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论文

“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论文

青年教育

“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

□ 缪 笛

摘 要: “佛系青年”当前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范畴内的热点问题,并成为青年群体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他们以只关注自身、淡然处世、不争不抢为标签,将佛教理论中无欲无求的宗教主张进行加工和修饰并引用到自己身上,迅速演变成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本文立足“佛系青年”的群体特征和表现形态,分析该现象产生的逻辑根源,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佛系青年”;亚文化;生活方式;群体特征;价值观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激发青年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创新活力,不仅能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能发挥青年群体的引领和创新作用,营造充满热情、创意和活力的社会氛围。而以无欲无求、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为口号的“佛系青年”则成为一种社会讨论热点。这些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只关注自身,对外界事物采取漠然态度。这一现象下所隐含的亚文化特质是“丧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并成为当前青年群体亚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为起点,加快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健全汇率形成机制,努力将国内社会游资转化为投资性资金,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一是完善外汇管理体制。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的日渐提升和本身币值的升值,要着手改变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角色,成为外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者。同时,要适当放开二级外汇市场,增加外汇的流动性。适当放宽外汇购买条件限制,消除结售汇条件的不对称性。二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随着外汇储备的日渐增多,要完善国际收支,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出入的监测和分析统计,这样能让国内社会游资管理更加规范。要加强外资特别是外债的管理,禁止投机性、食利性资金的流入。

一、“佛系青年”现象的表征解读:丧、反叛、逃避

“佛系青年”最初是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借助网络社交平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含义引用了佛教所主张的空、虚、无等理论,简单理解即为无所谓,怎样都行,看开看淡,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在网络世界中流行这样一副“佛系青年”的自画像:一个青年人身穿僧衣,端坐在莲花台上,左右各有两个大字——“佛系”,青年。莲花台两侧则分别写着慈爱、宁静。青年人表情固然祥和淡定,但眉眼间却含有嘲讽和戏谑之意。“佛系”一词最初源于日本,某杂志将只关心自己兴趣爱好,保持熟悉生活方式,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因谈恋爱而消耗时间和改变生活现状的青年男子称为“佛系”男子[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佛系”一词迅速进入我国,并在社交媒体中发展成为讨论热点,由此引发了“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网络词语。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较为合理。体现在中成药使用较为稳定,且以低价药为主,使用较为经济;口服中成药金额占比最高,未使用中药注射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能口服就不注射”的用药原则;使用量最多的口服中成药品种绝大部分是口腔黏膜病治疗用药,中成药使用符合口腔门诊患者药物治疗特点。

在当前的网络世界中,“佛系青年”一般有两种理解意义,一种是对特定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青年群体的统称,另一种则是青年群体的一种自嘲行为,强调一种在现实生活重压之下的自我减负。因此,“佛系青年”文化既可以看作部分青年群体的精神家园,也可以看作部分青年群体的精神鸦片。“佛系青年”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1.“丧文化”的延伸和发展

“丧文化”是在“80后”“90后”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中诞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工作任务重、经济压力大、赚钱困难、房价居高不下等生活现象缔造了“丧文化”,部分青年企图从“丧文化”中获得自我救赎。尤其是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人,现实生活中因学业、家庭、事业以及情感的不顺带来的打击和挫折会让他们失去希望和目标,陷入失望、颓废的泥沼中。“丧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以“废柴”“葛优躺”的自我调侃为典型代表。“丧文化”的流行是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代表了青年社会心态的群体焦虑。以“葛优躺”为例,这张来自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照片迅速在互联网平台上爆红,图片上的人物仪表糟糕,表情呆滞,行为举止惹人鄙夷和厌弃,宛如灵魂出窍,瘫痪一样斜躺在沙发上。这张图片本身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代表着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坐享其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的嘲讽和鞭挞[2]。然而在互联网平台中,众多青年却兴起了追风和模仿“葛优躺”的热潮,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标签,向主流所提倡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精神提出质疑和对抗。

