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学习国际化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技巧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已经面临着在西方做生意的现实,迄今他们已用事实证明自己是全球资本主义的热情拥护者。
期待已久的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现实,他们的诚意得到加强。但是,在另外几种情况下,他们也证明自己已掌握了商界的复杂情况。
海尔集团决定不挥霍巨额资金参与美泰公司的竞购大战;中国两大工业中心上海和南京进行了正面交锋,争夺英国破产的汽车制造商罗弗公司。
他们正在迅速学会适应西方的方式。不同的政治气候无疑会增加中国人竞争的难度,至少是在美国。虽然英国政府派代表团前去请求中国人拯救罗弗公司,但是美国人则决心不让任何一笔财产落入中国人之手。决心如此之大以致布什政府面对激烈反对中海油的呼声已下令重新审查中国的贸易政策。
政界的反对者大肆宣传中海油的母公司70%的股份属于国有的这个事实。中国政府为中海油的并购交易提供成本极其低廉的融资,尽管它随后还要以商业利率进行再融资。
亚洲开发公司广泛参与中国交易的安德鲁·亨特利认为,这种优惠融资安排很常见。他说:“国有企业如果希望并购海外大公司,总是能得到优惠融资……中国不缺美元。”。
他们也是金融建议的热情追随者,其中不乏大交易的建议。为中海油做投资顾问的高盛公司也曾为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交易提供过建议。高盛公司已将全部投资银行队伍从香港移至北京。
可是,中国公司往往试图自己去做交易。亨特利说:“它们的文化是不利用职业顾问。如果利用,可能有助于它们做得更好。总有有意成为买家的中国公司,它们很难跟上速度。它们通常想法简单,动作较慢。”不过中国公司已经设法完成了大量交易。
除了资源外,动机也不同。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但是它的大公司面临着与西方公司一样的压力:巨大的市场份额、激烈的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内扩张机会有限。但是,中国公司不仅缺少能够将自己的业务纳入国际市场的品牌,而且还缺少经营全球业务的管理技巧。
波士顿咨询公司驻香港分公司的副总裁约翰·王说,中国当今的管理水平“不太好”。他认为许多公司或是由一位企业家创办的,或是从国有企业发展而来的,如海尔或TCL。它们的公司结构尤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公司管理模式。后者具备标准化公司管理方法,而在中国,管理是靠个人关系维持的。
标签:中海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