进行进一步思考分析。

三、信息技术自适应性解决文化之熵的理性思考

自适应是指系统改变其自身,使其行为适合于新的或者已改变了的环境。[8]信息技术的自适应性则是由信息技术系统的自身能力所体现,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适应系统内部的适应性变化,当待求解问题的目标及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根据待求解问题的目标及环境变化去改变或重构系统的知识与实例,能够根据一系列输出评价反馈信息确定所生成的待求解问题解的有效性,并能依此改善系统求解问题的性能。信息技术自适应性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承诺等心智状态。它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它是一种抽象实体,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并能对环境做出反应,一般说来,主体应该具有知识、目标和能力。[9]根据信息技术自适应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自适应性解决文化之熵问题上可以采用以下的思路。

第一,借助信息技术自适应性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不仅推进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更快地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进程,网络媒体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无限空间,这个现代化渠道无疑增强了文化的共享性、渗透性、扩散性和融合性,推动了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开放和交往,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在求同存异中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是信息技术自适应性本身的发展趋势。它逐渐消除了文化单边主义,适应信息时代的文化需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冲突中,各种文化样式都获得了新内容和新形式,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信息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将逐步走向理性与成熟。它所带来的冲击,正在打破社会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了文化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观念更新,给社会发展以新的契机。如果说这是人类文明在一个新的层面的对话,那么文化范式转化的冲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自适应性实现文化的自主选择。信息技术传播、发展和不断分裂和分化,给传统文化、传统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震动。人们开始认真地、批判地、张扬地思考我们的文化。有的人提出要注重“接纳和学习”,有的人提出了改造,有的人提出现在是文化混乱期,更有悲观者认为传统文化“衰落”了,甚至已经“死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审视传统文化的新视角、给我们带来了透视传统文化的新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批判传统文化的新精神。传统文化缺少的是体系、结构、范式。所以我们要重新建构我们的传统文化。[10]传统文化发展是文化自适应的体现,信息技术提供了重构传统文化的土壤。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人类的创新智慧,而在网络发生的各种文化样式,则是徜徉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生存方式探索与追求。信息技术自适应性的承接与选择,消除了文化寄生主义带来的信息依附现象,是打开文化熵的“渠口”,实现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三,借助信息技术自适应性实现文化的优胜劣汰。有生命力的文化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进步的文化,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需要,世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是快速提升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使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超越了时空界限,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对抗和融合,从而引发了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异质文化的相互激荡,加速着世界文化的整合。不同形态、不同模式、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也可共存于同一网络空间,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民俗的多元文化都可以尽情地展现在网络世界这个不分国界和地域的大舞台上,人们可以进行充分的比较、鉴别和学习。信息技术时代的人们无限拓展了认识世界的广度,每一种民族文化似乎都具有了世界性。这繁荣了民族传统文化,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众多选择,文化的多元化意味着人类文化的生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将越来越成为世界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消除了信息文化的盲目扩张性,为人类优秀文化开辟了前景。

信息技术自适应性是信息技术辩证发展的结果,是信息技术多样性、价值负荷性的自我否定。信息技术自适应性要求信息从无序到有序,实现文化负熵的发展。这就需要基于信息技术自身特性,发扬人类的理性,批判那些已沉淀下来的文化糟粕,剖析文化中的不合理性,引入人类优秀文化,使文化创新有起点、有超越,从而改变文化熵的不确定的、混沌的状态。因此,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新应当是相适应的,它是解决文化之熵的“异化”力量。

[收稿日期]2005-05-10

标签:;  ;  ;  ;  

信息技术与文化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