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疗分析论文_秦珍珍

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疗分析论文_秦珍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有效诊疗措施。方法:对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痊愈28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合理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防止后遗症发生,改善预后。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是肺结核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结核杆菌或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所引起的胸膜炎症[1]。结核性胸腔积液经过治疗,胸水吸收后,易形成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影响肺功能。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污染与病原菌的不断侵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为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一半[2]。如病情迁延,可引起胸膜发生粘连、增厚、机化、收缩将肺脏包裹,导致患者脊柱出现侧弯,并具有一定致残率。如何尽快地排出胸腔积液,减轻和避免胸膜肥厚是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3]。为提高医疗质量,我科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对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药物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8~71岁,平均42.5岁;其中大量胸腔积液者15例,中等胸腔积液者21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水检查后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1.2治疗方法 (1)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0万单位尿激酶加5%的葡萄糖20ml,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10h后释放胸腔莫积液,疗程为隔日1次,3次/1疗程,多为1~2疗程;(2)饮食:以优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佳,还应摄取足够量的矿物质,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过高。(3)药物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一日一次;2HREZ/4RH;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15~30mg/d,分3次口服,或泼尼松龙20mg/d,分4次口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于停用激素的时间问题,一般都主张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消除、胸液吸收或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停用激素的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4]:(1)痊愈:膈肌活动情况良好,胸腔积液完成吸收,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膈肌活动范围较治疗前改善,胸腔积液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膈肌活动情况没有改善,胸腔积液没有消失甚至增加,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痊愈28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于青壮年时期最多见。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胸膜炎性病变,早期胸膜充血,白细胞浸润,随后为淋巴细胞浸润占优势。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继而出现浆液性渗出。由于大量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可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或广泛胸膜增厚。胸膜常有结核结节形成。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的途径有:(1)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2)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3)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4)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5)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以往认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系胸膜对结核毒素过敏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杆菌直接感染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导致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其身心健康[5]。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诊断依据:(1)咳嗽、发热、胸痛等结核中毒症状,伴有胸腔积液体征.(2)实验室检查:血沉增高,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胸水常规检查李凡他实验阳性、细胞数高、分类淋巴细胞80%以上。(3)胸片上可见胸腔积液影像,B超检查提示液性暗区。临床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液明显减少或吸收。早发现、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利于将胸膜腔积液及时排除,能够防止胸水中纤维在脏壁层胸膜表面沉积,从而使胸膜肥厚、粘连及呼吸功能被影响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抑制;还能够使病人的中毒症状得到进一步的减少。

临床上对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法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将胸腔积液抽取干净[6]。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持续将积液排出。尿激酶作为纤维蛋白溶解药,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没有抗原性,可以将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同时也可以将纤维蛋白原降解。在对于渗出性结膜炎进行治疗的时候我们即根据了尿激酶的药理特性,将在胸水中和脏壁层胸膜中沉积的纤维蛋白溶解,由此使胸膜肥厚、粘连、机化发生的情况得到避免和减少。闭式引流及尿激酶组中毒症状能够很快的消失,使胸膜肥厚粘连及肺功能受限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减少,并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本组研究表明,结核性胸膜炎除加强营养、卧床休息外,应按全国抗结核药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管理。在抗结核药物的保证下,及时足量应用激素,积极排除胸腔积液,可有效治愈疾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187.

[2]业秀林,郝青林.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75

[3]魏利平.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532-533.

[4]燕太义,刘军.加用氟嗪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5(1):33.

[5]孟凡静.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J].河北医学,2008,14(10):1193

[6]齐保龙,张耀纲.继发性气胸的影像学特征[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11(1):542.

论文作者:秦珍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疗分析论文_秦珍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