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红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305)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曲美他嗪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08年3月~2014年6月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名,随机分成治疗组22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辅助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分别在心功能、心律失常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能够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盐酸曲美他嗪;心肌炎, 病毒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92-0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多数患者临床表现较轻,而少数患者则会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甚至会出现死亡;慢性期易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本病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具有保护心肌作用。近年来,曲美他嗪被广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炎,疗效较好。本研究对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4年6月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42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22名和对照组20名。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并排除风湿性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非病毒性心肌病病例。其中治疗组男10名,女12名;年龄14~41岁。对照组男12名,女8名,年龄15~3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辅酶Q10等综合治疗。曲美他嗪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法国施维雅制药),20mg口服,3次/d,14d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T-T心电图改变以及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
1.4疗效评判标准
临床症状改善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患者的胸闷,无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心律失常:治疗后早搏现象减少大于等于90%为显效,减少为50%到90%之间为有效,小于50%为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本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有22例患者,显效者12例,显效率为54.5%,有效者8例,有效率为36.4%,无效者2例,无效率为9.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有2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者7例,显效率为35.0%,有效者7例,有效率为35.0%,无效者6例,无效率为3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在急性期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少部分病程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故急性期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干扰心肌细胞代谢及收缩功能,导致心肌细胞溶解。曲美他嗪作为一种新型细胞代谢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氢离子,钙离子以及钠离子的超载现象,从而提高机体的乳酸利用率,抑制胴体的形成,进一步起到阻滞细胞酸中毒,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根据临床实验,曲美他嗪对人体的心肌收缩,梗死面积的减少,ATP,PH的降低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抑制自由基对患者心肌细胞造成损害的基础上,曲美他嗪还能够降低患者心肌细胞的自由基含量,提高患者抗心肌缺血的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曲美他嗪加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异常者明显好于对照组。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以休息及保护心肌细胞为主。研究采用的治疗药物-曲美他嗪具有降低人体的游离脂肪酸代谢水平,促进患者的心肌的葡萄糖代谢,从而为灌装动脉心肌供养受到限制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能量,此外,曲美他嗪具有提高氧利用度的作用,意义在于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高能磷酸键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维持患者心肌,心脏的存活和正常运行。值得一提的是,曲美他嗪在降低人体的游离脂肪酸代谢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其代谢产物-乙酰辅酶A的含量水平,从而起到强化葡萄糖氧化的作用,此外,曲美他嗪还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的产生;能减低心脏工作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能量的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的做供需平衡,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邵丽莉,李志梅.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炎.浙江临床医学,
2013(9):1106-1107.
[2]王冬梅.乔云峰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19):118-119.
[3][9]张军平,吕仕超,朱亚萍等.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评价与建议[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4):449-451.
[4]徐日光,邓恩平,黄汉光等.42例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51-52.
[5]胡雪珍,卢中秋,李志涛等.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干预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6):346-348.
[6]张尊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23-124.
论文作者:沈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心肌炎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曲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细胞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