市场环境下考虑主动管理措施的双层综合能源规划方法//徐雨田,廖清芬,刘涤尘,田园园,陈懿,陈炜//(18):114

2.对传统主流文化的消解和重构

一是努力增强青年的责任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并明确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定位,在社会、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佛系青年”的主体为90后、00后青年,这是被冠以“叛逆”、“怪异”标签的一群人。他们出生和生活在社会转型剧变时期,新媒体诞生并繁荣发展,互联网技术推动社会、世界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促使生活更加便捷,而社会的飞速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工作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化,从社会低阶层通往上层的空间逐渐变得狭小[3]。越努力越幸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生活和工作口号越来越难以在青年群体中唤起共鸣,甚至引发青年群体的反感和抵触,因此,也就出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轻松”“都行,都可以,没关系”等口号。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社会需求按照从低到高分为五个阶段:生理、安全、社会交际、尊重和自我价值需求。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促使人们的社会需求从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进发,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到获取尊重、爱、关怀以及实现个人价值进行转变[4]。而社会重重压力,需求实现的不均衡很容易让青年群体感受到挫折和打击,当看到他人获取更高层次的需求时,往往会感到羡慕、嫉妒,对自己感到失望、不满。多种情绪的交叠、累积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重重压力下,这些青年会故意以超然脱俗、放下一切、不争不抢的生活态度来麻痹自己,这种心态的回归会促使人们降低对需求的要求程度,适当放低目标和期望,给自己留下更大的喘息空间,从而将自己从压抑的状态中适当解放出来。如,当一个青年员工升职无望的时候往往会悲观、失望,对其他人感到嫉妒,经历过心理状态的自我折磨后,他会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以工资随缘、升迁随缘的心态给自己适当减压。

另外,“佛系”亚文化诞生之初强调的就是关注自我,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一切顺其自然。这种所谓的“佛系”态度表面上是将一切都看淡,不争不抢,实则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甚至是将个体从家国这个集体中剥离出来,在“佛系”态度的影响下,部分青年人的家庭观念不仅日渐淡漠,甚至对国家、民族的意识和感情也逐渐淡薄,国家如何发展、民族如何进步都是于己无关的事情,何必庸人自扰。

二、“佛系青年”现象的生成逻辑:压力、需求和逃避

1.社会重重压力,高层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007年寄宿制学校成立后,12所村级小学实施“一体化”管理,全镇150名专任教师和1380名小学生都集中到寄宿制学校来,对她来说,许多工作都是盲点,每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她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探索中寻找发展之路。工作中,她带领班子团队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听课、指导、进名校、访名师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懈努力,从2005年至今,学校在小学升初中的水平测试中以连续多年保持全县农村小学领先地位,获得了社会、家长们的啧啧称赞,夯实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一是漠视人生理想,忽略个体责任。“佛系”现象所强调的无欲无求反映了这部分青年缺乏动力,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争不抢,不在乎输赢的心态,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在学习中分数靠天意,考试随缘,只要不垫底就心满意足;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慵懒的人生态度折射的是青年群体漠视人生理想,缺乏个体责任感的心理状态。二是社会责任意识、家国意识薄弱,缺乏使命感。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提倡为集体牺牲自我。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个人意识觉醒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传统主流观念造成冲击,但是集体意识在中国人的观念和思想中仍旧根深蒂固。“佛系青年”现象对传统观念中的社会责任主体,家国意识和家国使命感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颠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传统主流文化都强调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承担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佛系青年”则强调一切都无所谓,一切看天意的生活态度,在涉及法律、道德等原则性问题时,“佛系”观念有可能造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崩塌,甚至整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佛系青年”现象的诞生是“丧文化”的一种延续,两者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佛系青年”中的“佛”和“葛优躺”背后所代表的颓废、忧伤、慵懒、不思进取有逻辑上的内在关联。需要指出的是,“丧文化”强调的也不是完全的丧,彻底的丧,而是表面丧,内心不丧。部分青年群体自称“佛系”,实则是在巨大生活压力下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并借此进行自我娱乐和精神纾解。因此,这部分青年无论是自称“丧”还是自称“佛系”,本质都是在终日疲惫的生活道路上暂时停歇,以自嘲的精神获得片刻的心灵宁静之后再次轻装上路。

