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多层面驱逐舰_导弹论文

海上多层面驱逐舰_导弹论文

海上多面手驱逐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面手论文,驱逐舰论文,海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驱逐舰,号称“海上多面手”,是一种中型水面战斗舰艇,能在海上执行多种任务,曾在海战舞台上大显身手,在海军中占有重要位置,每次海战少不了它。现在,许多国家海军拥有这种舰种。21世纪已经来临,人们不尽会问,驱逐舰将向何处发展?

增多,还是减少

驱逐舰数量的增减,取决于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和各国对驱逐舰作用的认识。就世界局势而言,普遍的观点是,全球性战争短时期内打不起来,而局部战争不会中断。世界舆论普遍要求遏制军备,纷纷要求裁军。这就决定了驱逐舰在数量上不会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由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权益,普遍重视海军力量的发展,宁可少发展陆军、空军,也要大力发展海军。因此,驱逐舰还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在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世界各国普遍是质重于量。在建造驱逐舰时纷纷采用高技术,试图在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从总体上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1世纪驱逐舰发展的趋势,将是在性能先进的前提下发展数量。

以驱逐舰数量发展上,各国将根据各自具体情况来定。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对海上力量高度重视,其驱逐舰数量不会少于往昔。俄罗斯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发展。日本的驱逐舰,随着“八八舰队”的扩充,其数量还会有较大增加,以便使其海上整体力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变大,还是变小

从全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海洋的巨大利益,纷纷把目光从近海投向大洋,希求从无穷的海洋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益处。发达国家为争夺制海权更是明争暗斗。为满足这种战略需要,有发展能力的国家日益重视续航力,新型驱逐舰一般都能达到6000海里以上,这就要求扩大舰上的储油空间,以便为巨大的动力装置多储备燃油。就舰上武器来说,许多国家热衷于打“不见面的战争”,要求舰上武器射程远,尤其是导弹。像美国“战斧”舰载战术巡航导弹的射程250公里以上, 其体积过小是不可能的。又由于热衷于远洋作战,要求舰上的弹药尽可能多携带一些。在动力装置上,因为核燃料有限,且价格昂贵,因此基本都是采用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它们的体积和舰载量成正比,舰载量要求越大,动力装置的体积越大。此外,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讲究,水兵对舱室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家都重视生活和工作空间的扩大和设施的舒适性。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断定,在21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驱逐舰仍朝着越来越大的总趋势发展,新型舰不会低于4000吨,有的可能会接近万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限度,驱逐舰不会无限度地增大。否则,它也就不成其为驱逐舰了。

变快,还是变慢

航速与舰体规模、舰载量是一对矛盾,两者很难兼而得之。当它们发生矛盾时,多数国家宁可要后者而牺牲前者。正因为如此,尽管动力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好,但驱逐舰的航速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小程度的降低。许多国家追求大舰体、大舰载量。在人们的观念中,舰载武器的远射程比舰本身的高速度重要得多。历史上那种靠高速度抢夺有利战位从而用炮火击沉对方的海战方式,似乎已经过时,代之以制导武器远距离准确打击对方。鉴于这种认识,驱逐舰的速度,只要符合大型编队整体速度的要求就行了。

当然,不管怎样,跑得快毕竟是战场制胜要素之一。在首先满足探测设备、武器装备、储油、水、粮和人员对空间要求的前提下,世界各国仍在不停地谋求高速度,在舰体型、动力装置性能、燃料性能等方面绞尽脑汁,因此,从总的发展趋势看,驱逐舰的航速还会提高。21世纪的驱逐舰航速,不会低于30节,有的达到35节左右。总会有一天,驱逐舰的航速会突破40节大关。

探测与反探测

探测与反探测是一对矛盾,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探测设备的发展中,各类新型的雷达和声纳不断涌现。同时,反探测手段也逐渐跟了上来。

对海对空警戒雷达,将沿着长距离、高灵敏度、快速及时、操作方便的趋势发展。对声纳的要求尤为突出。其中的性能指标要求:作用距离大、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目前已大量装备到先进驱逐舰上的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水下目标相当准确,将持续使用一段时间。美、英、法等国,正在研制更先进的声纳,不久将装备到驱逐舰上。世界各国在驱逐舰上不断改进探测设备的同时,积极安装反探测设备,采取反探测手段。其中之一,是竞相装备干扰器具。除了常见的电磁波干扰敌方雷达的方式之外,近些年来在驱逐舰上设置了诱饵火箭装置和干扰机。这些可构成引诱敌方导弹攻击的假目标的方式,确能起到保护本舰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的驱逐舰干扰和抗干扰能力将居世界领先地位。除了电子干扰外,21世纪的驱逐舰采取的措施还会有:改善动力系统以降低噪音,达到缩短敌方声纳探测距离的目的;改变舰上的上层建设面积和角度,迫使敌方雷达远距离捕捉不到;降低排气热度,以防止敌方红外设备探测;使用新型涂料,以吸收敌方雷达射来的电磁波。

矛与盾的发展都是无穷的。反探测手段越来越高明,探测手段也会向前发展。就驱逐舰这一庞大的舰体来说,真正做到来无影去无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能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提高它的打击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防空与反潜

21世纪驱逐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在抗航警戒中担任防空、反潜的主要任务。因此,它在武器配置上,或者以防空武器为主,或者以反潜武器为主。

驱逐舰和其他舰艇一样,最惧怕的是来自空中的威胁。过去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所以,它对防空武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防空导弹上,尽管目前已普遍使用比较先进的“海麻雀”(美国)、“海响尾蛇”(法国)、“RAM”等型号导弹,但是世界各国并不满足, 继续研制精度更高、反应更快、全程自导的防空导弹,以对付敌方反舰导弹和飞机的攻击。在21世纪驱逐舰防空武器的发展中,舰炮绝不会被取消,但是它的性能会不断改进。有两个方面:一是改进弹头,使之体积小而威力大;二是改进发射系统,使之速度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并且用新型电脑系统使其全自动化。

为对付潜艇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各国驱逐舰在反潜装备上不断更新,纷纷构建“多层次反潜火力”。像网中网一样,置潜艇于死地。美国和日本的新型驱逐舰装备的火力,构成直升机攻潜、导弹攻潜、鱼雷攻潜3个层次。俄罗斯的驱逐舰除了这3个反潜层次之外,又设置了新型反潜火箭,成为4个反潜层次。从发展的趋势看, 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重视直升机攻潜。这是因为直升机机动性能好,作战半径大,居高临下,有鹰抓鸡的优势,不易被敌方潜艇察觉,突然之间施放导弹或鱼雷,令敌方潜艇防不胜防。日本的新型驱逐舰,无一例外地装备了攻潜直升机,而且不断改变直升机的型号。美国的新型驱逐舰,已大批装备了第二代直升机攻潜系统。

此外,驱逐舰还会重视对海上目标、岸上目标的摧毁火力,主要是多载中远程导弹。在保证导弹爆炸威力相同的前提下,弹体体积尽量小一些;同时,还会在导弹发射装置的改进上下功夫。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舰载导弹采取了垂直发射方式,不仅大大缩小了占用空间,而且扩大了发射半径,达到了全方位发射,其重量相应减轻,为导弹大批量储备创造了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先进的武器系统还会出现。

标签:;  ;  ;  ;  ;  

海上多层面驱逐舰_导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