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探究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新生儿入院的时间顺序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50例,实验组新生儿实施静脉置留针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不实施静脉置留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总静脉炎发生率、I度静脉炎发生率、II度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中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I度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II度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的护理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静脉置留针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种常规的护理手段,尤其是在新生儿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如果新生儿需要长时间住院,反复的外周静脉输液不仅会为新生儿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会对新生儿血管造成较大的负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并且反复对患者进行静脉针刺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如果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对新生儿的置留针管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家长对新生儿的担心,也能够减轻家长的护理负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本文主要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探究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探究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新生儿入院的时间顺序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50例。实验组新生儿中,男性新生儿为26例,女性新生儿为2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25例;两组新生儿中,早产儿40例,足月儿60例,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659.25±379.28)g;两组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实施静脉置留针管护理,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新生儿实施静脉置留针管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第一,首先找好穿刺角度,在行针刺过程中,针头应该以15°-30°直接进针刺入到血管中,速度不宜过快,回血后,应根据患者的针刺情况降低角度,留置针管还需要继续进针1-2mm,并使用左手的拇指以及食指对针翼进行按压,并应右手将针芯退出,最后将针头与输液装置进行连接;第二,固定方法,采用无菌胶布进行固定,将穿刺点作为中心,并使敷料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并能将穿刺点置于敷料的中心,由中心点向四周按压,揭边框需要从四周预切口处开始,接触过程中也需要轻轻按压,使其能够更加稳定牢固;第三,应使用0.5U/ml的生理盐水进行封管,期间应进行缓慢推注,推注液的容量为2-3ml,并使用正压进行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总静脉炎发生率、I度静脉炎发生率、II度静脉炎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输液相关标准可以将静脉炎分为3度:I度静脉炎,有明显疼痛感,并有红肿以及水肿的现象,无条索状出现,无硬结;II度静脉炎:局部血管有条索状改变,其他症状与I度静脉炎相同;III度静脉炎:有明显条索状改变,并且能够触及到硬结,其余症状与I度静脉炎相同。静脉炎总发生率=I度静脉炎发生率=II度静脉炎发生率[2]。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静脉炎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I度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中,4例新生儿发生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新生儿中,11例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22.00%,两组新生儿I度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43,P=0.049)。
2.2 两组新生儿II度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中,1例新生儿发生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新生儿中,7例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14.00%,两组新生儿I度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91,P=0.027)。
2.3 两组新生儿总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中,5例新生儿发生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新生儿中,18例I度静脉炎,其静脉炎发生率为36.00%,两组新生儿I度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543,P=0.002)。
3 讨论
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因素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第一,穿刺部位选择不合适,在对新生儿行针刺过程中选择关节部位,关节部位活动性较强,因此在其置留针管不仅会对血管造成损伤,还能够对血管产生一定刺激性,另外,选择下肢进行注射,与上肢相比,下肢静脉瓣较多,血流速度相对较慢,注射到体内的药物不能够快速地被吸收,并且容易使药物置留在血管内,出现静脉炎以及栓塞的概率较高;第二,对新生儿皮肤消毒不彻底,如果在对新生儿行针刺的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消毒不彻底,微生物会随着输液进入到血液中,因此,这种情况下会使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几率比较高;第三,封针方法不适当,在封管过程中,如果封管液不足的情况下,血液凝固的几率提高,使置留针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会对血管造成较大的损伤[3]。通过护理干预,能够避免以上各种因素,从而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效地降低。
综上所述,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的护理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其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5,17(9):116-117.
[2]侯文莉.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疗效[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6(11):540-540,541.
[3]覃敏捷.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进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48(12):109-111.
论文作者:苏志萍,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新生儿论文; 静脉炎论文; 发生率论文; 实验组论文; 静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