2.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的价值观紊乱

社会的转型往往面临社会思潮的巨变,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统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受到挑战,西方文化和思潮借助高新技术的便利性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以后现代主义为例,它强调对传统文化、思潮的解构和重建,和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有着内在一致性。青年群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更加强调关注自我,关注内心,崇尚自由和解放,自然而然地对传统主流文化思潮产生质疑和反叛。如,当前的网络媒体平台中经常出现这样两句流行语:“人艰不拆”“活在当下”。这两句流行语可以很好地解释“佛系青年”的心理状态。正是因为人生艰难所以要活在当下,避免庸人自扰。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群体往往向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解放,渴望从传统主流文化视域下解脱出来,不承担家国使命、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等,只享受当下的生活,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为自己而活,甚至主动驱逐和逃避远大的人生理想,卸下家庭、社会所寄予的期望。

3.网络媒体提供平台,从众心理推波助澜

“佛系青年”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是青年群体社会心态、价值观混乱的产物,更可以说是网络媒体推动下青年从众心理的产物。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当下青年群体成为社交软件、网络平台使用的主体力量。网络在青年群体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分量,从多个层面影响和改变着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网络平台、社交论坛和社交软件就成为青年群体交际、沟通的重要精神家园。各种基于网络而发展起来的亚文化也会迅速在青年群体中传播起来,并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佛系青年”亚文化正是典型代表,“佛系”男子一词最初是从日本杂志诞生的,在日本的社交网络中得到广泛推崇和追随,之后借助网络媒体传入中国,并在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地方迅速传播。网络媒体上的新颖信息往往更容易吸引青年人的目光,在猎奇心理、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人们或自发地或被动地以“佛系青年”自居,一部分人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为“佛系青年”,另一部分人对这一群体并不完全认可,而是出于追赶潮流的心理主动向这一群体靠拢,因此,“佛系青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并借助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发展为一种青年亚文化[5]

4.青年群体张扬个性的群体特征

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外,以“90后”“0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本身就具有张扬个性、反叛传统的群体特征,他们面临着较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惯性之下,大部分家庭比较传统,或采用比较传统的处世法则,青年群体在这种家庭教育氛围下成长,而家庭所教会他们的传统规则下的合理合法途径并不能帮助他们完全改变自身境遇,实现人生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尤其是阶层的固化让他们发现突破自身身份、阶层的限制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又主张和强调个性张扬,青年人普遍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新事物,但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勇气以彻底、完全突破和颠覆传统规则。家庭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矛盾、冲突造成青年自我角色定位、自我意识上的矛盾冲突,他们既遵循着传统,又渴望突破传统,同时又享受着传统规则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因此,青年人普遍经受着是追求还是逃避的精神撕裂,在无法得到肯定答案的情况下,他们转而沉溺在对当下现实生活的享受中,将是非成败看作过眼烟云,既然无力突破,那就顺其自然,无欲无求。

三、“佛系青年”的引导策略:保留、还俗、入世

1.正确理解,辩证看待,期待自我消解

引导青年走出“佛系”现象,不妨用同样“佛系”的态度去处理。这里的“佛系”并非指不管不问,而是指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在当前的“佛系”亚文化中,有两种文化内涵,一种是消极的,不争不抢,不管不问,将一切交给未知,只关注当下生活,只关注自己内心喜好。另一种则是表面“佛系”,内心并不“佛系”。这一群体自称“佛系青年”更多是一种自嘲行为,借助自嘲缓解精神压力,适当降低目标,理性自我角色定位,消解对其他成功者的嫉妒,对自己的愤懑、失望。另外,在引导“佛系青年”时要辩证看待青年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家庭世界,辩证看待青年群体的迷茫、反叛特征,正确看待社会压力给青年人带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敏感。诚然“佛系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整体比较消极的思潮,不应当任其发展、不管不问,但是也应当看到“佛系”亚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强调关注自我,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未尝不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6]。尤其是传统主流文化,应适当营造宽容的舆论氛围,要相信青年人有自我纠错能力,给青年人自我纠错的空间。

