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有效性的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学论文,高职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教育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开展,“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式、“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高职教育教学有效性[1]的关系究竟如何,业界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工学结合教学有效性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阐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工学结合教学的有效性。
一、校企合作对工学结合教学的影响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宏观维度的框架——应然结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途径——实然结果。校企合作是前提和基础,工学结合是建立在校企合作方式上的教育教学实践,离开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1]。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短期应以促进“合作”为主要目标,长期则要更多关注“结合”的效果[2]。
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主要体现在工学结合层面,由于涉及校企合作的法规还不完善,还无法将学校与企业真正联结起来,很难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因此,目前示范校建设中所涉及的工学结合实际上是学校单方面的探索,其有效性缺乏验证。实际上,只有建立在真正有效的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工学结合才是有效的,离开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明确高职“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逻辑关系,寻找校企合作对工学结合影响的相关策略与实施途径,是保障高职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逻辑关系
因此,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英国的“三明治”、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加拿大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日本的“产学合作”还是美国的“学工交替式”职业教育,首先解决的是校企合作问题。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实施环节的一种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载体、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等过程中,是一种基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与教学全程结合的模式[3]。
二、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应然结果。教高[2006]16号文明确了这一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际上就是面向企业和社会,也就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企业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人才是否合用,必须由企业和社会来检验和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无法承担这一任务,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和社会,必须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
如何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是关键。执行层面上,保障校企合作有效的对象主要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即“官校企行四方联动”[5]。目前,随着教育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开展,真正在实施的主要是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在观望[4],且高职教育正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6],可以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孤掌难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宏观框架,“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7],但真正见效还需要时段。影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学校与企业的运作目的没有走到一起。
高职院校的运作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得到企业/行业/社会的认可,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充足办学所需的条件;而企业的运作目的直接表现出功利性,追求效益与利润是其主要目的,除了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外,其它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企业一线员工的素质,因此,企业的一个主要入口是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企业一线所需的毕业生——学校的出口,如何将这一入口与出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调运转,就是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将学校的运作目的与企业的运作目的达成一致,找准双方的共同利益点,这需要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关的法规作为保障。
2.需要完善制度与法规的配套性。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所应承担的义务、企业接受学生顶岗的税收优惠政策框架、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以及报酬等都有阐述;2006年,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其中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可操作的细则或法规。职业教育范畴的定义也是框架性的,如职业教育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初/中/高等级的定义等,因此,目前企业认为已按法规交纳了教育附加费/税,也留存了职工的教育培训费,至于怎样分配和使用,企业并不关心,法规上并没有指定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与实际所交纳的税费间的关系,企业对于教育的介入茫然,不知所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了说明校企合作,提出了“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建议。
要保证企业能真正融入职业教育,必须在法规上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1)厘清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对应关系。
职业教育学校应由当地政府统筹与调控,分为初等、中等、高等,甚至可以有研究生级别等,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当地政府财政。初等、中等级别学校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的操作员工,以入职资格及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突出技能,淡出应用,具体的岗位是一线的操作员工。高等级学校(如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群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重点,侧重于应用,兼顾基本的操作技能,具体的岗位有设备的维护、维修、调试工等。更高层次的学校(如以后的研究生类)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群所需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革新、开发、设备的升级改造等岗位创造能力,侧重于一线岗位设备的升级换代、新型设备的现场调试与试运行等,学校培养的是知识、技能、素养高度结合的技术复合型人才。从法规上明确将这些不同层次的学校纳入到同一类型进行管理与调控,区别于学科型学校的管理。
