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李露池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22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并发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手术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并发症1.64%比对照组18.03%低,且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开展手术室循证护理干预对心理具积极影响,同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手术室;效果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患者易在心理等各方面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反应,不仅影响麻醉与手术实施,而且增加感染机会[1]。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2例手术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22例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1:30,年龄18-75岁,平均(51.26±10.25)岁;胃切除术9例,疝修补术10例,骨折手术12例,肠切除术6例,阑尾手术18例,其他手术6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9:32,年龄18-73岁,平均(49.69±8.74)岁;胃切除术10例,疝修补术12例,骨折手术8例,肠切除术7例,阑尾手术16例,其他手术8例;两组上述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健康知识宣教,保持病房及手术室卫生等。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小组成员均予以专业循证护理知识相关培训,保证每位成员掌握有效的护理方案。②护理过程中时常发生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随访等方面问题作为循证问题,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心理需求、性格特征及手术过程等一系列情况围绕循证问题从过往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并利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需注意对患者心理状况予以评估,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以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各项指标的影响。③循证护理考评工作通过护理质量评分完成,考评工作应由资深护理人员完成,并予以评分。此外,考评结果需和医护人员的职称、绩效挂钩。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①焦虑心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②抑郁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之间,主要包括轻度焦虑、抑郁:30-40分;中度焦虑、抑郁41-60分,重度焦虑、抑郁61-80分{2}。并发症;出院前两组患者填写评价表格,包括专业技能与舒适度两方面[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 检验,当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两组手术后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与普通病室护理不同,其对护理要求相对更高,且对护理人员综合护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比较短,但对其心理及生理需求方面的满足要求更高,同时对手术配合护理质量的要求亦较高,故对手术患者护理方式选择是一个影响患者各方面状态与手术质量的重要方面[4]。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122例手术室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适宜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36.98±4.72)分、SDS(33.69±3.38)分均比对照组(42.36±2.58)分、(40.25±4.25)分低,提示循证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循证支持系统,针对性的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手术期间与手术前后不良因素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产生,这可能与循证护理的明确、审慎、详尽的总结临床经验、科研结果及患者意愿实证理念相关[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4%比对照组18.03%低,这与吴菊花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中的有效性、可行性[6]。分析原因可能为:循证护理依据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制订对应解决对策,预见性的予以护理,从而减少对患者的不利因素,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此外,研究组在专业技能(3.54±0.88)分与舒适度(3.52±0.79)分方面均比对照组(2.85±0.91)分、2.25±0.74分高,提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7]。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循证护理模式的科学、严谨研究态度有关,在严谨的指导思想下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质得以有效改善,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本研究未对两组手术前后生理状态变化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手术室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玉红.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97-98.

[2]姚凤娟,江小红,蒋玉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3):2157-2159.

[3]谢小玲,刘涛,祝妍华,等.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58-159.

[4]陈燕辉,易红艳,彭艳梅.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183-185.

[5]杨亚南.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83-84.

[6]吴菊花.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3066-3068.

[7]付素娟.优质服务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1758-1759.

[8]陈少莲.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03):616.

论文作者:李露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40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李露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