2.搭建多层次平台,唤醒青年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强调的是站在外界的立场上对自我进行审视,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属性,更是人类智慧、思想的来源,是人区分自我、外界世界的能力基础。“佛系青年”宣传的“佛系人生”看似带有宗教的超然脱俗,然则本质上是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是一种精神麻痹手段,是青年群体从传统规则下的“你应该”,主动转变为“你想要”的新型生活态度。要想避免部分青年人对“佛系”文化的过度沉迷,需要社会上构建多层次的引导平台,以激发青年人的多层次追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唤醒青年人的自我意识。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亚文化的产生往往和外部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佛系青年”亚文化就是由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压力催生而来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振荡的社会转型剧变,尤其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财富的迅速累积,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青年群体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生长在和平时期,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因而他们对工作、生活的需求和父辈、祖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是客观认识自己。正如前所述,“佛系”亚文化诞生、形成和发展与青年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相关,尤其是在追求高层次需求时遭遇挫折更容易刺激他们转入虚无的“佛系”寻求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因此在构建引导平台时,首要一点是让青年人认清“我”是谁,分析“我”具备什么能力,处在什么阶段。这种自我意识觉醒不仅能让青年人认清自我,更容易让他们降低目标,减少从众、跟风心理,减少其他人成功的刺激,从“佛系”心理的被动关注自我转为主动专注自我。

二是适当激发欲望。社会进步是需要欲望的,有欲望才有前进的动力,而“佛系青年”现象则是在重压下忽略欲望,强调内心的无欲无求,这是基于重压的一种应激反应,因此建立针对青年的引导平台,要适当地激发欲望。即青年人可以享受和追求简单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但是这种超然的态度是建立在付出基本的努力之后,而非无所作为基础上的超然。适当激发青年人的欲望,保持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生价值追求的决心和信心,促使他们从消极的超然转变为出世的超然。

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扮演的角色与他的年龄特点与身份相适应,这样的命题就能相对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三是国家、社会应加大对青年群体的支持力度,建立帮扶机制。“佛系青年”现象的产生与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冲突、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阶层固化以及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息息相关,尤其是房车压力、婚姻压力、学业压力促使更多青年借助“佛系”文化来发泄苦闷,表达不满。所以国家应该重视青年群体的相关诉求,如借助社会公益力量开展社会心理讲座,借助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关注青年群体心理状态,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宣传多样化的人生成功理念,政府也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帮助青年群体解决就业、学业压力,营造相对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7]

3.借助传统主流文化教育,强化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理想信念是青年人生的动力和开关,没有理想的人生容易丧失目标,逃避责任,丧失动力,最终导致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引导“佛系青年”要让他们摆脱无所谓的态度,承认和肯定生活和工作中的有所谓。

和“丧文化”同源的“佛系青年”现象本质上是对传统的主流精神态度的一种反讽、抵抗和挑战,因此,也构成了对传统主流文化的消解和重构。

二是在社会舆论中要适当加强对“佛系”文化的引导和宣传。青年群体中有非常强烈的从众心理,一旦一种现象或亚文化形态能引发一部分群体的心灵共鸣就容易一呼百应,在互联网内发酵式传播。新闻媒体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佛系”文化进行理性剖析和解读,分析引起该现象和文化形态的社会心理因素,并剖析“佛系青年”的群体特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如,针对“佛系青年”进行理性划分,真“佛系”则倾向于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假“佛系”则倾向于青年群体的自我安慰、自我嘲讽和自我解压,媒体可以借助剖析假“佛系”,走进青年群体的生活中,努力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2.3.1 推荐对于消化道出血风险高危的患者DAPT治疗联用PPI(Ⅰ,B)[9]:虽然使用PPI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证据是有奥美拉唑研究获得,基于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奥美拉唑和艾美拉唑似乎具有最高倾向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而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的药物相互作用倾向最低。

