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县城小学 四川 甘孜 626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3-047-01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许多学生对体育丧失兴趣。为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本文从兴趣培养意义、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举措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兴趣培养的意义。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一种丧失学习兴趣和消极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许多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体育,然而却不喜欢体育课。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每位体育教师都希望上好体育课。然而只有学生产生旺盛的兴趣,他们才能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姿态进行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我们教师需要深层次探究学习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所在。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身处于这个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体育教育需要秉承先进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不仅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人心所向。
二、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
1 学生自身原因
许多学生怕吃苦受累。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的溺爱促使学生养成安逸的性格,新时期的学生缺乏那种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以至于学生养成不能吃苦受累的性格。此外,由于不同层次学生自身素质具有差异性,导致他们在体育训练中无法按时完成训练任务,学习自信心受挫,逐步丧失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往往是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或者是肥胖和身体智力具有缺陷的学生。此外,许多学生对体育作用认识不足,缺乏自身感受。因此丧失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深受不良风气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体育无关紧要,只要孩子文化成绩好就行,导致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导致学生爱体育训练时浅尝辄止,缺乏使命感,导致训练任务无法有效完成
3 教师原因
许多体育教师教学内容陈旧,训练方式单一和乏味,这种缺乏新颖性的内容和满堂灌的方式促使学生无法体会体育训练的乐趣,逐步丧失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有效途径
1 提高认识水平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欲望和探索欲的重要驱动力。要想学生喜欢体育课,我们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般而言,学生情感和兴趣具有某种内在关联,只有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的巨大作用时,他们才能够放下思想包袱,以更加轻松和主动姿态进行体育训练。假如学生对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模糊不清,学习兴趣是不可能养成的,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促使学生深层次触及体育的内涵、体育是什么?体育训练对于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强健身体等方面作用显著。只有学生具备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此外我们体育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学识、强健的身体、艺术性示范等等熏陶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兴趣。
2 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
一般而言,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为有效的体育训练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形式多样的跑步、在教材指引下进行体操训练,此外,在训练动作和方式上要力求新颖和独特,以便吸引学生关注力和提高训练的兴趣。一般而言,长时间训练一个动作,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倦,结合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我们体育教师要适当变换样式。尤其是在准备活动,为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开好头。
3 借助于游戏和比赛来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年龄特征,喜欢一决高下。因此,游戏和比赛深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深受学生青睐,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比如:对于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对训练模糊不清的学生、主动性不强的学生要采取比赛的形式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训练的兴趣。一旦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我们体育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形式,延长学生兴趣实践,然而许多体育教师忽视学生心理诉求,害怕影响教学任务完成,而采取单一和陈旧的训练方式,此外一种游戏和比赛分为下,学生训练气氛被活跃、训练活动严密而不死板有助于优化训练效果。
4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具有特定的步骤和规则。而我们体育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而学生是体育训练的主体,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联系性。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识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论文作者:李胤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兴趣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 体育课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