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验证与分析_wilson论文

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验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过程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6-0060-06

       网络时代,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是指网络用户信息行为,也就是指网络用户在特定环境下受到信息需求和特定思想动机的驱使,而使用网络工具,从事网络信息的查寻、选择、获取、利用、交流和最终的发布活动[1]。本文探讨的信息搜索行为即指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其中,信息搜索行为作为信息行为的“下位概念”,是指信息用户在特定环境下受一定的任务或者目标驱动从而进行搜寻相关目标信息的行为[2]。

       1 经典信息搜索模型

       1.1 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威尔逊、库尔梭、斯宾客、德尔文、周骏伟等都提出了相关的信息模型,笔者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威尔逊的信息行为模型[3]、库尔梭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4]、周骏伟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12]的引用度相对较高且使用范围广泛,因而选择这3个模型进行分析。

       1.1.1 威尔逊(T.D.Wilson)的信息行为模型

       Wilson是英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作为信息服务、信息用户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他在1981年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寻求行为模型[5]。并不断进一步优化整合,于1996年提出“信息行为一般性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Wilson信息行为一般性模型(1996)

       该模型将情报学、心理学、生理学、决策、创新问题及消费者的行为等进行融合,对从影响搜索需求开始到搜索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6]。从该模型可以看出,信息行为的开始是从“需求”出发,到最终的处理和利用,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信息行为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循环,且在此过程中包含各种中间变量及影响因素。他还将“压力—应对理论”、“风险—报偿理论”及“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等理论模型的重要内容吸纳进来,使得一般性模型更加合理可行[7]。

       1.1.2 库尔梭(Carol Collier Kuhlthau)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

       Kuhlthau从事过多年的中小学图书馆实践工作,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图书馆的建设研究,进而到了80年代末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搜索过程[8]。Kuhlthau将杜威、凯利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来建构搜索模型,强调人类思维与认知过程的阶段性、情感因素以及个人行动概念对个人建构的作用[9]。在总结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将信息搜索过程分成了任务初始、主题选择、探索、观点形成、收集和评估总结这6个阶段;还将思想、情感和行动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10],如图2。

      

       图2 Kuhl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

       1.1.3 周骏伟(Chun Wei Choo)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

       Choo将信息活动分为3个过程:信息需求、信息搜索和信息利用,并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和情境以及环境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11]。最后在之前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改善提出信息搜索过程的通用模型,如图3。信息需求的感知是由认知情感和情境因素形成的;信息搜索、信息源的选择及使用都取决于对信息源获取感知的容易程度及信息源的质量、任务复杂性等;信息结果如何被处理则依赖于认知风格及处理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最终信息的使用是用户个体知识状态发生改变,而促使其采取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动[12]。

      

       图3 Choo的人类信息搜索:整合模型

       1.2 3种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比较分析

       1.2.1 研究背景

       Wilson最初的想法源自1971年马里兰大学学生对“信息需求”概念的辩论,此后在1979年谢菲尔德大学的IBICT研讨会上就此发言,会上吸收了3个教授的意见。终于1981年首次提出信息行为模型,后经反复实践,在1996年提出“信息行为一般模型”。

       而Kuhlthau在信息查询与利用及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和用户教育方面研究较多。其一直从事有关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研究,研究对象以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用户为主。可能由于以“用户为中心”研究的大环境背景,Kuhlthau与Wilson的信息搜索模型出现时间背景相近,但是由于Kuhlthau的工作性质与自身经验的影响,使得其搜索过程模型更加注重实践。

       Choo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出现的时间稍晚,作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其主要从事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他认为信息寻求作为社会行为的必不可少的方面,通过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好的信息流程和信息系统。

       1.2.2 立足角度

       Wilson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是我国学者最为熟悉的模型,他将信息需求、信息交流、信息处理和利用这几个环节都贯穿在整个信息寻求模型之中,并且将信息行为中的情境、背景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贯穿其中。因此,可认为该模型是“从情报学角度”来探讨信息寻求行为。

       Kuhlthau的模型主要将信息搜索过程分成6个阶段,并将思想、情感和行动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贯穿其中,从“开始”到“结束”经历了完整的信息寻求过程,故可将其归为是基于“行为学的角度”。

       Choo的通用模型与Wilson的一般行为模型有共同之处,信息行为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出发激发“需求”,经历信息寻求,到最后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所以其也是从“情报学角度”来研究信息行为的,不过两者的主要区别是Choo模型的3个阶段在构成一个大的循环过程时,其每个阶段的内部影响因素也构成小的循环[12]。

       1.2.3 针对对象

       Wilson模型不仅适用于用户在网络系统中的检索,同样也适用于在非网络系统中对于其他信息源的查找。所以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对象的范围更广泛。