职业培训机构应由市场调控或直接由企业自划,属于单一的企业行为,主要是岗前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安全教育等,也可由企业委托相关的学校承担,但不作为政府统筹与调控的对象,主要是市场行为。无论是何种级别学校的毕业生均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时间由企业确定,深圳的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华为公司的新入职员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2)明确企业与学校的利益一致性。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第二十一条虽然规定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费用比例(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但并没有明确这笔费用是用于职业教育还是用于职业培训,如何将这笔费用及教育附加费/税的管理与使用进行明确,或将其与学校直接挂钩,应该是解决校企合作利益一致性的根本点。
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实施法规,明确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和利益。目前与教育直接相关的企业费用,除了上述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之外,还有城市教育附加费/税是企业应缴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三税总额的3%,上述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只是规定要用于企业职工或一线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也只是从提取与使用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与监管法规,完全由企业自主使用与管理,且进城务工的人员没有或缺乏教育培训经费[8]。
需要完善的法规突出上述两项费用的使用与监管,将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直接联结起来,达成利益一致性,相互监管与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分配这两项费用。上述两项费用只是针对我国的本土企业,外企不受此约束,目前,外企雇用的主要是国人,也应该在这方面有相关的法规约束,收取相关的教育与培训费用,并纳入统一管理,并实施考核与评价。
3.利益与评价挂钩,促进校企融合。
学校的办学经费来自企业和社会,企业和社会需要合用的人才,需要学校培养,从利益上联结学校与企业符合逻辑相关,关键是操作上的突破。如何真正保证学校与企业间的相互驱动,中间环节是政府,可通过立法进行统筹与调控。建议由学校对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力度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确定企业对教育费用的收取额度或优惠额度;由企业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保证或限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即学校的财政投入,因此,建立在利益相关基础上的学校与企业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是解决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是保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换句话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校企合作的结晶。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校企合作确定专业的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与工艺等要求、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及其要素、职业素养要求等,具体实施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由对口企业各类人员及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指导委员会共同调研、分析、审核专业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有效性
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教学实施环节的一种有效途径,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根本点就是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条件、教学媒介、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各个环节。
1.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设计。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入口是专业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满足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是后续教学环节的实施指南。
主要任务是根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核心能力要素、职业素养要求等确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核心能力对应的主干课程、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定位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载体/媒介、考核与评价方案等——即课程标准开发,此时,必须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入职条件和资格,确定毕业生入职资格证书的类型与等级,确保课证一体的教学实施。如果没有完善的或不符合专业岗位的入职资格证书或标准,必须通过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校企合作开发岗位入职资格标准,建立在岗位入职资格标准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9]应体现出岗位的工作过程,突出行动体系课程[10]的特点,同时应体现出技能项目化或案例化,知识模块化,知识跟随项目配套,项目序化又必须体现教育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过程。
2.工学结合的教学条件。
高职教育必须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突出就业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其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真实”并不是将生产企业搬进校园,高职教育虽然具有职业性,但更具有高等教育性,实际上就是要体现教、学、做/练相融合,教、学、做/练的对象就是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学校办企业或企业办学校都不是最佳的人才培养途径。
基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就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必须能复现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工作过程、职业氛围、协作性、任务完成的考核与评价条件等因素,并不是一套真实的设备或一个真实的系统或厂房。传统的教室和实验室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其教学条件应该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训练情境化的特点。