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波动的传导与中国对策分析_外汇储备论文

亚洲经济波动的传递与我国的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面临较大的压力,国内外各界人士十分关注我国的经济是否会受到此次冲击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能否保持稳定。本文着重分析亚洲经济波动向我国的传递机制,并对我国政府所采取的稳定汇率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作出评价。

亚洲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及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根源。通常意义上讲,亚洲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会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我国产品竞争力。亚洲国家经济衰退会减少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从而降低我国的出口水平。当然,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大小,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要看产品进出口需求弹性的大小和竞争伙伴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程度,出口产品结构差异越小,贬值对贸易伙伴所形成的竞争压力就越大。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介于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亚洲四小”和东南亚国家之间,要准确估计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对我出口所产生的影响,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但概括地讲,此次贬值所涉及我贸易伙伴之多,幅度之大,对我国的出口最终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注:亚洲地区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1%,我国60%的出口是流向亚洲地区的。)亚洲国家经济衰退对我出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要看我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规模、这些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维护国际金融秩序、避免竞争性贬值,我国政府承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意识到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和国际市场上需求可能会出现萎缩,我国政府还决定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认识亚洲经济波动向我国的传递机制是评价这两个政策对我国经济所产生影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一、经济波动的传递机制

长期以来,人们便认识到在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一国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源自国外的经济波动有易于向国内传递的可能性,而浮动汇率制则有隔绝国外经济波动的作用。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若本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如国外经济出现萎缩,或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货币贬值),对本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便会降低,结果导致本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逆差或顺差减少。为了维护本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买入本币,出售外币,结果造成外汇储备流失,本国货币的投放量减少,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通过这一机制,国外的经济波动便传递至国内。遇到这一情况,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避免出于货币紧缩所引起的经济衰退,往往倾向于采取冲消政策,即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相应地增加本币的投放量,以抵消外汇市场干预所造成的本币投放量减少。冲消政策的一个严重缺陷是它会使经常项目出现逆差的原因不变。浮动汇率对国外经济波动的隔绝作用,则主要是由于在国外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本币的自动贬值会保持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国内经济因此而不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在各国经济普遍出现萧条的情况下,不同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则会导致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的混乱。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西方国际就出现这一情况,结果促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二战”后,对各国采用货币贬值作为宏观调整的政策,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可以看出,在国外经济出现衰退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波动向国内传递的条件包括:本国实行固定汇制,波动造成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或顺差减少,中央银行的外汇市场干预使外汇储备下降,本币投放量减少。

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外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可以用下列公式概括:(注: 公式(1 )的推导过程详见里威瑞—贝蒂兹(Rivera-Batiz):《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14章,普雷蒂斯—霍尔出版社1992年版。(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Open EconomyMacroeconomics,PrenticeHall,1992,Chapter14.))

⌒Y*

Y=αm * ---- Y * (1)

Y

其中:Y为本国经济的增长率, α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的收入乘数,写成α=1/(1-c+m),其中c为本国的边际消费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m*为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Y*/Y为外国经济的相对规模,Y*为外国经济的增长率。

公式(1)说明, 国外经济波动是对国内经济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首先,本国的收入乘数α值越大,国外的经济波动向国内的传递力度就越大。第二,国外的边际进口倾向m*, 该值表示国外经济的开放程度,国外经济的开放程度越高,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越大,这样,国外经济进入衰退会对本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能更准确衡量这一影响的值应该是国外对本国产品边际进口倾向。第三,外国经济的相对规模Y*/Y,国外经济相对于本国经济的规模越大, 其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也越大。第四,国外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幅度Y*,Y*值越大,影响也就越大。

以上分析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外经济波动向国内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行为,即抛售外币,收缩本币。而传递的力度则同外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外国经济的相对规模、本国的收入乘数和外国经济的下降幅度有密切的关系。

二、对亚洲经济波动向国内传递及我国政府政策的分析

表1为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汇率变化情况, 表2为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严重国家的平均进口倾向、 相对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率状况。从表中的指标可以粗略地看出,不论从汇率变化、开放程度还是与我国相比的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长的下降程度,都说明亚洲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但对我国经济的实际影响还应看我国进出口和外汇储备的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贸易差额除1997年2月出现较大波动外, 基本上保持顺差,但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在1997年7 月以来连续22月增长之后,1998年5月,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为1.5%。根据我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1998年上半年,我国出口870亿美元, 进口644亿美元,顺差2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亿。外汇储备也基本上保持了增加的势头,到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为1405亿美元, 比年初增加了6.2亿美元。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我国政府采取的稳定汇率与扩大内需的相应政策密切相关。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所坚持的一项政策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从传递机制的原理可知,在亚洲国家货币贬值、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一旦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该政策将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买入本币,造成外汇储备流失,本币投放量减少,有可能对经济造成紧缩的效应。因而许多人担心稳定汇率的承诺是否可以兑现,尤其是1998年6月中旬日元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之后, 人们对人民币汇率能否保持稳定的担心更加加重。

表1 亚洲金融危机与汇率变化

国家/地区货币1997年7月1日1997年12月2日

贬值幅度(%)

