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不同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三联疗法,观察组则给予序贯疗法,并对比两周后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缩小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期的回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较低,且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更佳。结论: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能够防止再感染,降低复发率,有效地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溃疡;序贯疗法;三联疗法;感染
胃溃疡属于消化道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资料销售,该疾病主要是有患者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导致的。但是,在近年的研究中,上述情况只是导致病情的因素之一,而幽门螺杆菌、胃异常运动等均会导致胃溃疡。即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作用于黏液层,并依附于胃上皮细胞表面,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和干扰介质[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通过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胃溃疡的治疗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患者年龄在1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6.8)岁;病程在1-10个月,平均病程为(6.1±2.4)个月。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三联疗法,即在饭前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饭后服用阿莫西林片(1.0g)、克拉霉素片(500mg);观察组则给予序贯疗法,即治疗的前五天饭前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饭后服用阿莫西林片(1.0g)。治疗后五天饭前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饭后服用克拉霉素片(500mg)、替硝唑胶囊(0.5g),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方面。其中,治愈指患者腹胀、反酸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且溃疡面全部愈合;显效指患者溃疡面积缩小超过60%,且临床症状改善超过80%;有效指患者溃疡面积缩小超过30%,且临床症状改善超过60%;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我们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疾病的再感染率。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缩小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1+16+7),对照组则为70%(14+20+8)。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3.3%(2/60),对照组则为8.3%(5/60)。此外,在HP感染根除率上,观察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75%(45/60)。在后期的回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较低,且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更佳。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会导致慢性胃炎或胃溃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治疗上多以质子泵抑制联合两种抗菌药物为主要方案,且HP感染的根除率较高。在相关研究中,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有利于预防消化性溃疡,即能够在酸性环境下转变活性形式,促使患者壁细胞内氢离子无法转移至胃腔中[2],减少胃酸的同时抑制酸的形成。但是,HP对药物逐渐产生了耐药性,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成为治疗过程中的新难题。为了更好的根除HP,药物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所上升,且治疗费用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压力。
通常情况下胃壁有自己的保护形式,包括胃酸分泌、溶性粘液层等,可抵御细菌的入侵。但是幽门螺杆菌则不受其约束,可释放干扰炎症细胞导致胃溃疡问题,而长期胃溃疡不愈则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成为治疗重点关注的方面。
而序贯治疗能够在同一周期内,根据药物自身特性,调整、改善用药时间,且治疗结果优于三联疗法。据相关资料销售,在治疗的前5天使用抗菌药物为治疗诱导期,能够有效地消除HP,并减少细菌的负荷,可对HP细胞壁进行破坏。此时,克拉霉素流出通道受阻,为第二阶段的用药提供治疗环境[3]。
综上所述,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能够防止再感染,降低复发率,有效地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军.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河北医学.2014,3(16):155-157.
[2]于礼心.不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3(10):210-211.
[3]刘克祥,王瑞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效果与胃溃疡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8):319-321.
[4]闫永丽,张国洲,许克伟.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8(15):145-147.
论文作者:李生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胃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法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