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眩晕症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接收的眩晕症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40例患者中31例有效,6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0%。结论:眩晕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全方位、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症;临床护理;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cientific nursing methods of vertigo patients.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2,40 patients with vertigo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after timely treatment and careful nursing,31 cases were effective in 40 cases,6 cases improved,3 cases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50%.
Conclusion:all round and humanistic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vertigo;clinical nursing method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它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病人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浮动感,伴有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的主观感觉障碍的综合征[1]。眩晕症多发于老年人,患者伴有头晕、耳鸣、头痛、颈部疼痛等症状。由于眩晕症病因复杂,临床治疗往往不能立即发挥显著效果,所以对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对我院接收眩晕症患者40例开展临床护理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接收的眩晕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为51~79岁。患者入院后接受颈部扭曲试验,正坐,身体不动,头部做前、后、侧转动,观察是否有眩晕、眼震情况发生,并经颈部X线、CT、MRI检查后确诊。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患者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住院期间尽可能安排双人间或单间,确保患者治疗期间拥有较为安静的私人空间。室内应保证适宜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50%~60%,注意消除噪音,光线柔和,经常通风,按时进行消毒、清洁,床单保持干净、整洁,被褥松软。
1.2.2 治疗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完成相应的治疗,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值班护士要注意加强巡视,主动关心患者,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感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给予解答,扫除患者疑虑。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指导其开始下床活动,适当开展锻炼。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告知其相应的运动注意事项,如高血压患者应确保血压稳定,低血压患者不能过于疲劳,颈椎患者要减少颈部活动等。
1.2.3 安全护理。患者病情发作卧床期间应避免体位突然变换,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加床档,将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枕边,向陪护家属讲述患者活动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对患者的搀扶,如需进行临床检查应使用轮椅,防止患者过多活动引发眩晕或摔倒受伤。患者急性发作期间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检查不是急需项目可适当延缓。重症患者发生呕吐时,护理人员要立即予以协助。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次,防止呕吐引发窒息,确保其安全。
1.2.4 饮食护理。眩晕症患者易发生肠胃功能紊乱,临床应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患者发作期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营养食物,如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高油、高脂肪、高盐、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急性发作期应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尽量缓解眩晕症状。如果患者发病72h仍不能进食,可遵医嘱使用鼻饲。
1.2.5 康复训练。为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康复练习,如视物平衡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患者平稳期,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头动和站立平衡的训练,对不同物品采取凝视法实施视物平衡训练,患者根据口令完成相应的平衡动作等。当患者感觉眩晕或眩晕即将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尽量减少对症状的关注,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他事物。患者还可在室内从事走路慢行、健身操等简单的康复运动。
1.2.6 心理护理。眩晕症多发于老年人,患者不仅受病痛困扰,自身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老年患者往往具有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心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对治疗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当保持和蔼的态度,理解和尊重患者,用亲切的语言同患者及家属交谈。对于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以及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多向患者讲述成功经验,从而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全力配合治疗。
1.2.7 健康指导。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日常的护理方法,应保持的良好生活习惯,发作时的注意事项,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患者能够清楚认识疾病,加强自身的健康保健。
2 结果
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40例患者中有效31例(77.50%),好转6例(15.00%),无效3例(7.50%),总有效率为92.50%。
3 讨论
眩晕症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尤其好发于老年患者。近年来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眩晕症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眩晕症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等,患者可感觉自身或周围事物旋转、摇晃,头重脚轻。引起眩晕的病变有梅尼埃病、迷路炎、颈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小脑出血、脑肿瘤、颅内感染等[2]。由于涉及眩晕的疾病多种多样,对于某些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也没有全球公认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尚不规范,因而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院对眩晕症患者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多个方面。治疗期间不仅重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保证饮食健康,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练习,而且非常关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经治疗和全面护理,总有效率达92.50%,说明采取全方位、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芳,刘士方.眩晕症病人护理观察在临床中的意义[J].全科护理,2010,8(36):3327-3328
[2]任志生.眩晕症65例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07):728-729
论文作者: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家属论文; 颈部论文; 方法论文; 症状论文; 我院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