印尼盾2341.5

3833.0 -36.6

菲律宾比索 26.4 35.0 -24.7

马林吉特2.5 3.6 -29.9

泰铢

24.5 41.3 -40.7

新加坡元1.4 1.6 -11.1

港币7.7 7.70.1

人民币 8.3 8.30.5

韩元

887.9

1230.0 -27.8

新台币 27.8 32.2 -13.7

来源:摘自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1998年各期。

至今为止,应该说,中国政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并未对经济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主要原因应该归于我国对出口实施了较为优惠的鼓励政策。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出口企业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活性,在亚洲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增加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仍继续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并未出现萎缩。倘若亚洲国家所出现的经济波动造成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或顺差减少,则稳定汇率的政策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经济受到波动的冲击。未来亚洲的经济波动是否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能否保持国际收支的稳定,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亚洲国家经济是否进一步恶化,J 曲线效应是否存在,我国政府是否继续执行稳定汇率的政策。如果亚洲国家经济进一步恶化,这些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会进一步萎缩;如果J 曲线效应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出口的增长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较大的竞争;如果我国政府长时间坚持稳定汇率的政策,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会因亚洲国家货币贬值而降低,使我国的国际收支受到严重影响。

表2 亚洲有关国家的平均进口倾向、 相对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率

国家

平均进口倾向相对经济规模(%)

实际GDP增长率

(进口/GDP) Y*/Y

(%)1998年

印尼24.0 33.9 -10.0

菲律宾 40.5 13.0

2.5

马来西亚90.9 10.0

2.5

泰国45.0 18.5 -5.9

新加坡 158.9

0.1

4.0

韩国43.2 53.1 -1.9

合计 128.6

注:实际GDP增长率和平均进口倾向来自Asia Business,1998 年7月;相对经济规模为各国GDP同我国GDP之比,据各国所公布的GDP 数据,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得来。

应该指出的是,在外界因素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政府对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应持慎重的态度,一方面,可能出现的贸易逆差会对人民币产生贬值的压力,若继续保持汇率的固定,不仅会使汇率扭曲,而且为了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只有借助一些行政性的补贴措施来鼓励出口,同时对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限制,结果会使我国的贸易体制又趋向复杂化;另一方面,固定汇率会加速亚洲国家的经济波动向国内的传递,此时只有采用相应的冲销政策或人民币贬值。正如本文前面所指出的,冲销政策不能消除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会使我国面临外汇储备不断流失的后果。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国外需求萎缩,我国政府决定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有重点地增加公共投资,包括农林水利建设、铁路、公路、通讯、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民用住宅建设,并期望以此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以确保经济今年增长8%(注: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松花江、 嫩江出现了特大洪水,使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也给我国国民经济增加了新的不利因素。在此情况下,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变得更加必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缓解国外需求的萎缩状况,而且还可促进受灾地区生产的回升。)。

图1 我国贸易差额的变化(1997年7月—1998年2月)

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May 1998

图2 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1997年7月—1998年2月) 1997 年7月=100 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May 1998)中的数据计算。

这一政策实际上应从多方面来考虑。首先,为了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即所谓内部平衡, 当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时,扩张国内需求可以起到抵消出口总需求下降的作用,减轻需求下降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冲击。其次,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当国内需求过度扩张时,可使我国的进口大幅度增加,贸易会出现逆差,此时会对人民币产生贬值的压力(注:如果从货币市场角度来看,扩张内需会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在中央银行不增加货币投入量的情况下,本币则会出现升值。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政府扩张内需的过程中,信贷会相应增加,结果会使人民币趋向贬值。),此时若坚持汇率稳定,外汇市场干预所导致的外汇储备数量减少,货币投放量的收缩将对内需的扩张起到抵消作用。因此,扩张内需与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相互冲突的,扩张内需虽可抵消外部需求的降低,但是以牺牲汇率稳定为代价的。现阶段,由于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数量大幅增加,目前达到1400多亿美元,使得我国经济对扩大内需具有较大的承受力。再次,扩大内需还会带来我国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它使内需所拉动的部门生产上升,出口部门因人民币汇率固定而受阻。最后,在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条件下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不能充分运用汇率手段调整扩大内需可能导致的国际收支逆差,并且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会使本币投入量减少,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所以扩大出口成为我国目前稳定汇率和扩大内需政策发挥效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对出口的过分干预又会使我国外贸体制复杂化。

三、结论

亚洲近来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在该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出现萧条,这两个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根源。面对亚洲国家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选择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从本质上讲,在国外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维持汇率固定具有加速波动向国内传递的作用。如果我国的出口在这一恶化的环境下受阻,如果亚洲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家的经济萧条持久化,这一政策将使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亚洲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当前,加强出口、出口企业深挖内部潜力,是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为了抵消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还同时决定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由于该政策会引起我国进口需求增加,因此,具有促使我贸易收支转向逆差、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作用。如果人民银行在此情况下,仍坚持稳定汇率的政策,则国外波动仍有向国内传递的可能,因此,我国政府在采取扩大内需政策时,应谨慎、适度。

通过此次亚洲金融危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亚洲地区的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各国独立地制定其经济政策已开始不适应整个地区经济稳定的需要,加强地区内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共同寻求地区经济的稳定,正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摆在各成员的面前。

标签:;  ;  ;  ;  ;  ;  ;  ;  ;  ;  ;  ;  ;  

亚洲经济波动的传导与中国对策分析_外汇储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