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研究利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方案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的情况。方法:运用回顾研究临床医学资料的方法,设定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对某院接收的60例存在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的治疗资料展开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单一的康复治疗手段,干预组患者接受的中医针灸结合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分析以及比对,具体对比的项目包括功能独立性、生活能力以及其他康复指标等。结果:经营一定的时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分低于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在完成康复治疗项目之后,其痛觉、触觉以及运动康复效果好,干预组中,有效治疗的患者为28例,占比为93.3%,对照组相应的百分比为70.0%。结论:经过本次与脊髓损伤病症相关的研究可发现,应对这类患者时,可尝试在常规的康复治疗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环节,以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致残患者数量,提升实际生存率。
【关键词】脊髓损伤;中医针灸;神经功能;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类疾病,该疾病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致残的严重后果,这种病症大多是受到外伤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不可愈的特点,属于致残损害。患者出该病症之后,其脊髓结构功能会因此而受损,一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的问题,其身心系统均会受到重创。治疗该类患者时,康复工作必须做到位,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尽管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患病情况,但是效果不好。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可将脊髓损伤病症划分到“瘘症”与“腰痛”的范围内,主要形成原因是受到外伤后,形成淤血,可在调整其神经功能时,运用针灸的治疗方法,现对康复治疗工作开展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研究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并遵从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6.6)岁,其中11例为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6例为重物压伤,4例为椎管狭窄症,其他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3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6.5)岁,其中10例为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5例为重物压伤,4例为椎管狭窄症,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位训练:患者骨折症状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侧卧、俯卧位变化,增强俯卧位耐受力,与此同时指导患者直立训练。1个月后,重点进行翻身、手膝位、膝跪位训练;肌力训练:对于急性期患者以双侧徒手抗阻训练为主,2个月后进行适当的徒手抗阻、负重、悬吊等训练;肠道功能与膀胱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多饮水,定时开放导尿管,一般4h左右1次,指导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收缩训练,尽早拔除导尿管。餐后进行排便训练,必要时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轮椅驱动训练:治疗初期,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平地、上下坡、越过障碍等训练,1个月左右进行后轮平衡训练;基本步态及转移康复锻炼:初期主要锻炼患者由卧位向坐位转移,在床上进行横向、纵向移动训练,患者达到一定条件下,进行床到轮椅、轮椅到床的转移训练。
干预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首先于患者伤损脊髓节段上下段取命门穴、腰阳穴、大椎穴、灵台穴。若患者上肢存在瘫痪,可增加曲池穴、外关穴、手三里;对于存在下肢瘫痪脊髓损伤者增加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穴、阳陵泉穴位。若患者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碍,则需对气海穴、关元穴、膀胱俞进行适当刺激。每次针灸取穴以9~10个穴位为宜,针灸采用20~30号毫针,并采用6805治疗机进行断续波刺激,以30min为宜,针灸1次/d,30min/次左右,治疗10d后间隔5d,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可发现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MBI评分及FIM评分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的MBI评分及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治疗后,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触觉功能等康复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70.0%,干预组远超过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具有极大的恢复潜力,如果在初期康复阶段,使用有效康复以及治疗方法,能够帮患者脱离致残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患者脊髓受损的2到3周中,其病情逐步稳定,医护人员可引导患者展开康复治疗训练活动,主要训练内容为膀胱功能与肠道功能,均是最为基本的功能,借此来规避泌尿系统可能会出现感染情况,使患者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就能顺利恢复其应有的排便与排尿功能。基于控制关节萎缩与肌肉萎缩的需求,可让患者进行肌力与体位训练,以此提升其自主活动能力。
除了应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之外,本文还尝试结合了中医治疗的方法,按照相应的理论,可知该种脊髓损伤问题主要会影响到患者的带、督以及肾三脉,伤害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淤血的情况,患者的经脉系统受到淤阻,气血难以顺畅运行,最终会出现瘫痪的严重后果。有中医研究人员认为可使用针刺的方法,帮助患者扩展其血管,进而使其内部机体微循环被有效调整,病损组织部位可获得更高的血氧供应量,神经细胞得到充分激发,患者的神经功能也能够有效恢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之所以选择夹脊穴、膀胱经或者督脉,主要是因为膀胱经与督脉和脊髓损伤存在重要关联。
运用针灸对夹脊穴与督脉进行刺激之后,脊髓植物神经系统也可被有效调节,营养代谢与血循环都能被有效改善,脑脊液可稳定流动,脊髓微循环情况也随之转好。经过研究,可确定结合针灸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的可行性,患者也可具备更好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可在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时推广这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梁明鸿, 唐春雷.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改善[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32):79-80.
[2]王璞, 周佩洋, 张贵斌.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06):56-58+107.
[3]徐福山.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效果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02):108.
论文作者:邢其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患者论文; 脊髓论文; 针灸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中医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