三是创新传统主流文化教育的形式。“佛系青年”的不关注、无所谓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传统家庭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一种无声抵抗和挑战。尤其是在沉闷刻板的教育氛围中,“佛系青年”会以一种软磨硬泡、超然脱俗的心态对抗传统主流文化赋予的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基于这种情况,传统主流文化教育,尤其是关于家国教育、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可以适当摈弃单向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以平等、自由和开放的教育理念和青年群体形成对话,如,号召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不再单纯的是为国家做贡献,为民族复兴出一份力,同时强调青年个体通过工作获取尊重、信任以及物质回报,以个人的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互相融合的平衡教育手段,将促使青年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角色定位,认清和主动承担个人的社会责任、家国使命[8]

4.通过挫折训练,加强责任感培养,提高抗压能力

某种程度上,“佛系”亚文化可以说是青年群体面对社会角色期待而产生的一种回避心理,这其中除了越来越沉重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不断积累的生活成本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和青年的抗挫折心理有关。“90后”“00后”群体普遍生活在物质生活较为优越的年代,对于战争、贫穷缺乏亲身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感性材料了解上,对真正的苦难认识不够。而物质生活的丰富又进一步抬高了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期待,一旦达不到目的,则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的心理。所以针对“佛系青年”的引导可以通过开展挫折训练,以磨炼青年群体的意志品质。

挫折教育在笔者看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真正超然心态取代消极的超然心态,在品尝过真正的苦难之后,很多人才会明白生活远没有他们以为的艰难。对“佛系青年”的挫折教育是带领他们体味人生真正的苦涩,如,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相对丰富,高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引导他们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了解物资匮乏时代下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加深青年对生活的理解,将自我从狭隘的悲观情绪中解放出来,更容易让青年体验到幸福感。二是引导青年正确看待挫折。挫折并不代表一生的成败,只代表一时的得失,养尊处优的生活容易让人受到挫折时消极懈怠,只有正确看待挫折,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才能将逆境化为人生的财富。当前青年群体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安逸生活中,对挫折缺乏理性认识,一旦遭受挫折容易对自己丧失自信,从过度自信迅速进入自我怀疑、消极颓废,为规避以后挫折的到来,为自己以后的失败挽回面子,找回自尊,会要求自己进入一种完全无所谓、不积极争取的心态中,这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式的心态催生出了“佛系”文化。所以针对青年群体的挫折教育是要引导青年群体分清一时挫折,并善于从挫折中总结原因,以实际行动规避下一次挫折的到来。

总之,青年群体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年群体在竞争压力下不断释放创新力、创造力和行动力。而“佛系青年”现象的产生则一定程度上对青年群体的创新、创造力以及活力造成消解,对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家国使命等造成巨大冲击,并为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奢侈主义等消极思潮的泛滥提供了载体。因此,探析“佛系青年”现象的生成逻辑,从社会压力、群体、价值观、文化碰撞等多个层面剖析“佛系青年”形成和发展脉络,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开展多样化引导机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年群体的工作、生活压力,更能引导“佛系”亚文化从消极走向积极,和主流文化从排斥走向融合。

所有数据为各重复实测值的平均值,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制图采用Microsoft Excel(2013)进行,方差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参考文献:

[1]第天骄.“佛系青年”的价值困境及其超越[J].北京青年研究,2018(4):16-22.

[2]李芳英.“佛系青年”背后的社会心态剖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6):1-5.

[3]倪翠.当代“佛系青年”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382,384.

[4]耿海霞.高校“佛系青年”文化现象及其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41):162-163.

[5]张志坚.青年“佛系”现象的透视与解读[J].青少年学刊,2018(4):3-7.

[6]吴建宏.“佛系”青年现象的本质及其出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4):115-117,133.

[7]郭雪.青年群体的“佛系”现象分析及其引导策略[J].普洱学院学报,2018(5):25-30.

[8]叶穗冰.当代中国“佛系青年”价值观初探[J].理论导刊,2018(8):63-67.

缪笛: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程旭辉

标签:;  ;  ;  ;  ;  ;  

“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