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在城市建设以及功能分区的设计规划过程,都在逐渐要求结构升级以及功能效果在多样性以及专业性方面的加强,所以除却基础的住房建设以及商业建筑之外,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通过绿化的方式能够将城市建设以及生活品质都做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对于市容市貌的塑造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过具体在城市当中进行应用的综合性园林,从施工到管理的全过程都需要有对应的监管措施,对此进行专业化分析能够使得建设过程以及后续的管理都具有可做凭据的条款,为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及维护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管理
引言
城市化的进程在人的要求之下也进行了内在的提升,而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城市建设从单纯的建筑物的堆放转变成了更具有科技艺术感以及人文气息的模式,尤其是绿化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传统城市中存在的热岛效应以及对城市生活污染治理的不及时,都在需求更新颖的结合模式,而绿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是由此体现的更加明显。目前这一领域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对城市建设完成后的后续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分析
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都要求着其结构应该逐渐的合理化并且具有更高的功能属性,所以在城市内部的绿化内容上,不仅具有其环境美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城市内部的空气治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城市建设以及改造的过程中,绿化逐渐占据了更为主体化的位置,不过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是以综合形态出现的[1]。毕竟其功能方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考虑,既要承担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同时又应该作为美观的艺术性建筑承担人文欣赏的价值作用,并且同时园林绿化与公园以及娱乐性又有着大幅度的关联,所以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应方面的需求。
首先在植被种类的选择上,应该以对土质要求相对较低,并且能够提供足够强大的制氧能力的植株类型,另外对于基础的种类选择,应该在搭配上选择不具有冲突性的植物类型,否则绿化地带本身的土壤将被几种植物共同争夺,养分的损失将会加倍,反而会造成土质降低并且植物成活率低,最终绿化效果差的问题。并且后续的管理中,对于植株的水分营养补充也应该是定期进行的,否则园林的可持续生态也是难以维持的。
另外对于景观建设同样也是园林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景观的塑造就需要要绿化过程中的设计步骤来实现,首先在结构空间的运用上,应该充分满足对应的需求,例如景观式建筑最重要的亭廊以及供人们休息的座椅都是需要适当的布局才能够保证满足需求的,同时在绿化过程中的植被以及水体的搭配也是构建出合理的自然景观的必要元素。
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应对方式
(一)园林绿化的设计领域问题应对
园林绿化的进程需要施工方以及设计单位的综合配合才能够完成,并且最终的成品效果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也需要双方面的协调,毕竟园林工程都属于较大规模的施工作业范围,其难度也较之普通的建筑构造要更为繁琐。
在这一过程中最经常遇到的前期问题就是设计稿的完成进度,在满足所有功能需求以及景观设计美感之后,仍旧需要根据工程实施的实际因素进行改善,比如对应地点的景观构造可能性,包括水池假山等景观的塑造是否可行等问题,都是可能造成设计稿修改的原因所在,当现实因素无法进行改善的情况下,只能从设计角度进行优化提升,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这一状况,应该从预先的施工地点进行考察开始,就有所注意,设计本身应该融合美观以及实用双方面的属性,但是对于部分地形以及地势条件并不适用于常见类型的设计款式,需要根据地理条件的情况进行改造,这虽然需要后期在施工中进行调整,但是通过实地考察,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就将其进行改善和优化,避免后期工序的耽搁以及成本的上升。
(二)园林绿化的施工操作领域问题应对
在施工操作时,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算问题,大部分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比起预期以及设计稿当中给出的成本范围都要有些许的超出,因为实际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技术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考虑在内,会有部分的误差。
同时对工期的控制也是实际施工中需要面对的问题,部分技术实现难度大在标准需求的工期内难以完成,是大部分园林绿化最终效果难以让建设方满意的关键原因[2]。
对于这两个问题,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进行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绿化本身所需要的材料以及使用的技术类型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但也应留出相应的误差范围,尤其是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应该留出机动使用款项,保证出现对应情况的时候有应急处理方案,同时在预算上面也有足够的宽松度避免费用紧张,当然这一问题也应该从设计方案上予以重视,在审核以及修改的环节上更加慎重就能够避免此类问题的大规模出现。
而在建设工期的问题上,首先与施工方约定相关完工日期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绿化建设成果尽快投入使用而进行的准备。但是实际操作当中经常因为设计建设方与施工方面的沟通体系不完善,导致双方信息交流不到位,难以达到双方满足的效果。
并且这也是需要相关管控内容提升的部分,尤其对于园林建设以及绿化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毕竟大部分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方式方法不正确的问题,同时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也是造成工期以及沟通方面问题的重大原因。
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提升人员素质以及管理交流的步骤体系,使之能够达到满足工期效果的需求,同时管理方式的提升,尤其是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更应该落实到位,以保证园林绿化项目完成的效果[3]。
三、园林绿化工程后续管理措施
在建设工程完成之后,后续的管理工作也应该是建设方纳入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之一,毕竟园林本身虽然通过人为设计达到了足够的美观程度,但是如果缺乏管控或者维护,还能否维持其内部植被的营养供给以及结构层次的美感,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在园林后续的管理当中,也应有配套措施予以监管,比如对园内植物的水分补充,应当配备对应种类的喷水浇灌或者是滴灌设施,保证植被生长的正常进行。并且包括后续的管理人员布置,也应考虑在内,部分园林绿化因为参观游客的素质相对较低,出现被损坏甚至植被寿命大幅度缩短的情况,就需要人为进行管控来处理,包括对损坏植被以及相应设施的惩罚手段的设置,都是在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之后,应该逐渐完善的内容[4]。
四、结束语
传统意义上园林绿化的施工并未分出多个层次,但在现代化的园林设计领域,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阶段都应考虑在内并予以对应的重视程度,如果缺乏对于这一方面的专业性认知,就会造成工序混乱同时管理秩序难以控制等情况发生,要将园林绿化工程以最优质的状态完成并投入使用,那么对于从设计到施工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都应建立完备的应对体系,避免在对应环节出现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黄晓彬.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南方农业, 2017, 11(14):36-37.
[2]於波.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7(35).
[3]汤茜.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35):258-258.
[4]宋新卫, 姜进, 石娟, et al.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 36(4):30-31.
论文作者:冯华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园林论文; 这一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植被论文; 城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