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技术,因此在针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在检验中,都需要加强重视。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水利水电施工是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进步,我国开始不断进行城市化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形式,并且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开始成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也不例外。结合山东省实际施工调查为指导,以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的各项施工需要为基础,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加上混凝土本身属于施工的主要材料,对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好的提升水利水电施工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简介
近些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这项施工技术具备操作简单、稳定性强等优点,其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可以确保整体工程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过程中是以混凝土为原料的,此技术可以在框架结构的构建中使工程的结构框架保持最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后期工程的施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就是把握好混凝土包含的各种材料的比例,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混凝土中涉及的各类材料的性能都各不相同,这些材料的比例严重影响着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组成混凝土的成分也不相同,必须根据施工对象对主要成分加以确定,最终达到各类物质的合理分配。而这正是混凝土制备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影响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只有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高速发展。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水闸底板施工技术
就普遍情况而言在进行水闸底板浇筑之前,会在软土地基上铺上一层厚度约为8~10cm的素混凝土垫层,从而达到保护地基的目的。水闸的底板立模应该要在水闸的四周都架设侧模板,接着利用地龙木以及支撑来将其固定在木桩上。而想要防止底板层面在浇筑过程中产生沉降,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就要和浇筑处的强度相同,并且还应该在浇筑的表面形成麻面,然后此状态下进行钢筋固定操作,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底板舱面的脚手架方式混凝土减料口层的钢筋出现变形的情况。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严格确定钢筋如何分布以及分布的距离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其强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和规范,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2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技术
为了让混凝土大坝能够有较为完整的结构,因此需要在进行浇筑后进行接缝灌浆处理。灌浆处理的管道系统布置的方式有重复式灌浆、盒式灌浆和骑缝式灌浆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有各自的优点,盒式灌浆能够在纵缝灌浆中很好的应用,重复式灌浆能够不堵塞管道而进行重复的灌浆操作,骑缝式灌浆其扩散的方式较为流畅,并且升浆均匀,管道也不容易堵塞。大坝的接缝灌浆技术一般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其施工的工序和工艺,严格控制灌浆的质量。要防止因为人为的疏忽或者人为的不注意而导致相邻接缝的张开度闭合或者变窄的情况发生,对整体的施工造成较大的损失。在对于工序的选择上,要根据坝体和水泥结石的受力情况,一般情况下,应先采用先接横缝再接纵缝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反过来进行浇筑,但是,一定不能同时进行横缝和纵缝的灌注。
2.3大坝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分缝分块技术。分缝分块技术应用广泛,是因为大坝工程施工面积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得对其进行分工。错缝分块、纵缝分块以及通仓分块是分缝分块技术中常见的几种方法。错缝分块技术错开的是竖缝,错开时遵循的高度和方向是一定的,相关人员要注意。这种方法需要较低的温度,要浇筑的范围比较小,浇筑完毕,不需要对错开的缝进行灌浆处理;纵缝分块浇筑对温度要求不是很高,易操作,且在外界干扰下,还能维持原有性能;通仓分块这种浇筑方法要浇筑的范围广,所以浇筑过程中,通常使用器械代替人力,故此,施工进度比较快,工期短。同时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以免在大面积的浇筑过程中,因操作失误而发生温度裂缝的现象,所以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埋冷却水管。接缝灌浆管路系统布置。接缝灌浆中常见方法有三种:①盒式灌浆,这种方法最受欢迎。②骑缝式灌浆方法,这种方法使用时可保持管路系统畅通。③重复式灌浆,这种方法是在管路畅通的前提下进行的。接缝灌浆之前需要做好施工对象的计算工作,需要计算缝的张开度及它所承受的压力值,浆口对于压力值要求不高。接缝张开度与灌浆压力成正比,要注意张开度增加值。接缝灌浆技术。接缝灌浆技术作为隐蔽工程,其竣工验收时,无法对其的质量进行检验,所以一开始施工时,就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加大对此部分的监督力度,使优良的工艺能按照要求落实到工程施工中,在进行灌浆时。要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水泥结石受力情况进行灌浆排序,先横后竖。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优化对策
3.1加强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
在水利水电施工前,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在后期的施工中,施工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性参考,因此,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比如,在施工设计前加强设计人员的水利水电知识的了解,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避免与环境因素产生冲突,另外,设计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来进行施工设计,避免设计脱离实际情况。
3.2渠道混凝土施工
渠道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本工程渠道混凝土施工中,选择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10cm的现浇混凝土板,借助机械衬砌的方式完成施工。具体衬砌中,选用0.6mm的布膜用于防渗,并在防渗膜下部铺设厚度为3cm的砂浆垫层。本工程适应坡度tgθ=0~0.5,衬砌有效长度L=10~25m,行走速度V=3~10m/min,浇筑速度V=7~21m3/h,结合这些参数,保障渠道混凝土施工效果。具体施工流程:一是衬砌参数的确定。明确具体混凝土厚度的基础上,确定振动碾压次数、平整度等。二是混凝土布料。确定参数后,沿着浇注机前进方向布料,保障混凝土坍落度处于6~8cm,确保布料均匀分布。三是混凝土衬砌。衬砌由衬砌机完成,本工程的衬砌机速度为5m/min。衬砌过程中,不断检查振捣装置的工作状态,保障衬砌质量。在进入弯道时,可借助调整轨道,保障衬砌效果。四是抹面压光及养护。衬砌成型后,对渠道展开抹面压光,确保渠道的美观性。给予覆盖养护,湿润养护需≥28d。五是伸缩缝施工。于收盘后18~30h,展开伸缩缝切割,宽度为板厚0.5~0.75倍。完成后进行衬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的关键所在,更是需要加大对其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让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好的为水利工程服务,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119.
[2]安佳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121+125.
[3]孙汝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9):222.
[4]李翔.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6):293-294.
[5]王阿娟.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27(28):44.
论文作者:任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底板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