可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建成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必须体现“职业性、技术性、共享性、开放性”原则[11],同时又必须体现“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理念,应将教学、训练、研讨、创新、科研、培训、竞赛、工种鉴定、教师指导与备课等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教师、学生、设备、任务、职能等要素在空间上的融合[12],建成多功能、一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承担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养成,涵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主要提供专业学生对真实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企业文化、职业氛围的认知与体验,可承担的教学工作有专业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管理必须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企业可采取“师徒制”形式指导学生实习,政府出台可操作的有关学生实习报酬、安全保险等方面的法规,并规定必须签订校、企、学生或学生家长的三方协议或合同,学校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协调、信息反馈、与企业“师傅”共同评价学生的实习,同时,学校与企业可通过这些环节实行校企合作的双向评价,更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而校内的实训基地如何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环境应能体现岗位的职业因素,让学生能体会到岗位职业的氛围,实训设备应能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工艺、职业素养,同时又能体现教育教学的要求,如训练的反复性、系统的重构、设备的循环调试、训练技能的重组,要求实训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调试或可测试性、功能可设置和重组,完全靠购买真实的企业生产设备,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反复与循环要求,因此,实训设备的开发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企业提供岗位所对应的实训设备功能,学校提供教学需求,这样结合开发出来的实训设备才是工学结合教学所需的教学条件。目前,许多学校采购的真实生产设备作为实训教学设备,价格贵,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属性的要求,且故障率高。
3.工学结合的教学媒介或载体。
教学媒介或载体在这里对应传统的教材,但与传统的教材有本质的区别。可以不用出版成专用的教材,应该按照专业岗位的类型,针对基于工学结合实训设备或系统或工作岗位量身开发,突出工科技能项目化、经管分析案例化、商务流通实务化、艺术设计目标化、化生医护结果验证化、人文情境虚拟化[11],再配合各类岗位的知识模块化,教材的形式可以是活页式的训练指导书、任务单或训练单,可组合、可序化。
由于教学媒介突出了岗位的真实任务,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训设备或系统或案例,其开发也体现了校企合作的结果。
4.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
有教无类、教无定法是教育界对教学实施普遍认同的结果。有教无类更适合高职教育,教无定法更适合学科教育,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胜任学科学习或研究。鉴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有章可循的。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胜任所学或所练的专业技术岗位,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如何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率就是高职教育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教学条件、教学媒介,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实施教学。
(1)问题引导法。
根据专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技能要素、职业素养等要求,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实训设备、教学媒介与训练要求,事先设计好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不需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或途径;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前,可将学生分组,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趋向性的结论后,再安排学生进行训练,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途径;最后,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再安排学生演示或描述,让全体学生进行互评,并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与体会,达到全面比较,共同提高的目的,此时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分析。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在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定位兴奋点,且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刻,不容易忘记,教学效率比先讲理论、告诉学生结论、再实施训练与验证的方法高很多。因此,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先讲理论、再进行验证或训练的方法相比,颠倒了前后相序,更加突出了要点的问题化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多想、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行为学习掌握所学内容,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也适合理论性较强的分析类或基础类课程的教学。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适应工科类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针对工作岗位的任务,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成一个序化的项目群,每一个项目都反映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突出知识模块化,技能项目化,知识与项目配套,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领会相关的职业素养。如数控机床的功能调试任务,涉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知识与应用、基于PLC应用的数控机床功能实现这两个子任务。根据前导与后续关系,PLC的应用在前,数控机床功能实现在后,因此,先设计2~3个学习与训练项目,让学生掌握了PLC的知识与应用后,再按照数控机床功能间的关系,设置5~7个序化的学习与训练项目,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功能的调试与实现,并且突出学生编程、操作与验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该方法比早期的先讲理论,再验证相关功能的方法,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掌握得更系统、更全面,并且在学完课程后,可直接胜任数控机床功能调试的岗位任务,动手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3)案例铺垫法。
对于文科类或人文类的课程教学,采用案例铺垫法实施教学,其教学效率与效果比较好。学科型教学一般先讲论点,然后再用案例进行论证。而高职教育的教学,颠倒教学相序,先用案例铺垫,然后充分发动学生得出结论,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本质,也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在笔者的听课实践中,因教学相序的不同,教学效率与效果截然不同。先讲理论,再用案例进行论述的教学,完全突出教师“讲”的作用,而学生往往是集中不了精力,不是开小差,就是容易打瞌睡,教师在课堂上非常辛苦;而先用案例进行铺垫,然后发动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最后各自得出观点,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分析,这种方式,课堂完全就是一种教学互动、生动活泼、教师轻松而满意的局面。
(4)对比与演示法。
对比与演示法主要适合容易出错、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这类课程所覆盖的内容往往涉及操作性与安全性,且讲解费时、费力,如数控机床对刀操作等,在学生进行练习或训练前,教师边操作演示、边讲解注意要点,然后再盯着基础较好的学生亲自进行操作演示,教师适时进行解说,是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真可谓是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试。当然,这种方法若在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先采用录像或动画教学,然后再进行现场演示与讲解,效果也不错。这种方法重点要放在容易出错的对比上,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或产品或作品报废情况的发生。
(5)实物展示法。
