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 265399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用实验直接揭示这个世界中的各种物理规律,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层出不穷,用原来的物理实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理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现代科技的物理现象呢?
一、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1.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案例一: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出示以下问题:
(1)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光屏、透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
(2)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性质的像?
(3)适当改变物距后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光屏上是否一直都有像,若没有像是在什么情况下?
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以上问题时就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来,让学生按部就班。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要与学生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实验本来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而且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演示实验时还要注意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分组实验,分工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案例二: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时,没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两个吸盘代替马德堡半球。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组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念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4.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二、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定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三、开展家庭实验室,体验探究乐趣
当我们走出校门,回到家中,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去探究,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边角废料、简单玩具都是我们实验的好材料。例如:饮料瓶、螺母、铅笔、气球等等。讲话时用手摸摸喉咙,体会声音的产生源于振动。用小刀把铅笔一端削尖,另一端不削,把铅笔抵在两食指之间,施加压力,比较两手指的感觉,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拔河比赛中去体会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论文作者:秦明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演示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半球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