       Kuhlthau模型的研究对象不仅有高年级学生、高校本科生、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馆的用户,也有如律师和证券师等专业性较强的用户。其适用对象具有一定的检索技能且专业人员居多。

       Choo的通用模型适用于具有一定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检索技能的专业人员。

       1.2.4 主要特点

       Wilson早期的模型是一个整体的信息用户从需求到查找再到利用的过程。修改后的模型将人放入了一个需求的情境当中,需求的情境就是从微观的个体和宏观的环境两方面来考虑。不仅阐述了信息用户从需求到利用的总体框架,还强调把用户个体的需求放入各种环境中进行分析[13]。

       Kuhlthau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主要特点在于3个重要结论:信息搜索不是单一的事件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信息搜索不是简单的问题解答活动,而是意义建构的全面过程;在初始阶段用户对于不确定性的感知会增加而不是减弱[10]。

       Choo的模型的主要特点与Wilson的模型有相似之处,都是从需求出发,整个过程的主要环节都是信息需求、信息搜索和信息利用3个方面。且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Choo与Kuhlthau考虑的影响因素相近,都将情感、情境等心理和环境的影响因素融入该过程中。

       1.2.5 研究方法

       Wilson模型是立足于用户的信息“需求”,从需求出发最终回归到检验是否满足需求。且其一般模型更为关注其搜索过程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探讨该过程中的干扰因素。立足于情报学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进行搜索行为研究的。

       Kuhlthau模型是在实证基础上得来的,第一次模型是在借鉴了凯利个人建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日志、检索记录、个案分析访谈和教师评估等定性研究方法;第二次是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用户的信息搜索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Choo与Kuhlthau的理论研究基础相似,实用性较强。其检索方法与传统的情报学检索方法相似,都注重检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外他在检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涉及认知、情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

       1.2.6 优缺点

       Wilson模型和Choo的搜索过程模型都主要由信息需求、信息寻找和信息利用三大主要环节构成,且均是从需求出发,在搜索过程中考虑了心理、生理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模型都较为客观全面。主要区别在于Wilson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它不仅适用于用户在网络系统中的检索,同样也可以用于在非网络系统中,如通过图书馆、文献资料中心等信息源的查找;而Choo的模型可能需要检索者有一定检索技巧。Kuhlthau模型主要体现在搜索过程中的6个阶段的具体操作环节,所以其实用性较强。

       欠缺之处在于:Wilson模型不是一个过程模型并且也没有基于实证研究,它更多的可以归结为用户信息行为的宏观模型[14]。该模型主要适用于一般性信息查找中。Kuhlthau模型主要想体现出即使每个人搜索线路有所不同,但其搜索过程的每个环节的顺序是相互关联一致的,且经实证研究发现该过程模型相对来说更适用于专业人员进行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Choo的通用模型建立在意义建构模型基础上,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均可以适用,但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用户使用更佳。

       2 新的“三阶段”信息搜索过程模型

       在Wilson模型、Kuhlthau模型和Choo的通用模型启发下,提出一种新的更具普适的“三阶段”模型的思路。

       新的“三阶段”模型主要应运于当前社会化、网络化,知识服务日益普及的大环境;适用于网络环境下通过信息系统的检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该模型基于Wilson和Choo的三阶段模型,在借鉴之前信息需求、信息寻找和信息利用3个主要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任务驱动与信息需求、信息搜索与选取、信息获取与反馈3个主要过程环节,同时基于这3个大过程环节提出相应的小环节,如:任务驱动、信息需求确定和信息概念鉴别与信息源选择;检索途径选择、检索词选择与检索式组合和检索结果浏览与反馈;检索结果确定和信息获取与反馈利用,如图4所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影响搜索过程的主客体因素,如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15]、认知能力与行为经验、信息需求与信息动机[16]、社会角色、时间因素;网络信息资源的状况[17]、网络信息工具及设施、网络安全及隐私举措等均在该过程的每个环节产生影响。整个搜索过程最后阶段,用户对于结果的满意度受需求影响也将直接导致要不要进行二次检索与三次检索,或者就此循环下去。其主要研究方法是从情报学角度出发,并结合情报学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

      

       图4 三阶段过程模型

       3 实验验证分析

       3.1 实验内容设计与方法

       实验全程采用Morae可用性测试软件获取并记录受测者在检索过程中的每一个实时操作的细节,包括其翻页、浏览、滚动等鼠标移动轨迹,并且对其面部表情特征进行录像、分析。参与实验的受测者将根据给定任务情境在网络平台上自行进行信息检索操作。最后根据用户检索操作的行为特征,总结出信息搜索过程中的一般行为规律和检索习惯,从而验证“三阶段”过程模型。