实物展示法主要适合设计与创作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创作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时,完全通过讲解很难达到效果,且学生的能力差别较大,此时借助实物,构建学生的设计与创作形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与动漫类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维修等课程都采用了此类教学方法。此外,带学生参观各种展示会、艺术作品展或组织学生创作作品展等活动,也是改进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更加体现了“教学坊”的教学特点。
(6)情境模拟或虚拟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人文类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人文类或语言类课程的学习需要情境作为迁移的载体。笔者学了几十年的英语,听力与会话,总觉得费劲,究其原因,就是学习不得法,在美国待了一年,觉得英语的听说进步还真不错,原因就是有美国人文环境作为背景,其实,文盲都能听能说其母语,就是因为有了人文情境。因此,作为这类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学习者置身其情境是其学习的根本,不是所有人或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置身真实的人文环境中,因此,需要教师去模拟或虚拟课程所对应的情境。
(7)结果验证法。
结果验证法主要适合化学类等实验型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的内容涉及工作流程或反应或变化过程,结果与条件相关,需要进行观察、测试与分析,时间有长有短,对于短时间过程的事件,可直接采用演示与验证的方法实施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测试仪器测定相关对象,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强调相关的安全操作,然后,再让学生实施验证操作。对于过程较长的内容,教学可先采用动画或录像进行演示与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与验证。对于这类既有过程,又涉及操作安全的课程,只有通过演示后,让学生进行验证操作,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内涵,并记住相关的安全要领,这就像学游泳与学骑自行车一样,只有通过实操,才能掌握,一旦掌握就会终生难忘。
此时,“教无定法”就体现在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课程教学上,其适应的教学方法因类而不同,必须针对课程特色及要求实施教学。上述几种方法适应的课程虽然各有差异,但仔细分析这几种方法,归结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过程性”和“行动性”,实际上就是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或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7],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组织者、协调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也就是学习舞台的导演[7]。
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与反馈,并突出“建构优先”[7],因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反馈教学法更适合高职教育,反馈教学法就是将“教”(教师)与“学”(学生)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突出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可控对象,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控制过程,上述几种方法都内隐了反馈教学这一过程。
5.工学结合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既然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突出建构优先的反馈教学法,则其考核与评价方式必须与之适应,也就是布卢姆反馈教学法中对考核方式的分类:诊断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终结性(综合性)考核。如何把握这三种考核方式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应体现出建构优先的过程性,因此,其考核与评价必须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上,应突出布卢姆反馈教学法中的过程性考核,即形成性考核。既然是反馈教学法,则诊断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也不能偏废。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诊断性考核主要安排在课程教学的前1~2次课中,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基础分布情况,根据基础不同,将全班按基础好与差的学生进行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与训练小组,每一个小组构成一个团队,任命基础较好、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组织与协调、考核及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此时,教师可先给各小组长组成的团体进行演示与讲解,并将学习要求通过各小组长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在各小组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的指导与答疑、各小组学习情况的动态情况上,保证各小组均衡发展。
重点是形成性考核,在诊断性考核完成、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构建的基础上,应突出每个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形成性考核必须真实、适时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情况,这样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必须有一个全局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对课程的每一个问题或项目或案例或目标或结果或情境必须事先设计好考核点、成绩分布等方案,并将其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训练或学习中心中有数。在学习或训练结束后,必须及时让全班学生进行演示或展示或解说或讨论(统称为展示Presentation)和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最后对全班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分析与总结,最终得出每个学生在各问题或项目或案例或目标或结果或情境学习与训练的考核结果。每个学生的成绩由展示环节所得成绩及各小组长对小组成员在学习或训练中得出的考核成绩等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若能落到实处,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形成性考核方案与实施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必须落实到位的一个基本环节,每次考核成功了,则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就突出出来了。
终结性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与应用的考核环节,必须是对课程整个学习与训练过程的检查。考核的方式不能以纯粹的课堂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而应该是综合作品或大作业的展示与评价或开卷考试或动手操作等。可以在课内实施,更多的是课外实施,可以组织一次全班学生的作品展,由指导教师及课程组相关教学团队成员、督导等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
诊断性考核主要完成学生情况摸底,构建学习与训练小组。学生的成绩主要由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组成。对于分析性强、理论应用突出的课程,形成性考核做到位了,则终结性考核可采用期末的课堂开卷考试形式进行,也可以按综合报告或大作业的形式完成。
工学结合教学只有从教学方案设计到最终的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整个过程都做到位了,工学结合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高职教育的本质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
标签:校企合作论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岗位评价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实训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