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山丹县人民医院心理科 734100
摘要:目的:对我院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其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精神科接受治疗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探究。首先,调查并分析240例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而后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至A、B两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出现的危险行为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A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仅20次,占总危险行为次数的18.18%,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B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为90次,占总发生次数的81.82%,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关键词:危险行为;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精神分裂因素的影响,加之住院因素以及长期以来所承受的巨大社会、生活压力等因素常常会发生危险行为,这些危险行为不仅危及自身而且对于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公物的财产均会造成巨大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作出的危险行为也包含自杀自残、亢奋出走等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而多项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其危险行为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等具有较大影响[1]。我院就在精神科住院治疗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过去一年(2014.6-2015.6)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及我科室主任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男女各有158例、82例。以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手段的不同为依据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至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A组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B组,每组各120例。A组患者男女各有82例、3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43岁,平均(29.6±6.8)岁,除28例初中文化程度外,其余患者均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病程在1个月至18年;B组患者男女各有76、44例,年龄分布范围在18-44岁,平均(29.2±7.1)岁,初中以下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各有30例、90例,病程1.5个月至20年。AB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程度、病程、年龄等常规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
1.2 方法
1.2.1危险行为调查
采用我院精神科自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表对在住院期间AB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手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发生的危险行为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包括危险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次数以及危及对象和诱发因素、处理措施等内容。分析两组危险行为发生率及护理措施的效果[2]。
1.2.2护理措施
A组: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预见性干预护理措施。首先,要求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具体的询问及了解,而后依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尤其是对发生过危险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格外留意。具体的预见护理措施要包括心理干预护理、社交活动护理、全程监管护理等。(1)心理干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伊始便进行主动沟通、耐心疏导、排除患者焦虑、恍惚等情绪的护理,护理人员可以从住院环境、主治医师情况以及治疗成功案例等方面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与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关系。(2)社交活动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定期在住院患者间举办健康讲座、观看电影、聚会交流等活动以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精神压力以及发生危险行为后的自责苦恼等消极情绪,使每位患者相互了解并相互鼓励,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全程监护护理:对于上述护理措施均应在全程监控条件下进行,并对调查得知的易发生危险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重点观察,而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则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3]。
B组: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即遵从医嘱进行服药、打针以及其他常规护理。
观察AB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临床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所探究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
A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后危险行为发生次数仅为20次,而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120例B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后危险行为共发生90次,占总发生次数的81.82%,AB两组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情况效果明显,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B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患者做出危险行为,护理人员能够提前做出预测,并且针对这些危险的行为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此种护理措施为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的重点需要明确的掌握。患者所处的病房护理是预防精神分裂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基础,患者所出现的任何危险行为都会给家属、患者个人、医院等产生严重的影响,程度较轻的患者会出现伤人、失踪等,程度较重的会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
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详细的记录,然后集体进行研究讨论,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及相关资料总结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的预判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详细具体且全面。为防止患者出现危险行为而采取的护理措施需要建立在制定的护理方案基础之上。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患者对自身的疾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刚住院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对陌生的环境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利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为预防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帮助患者了解医院的相关情况,逐渐指导患者接受医院的治疗环境。主动友好的态度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时的沟通交流能够放松患者的心情,提高治疗的效果。其次,患者会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用友好的态度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严重患者,可以将其安置在可以时刻得到监视的范围内,能够及时避免危险事情的出现。患者会出现出走及失踪的情况,针对此现象应该加强病房的检查力度,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地方,对于曾经出现此种情况的患者应该加强看管的力度,安抚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鼓励那些表现良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4]。
由上述结果可知,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方式,能够明显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次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凤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112.
[2]苏红梅.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74-375.
[3]韦红梅,王翠棋,陈翠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4(6):41-42.
[4]夏频珍.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及护理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2):145-146.
论文作者:李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危险论文; 措施论文; 预见性论文; 发生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