       考虑到实验可行性,本次实验邀请了30位受测者,均为有一定网络信息检索经验的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得到的数据更客观可信,分别控制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均为10人。平均年龄为24.5岁。主要研究方法为用户检索行为实验,对于采用软件收集来的数据采用统计法、内容分析法,并且通过对录像视频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过程包括不限制检索平台的检索和限制检索平台的检索两部分,综合考虑到本科生与博士生检索能力差距较大,且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受测者的信息行为的具有一定影响[18],所以设置的检索任务难度均适中。不限检索平台部分的任务为8个不同类型信息的查找,限制检索平台的任务要求其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上进行检索操作由于平台限制,受测者的操作行为局限较多,本文暂不考虑这部分实验。实验任务具体内容详见表1。实验过程中除了受测者还有2名实验人员,一位担任主持人角色,负责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受测者实施检索操作并控制整个实验流程,包括任务情境及每个小任务描述,控制屏幕录像(Morae Recorder)起始、检索时间和答疑帮助等。另一位实验人员负责在(Morae Observer)观察受测者鼠标点击、移动、翻页的行为轨迹,并在受测者出现错误、迟疑、询问主持人等行为时打标签记录。实验任务开始前后均设有前后测问卷。前测主要是了解受测者的个人信息及其平时的检索行为习惯,后测是采访受测者完成任务后的感受及实验过程中未涉及问题的补充。

      

       3.2 搜索过程总结

       为了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过程,将特定任务情境下给定的8个任务,简称为:任务1:查找图书;任务2:查找期刊论文;任务3:查找会议论文;任务4:查找专利文献;任务5:查找学位论文;任务6:查找年会相关信息;任务7:查找外文文献;任务8:查找协会或者研究机构网站。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查找的信息源、任务操作步骤的相似性等,将8个小任务归为3类。任务1、2、3、4、5、7归为Task Ⅰ;任务6称为Task Ⅱ;任务8称为Task Ⅲ。通过仔细观察、具体分析,获取受测者的信息检索动作[19];再将受测者的这一系列动作汇总、归纳整理成相互关联的有序过程。

       3.2.1 基于Task Ⅰ的信息搜索过程

       通过仔细分析30位受测者在执行Task Ⅰ这类检索任务时的录像视频,可发现受测者们在执行这类任务时的操作步骤相似,可构成统一的搜索过程模型。由图5可看出,执行这类任务时,涵盖了7个主要操作状态。同时,由于给定了明确的信息源,所以“需求确定”状态仅指受测者的“概念鉴别”。接着,在“需求确定”与“平台选择”之间有部分受测者由于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反复的过程,用R表示,在此次实验中有11位出现反复操作。“检索词录入”状态主要包括“检索词选择”与“检索式构造”两个状态。“检索结果浏览与选择”状态具体指对出现的检索结果页面进行“阅读”、“鉴别”两个具体动作。并且,在这一环节,若受测者对检索结果不满意就会出现重复检索的过程。图中将可能出现重复操作的部分用虚线方框标出。最后直至受测者找到满意的检索结果,任务完成。

      

       图5 基于Task Ⅰ的搜索过程

       3.2.2 基于Task Ⅱ的信息搜索过程

       从图6可见,执行Task Ⅱ这类信息资源的检索任务时,由于没有限定信息来源,故与上述操作最大的区别是在“需求确定”时包括“概念鉴别”与“信息源选择”两个状态。此外,根据任务要求,需要说出主办城市,所以较上述模型相比,增加了“阅读/指出相关信息”这一状态。同样,受测者对检索结果的满意与否,决定了是否需要“重复检索”的操作。

      

       图6 基于Task Ⅱ的信息搜索过程

       3.2.3 基于Task Ⅲ的信息搜索过程

       如图7显示,执行这类开放式任务的查找时,各个动作次数与上述类似。主要经过7个主要状态。与上述的区别在于,因为是动态开放式任务的查找,所以无法提前确定信息源,最后对出现的检索结果也还需要进行“鉴别”这一操作。也正因为是开放式任务此,受测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自主地重复检索,直至选择出自己满意且符合任务要求的内容为止。

      

       图7 基于Task Ⅲ的信息的搜索过程

       由上述3个不同类型的信息搜索过程不难判定,虽然针对不同的任务情境,反映出的检索状态、执行动作及次数是不尽相同的,但除特殊情况外,网络信息的搜索过程基本遵照这“三阶段”模式进行。

       4 结语

       “三阶段”模型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了信息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思维、动作、情绪特征,对于今后图情工作者指导信息用户的信息检索行为具有参考价值,使用户能够在资源提供者的协助下更高效、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但目前关于网络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今后还需与网络系统内设的信息检索模型实现更好的交融,才能将搜索过程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信息用户。

标签:;  ;  ;  ;  ;  

信息搜索过程模型的验证与分析_wilson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