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花来比喻人们把事情记在心里,用一个人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_牡丹论文

用鲜花来比喻人们把事情记在心里,用一个人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_牡丹论文

以花喻人 托物言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喻人论文,托物言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三句话都是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是: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豪(即富贵的人);莲是花中君子。”作者将菊、牡丹、莲三种花分别比喻成三种人。如此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或者直接将事物比作某种类型的人,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志愿,这种咏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是我国文学作品中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对三种花的感情,在首段已有流露,到末段才直接点明。“噫”一词,表示直抒胸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晋代陶渊明独爱菊,他不慕荣利,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为归耕田亩,种菊怡情,也不同流合污于黑暗的政治和虚伪的官场。可见他隐逸的生态态度;但陶渊明以后,真正像他那样做隐士的人已经很少了,当时,有一些人,借隐居为名,欲让当权者来赏识,以此作为谋取名利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故作者说:“陶后鲜有闻”。作者也并不想学陶渊明,做那种离群索居的隐士;也可能因隐士之名已被那些假隐士所玷污而至罢了。作者接着用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思是“对于莲花的爱好,像这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语气肯定而强烈,表明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坚贞不渝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人少。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表面看来似乎在感叹,惋惜,但是实际上寓含着讽刺与嘲弄。

标签:;  ;  ;  ;  

用鲜花来比喻人们把事情记在心里,用一个人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_牡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