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四川 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分析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6±28.5)min;术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结论:胸段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可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02-0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很容易发生早期转移现象,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虽然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比较多,但取得的治疗效果却各有不同。为评定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对胸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胸腹部CT、上消化道钡餐、病理及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67例,女53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7.2±4.2)岁。其中上段36例,中段65例,下段19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于左胸后外侧第6肋间作长约15cm切口,进胸,将纵膈胸膜剪开,对食管进行游离;顺着脾脏与肝脏间将膈肌至裂孔逐渐切开,并做固定处理,对膈下动脉分之进行缝扎,顺着胃大弯侧对胃结肠韧带至幽门上进行游离,胃网膜右血管和血管弓需要保留下来,对脾胃韧带进行分离,胃左动脉进行探查和游离,对胃左动脉进行缝扎,并将周围腹部淋巴结清除,同时对纵膈淋巴结进行清扫,食管床内食管胃需要进行器械吻合。于食管床内对食管与胃管进行固定,待明确无进行性出血等问题后将膈肌关闭,常规放置引流管,进行涨肺关胸;将肿瘤、淋巴结及其四周软组织切除并送病理。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吻合口处复发与否进行观察,局部转移指的是纵膈、腹腔淋巴结、颈部转移;远处转移指的是肺、肝、骨、脑等出现转移灶。
2.结果
1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6±28.5)min;术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其中肺部感染、声带嘶哑分别为4例、8例;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其中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5例、8例、4例;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
3. 讨论
食管癌主要指是食管上皮组织出现的性肿瘤病变,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相关文献报道[2],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治疗胸段食管癌,残端阳性率可达0%。这充分说明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可准确切除胸部各段食管癌原发病灶;上段食管癌需要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段食管癌,原因就在于上段食管癌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与颈部吻合效果与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纵膈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联。除此之外,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对中下段食管癌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二者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且经右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比经左胸入路更为突出。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可见胸段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可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国良,邹志强,袁耒等.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胸段食管癌209 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7):77-79.
[2] 姜敏炎,吕亚军,黄骏等.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15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681-682.
论文作者:王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食管癌论文; 切除术论文; 淋巴结论文; 患者论文; 食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率为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