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出血性疾病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大体上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临床上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因此,在深静脉置管(CVP)后常会现各种并发症[2]。研究表明,加强CVP置管期间的护理可以科学准确用药,可以避免血管与人体神经以及机体受到损害。因此,本文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出血患者CVP置管常见并发症
1.1 穿刺点出血及红肿
穿刺点出现出血及红肿是CVP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出现凝血功能下降就会引起穿刺点出血。CVP置管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穿刺点周围出现红肿。此外,当患者血小板减少时,易导致穿刺点出血。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血小板计数 <10×109/L时,置管穿刺处引起局部渗血。
1.2 导管堵塞
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当CVP导管出现堵塞时,首先考虑导管自身出现的损坏等不良情况,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打折、脱出等情况发生。封管方法不正确,不合理也会引起导管堵塞。输入液体刺激性强、粘度高的药物要进行先输,避免导管出现堵塞。
1.3 导管脱出
CVP置管导管脱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患者认知障碍、躁动;患者躁动反复活动摩擦使用于固定的敷料松脱导致导管脱出;还有患者活动量大导致导管脱出。如住院期间忽视导管维护也会引起导管脱落。
1.4 导管感染
引起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操作经验缺乏引起的感染;输入刺激性药物引起感染;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引起的感染。
1.5 皮肤过敏
患者因为过敏差、汗液排出多和化学药物毒性反应等原因,在术后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和水泡等现象,影响了生活质量。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患者本身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再加上不同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都会引起CVP皮肤过敏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出血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1 穿刺点出血护理
加强患者穿刺点出血或者红肿的护理。临床研究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穿刺时在皮下潜行0.5cm后缓缓穿刺血管,同时在患者穿刺点附近注射500U的凝血酶粉剂,然后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有9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出血,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了出血,观察组患者CVP置管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穿刺点出血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出血
2.2 导管堵塞护理
应用正确的封管方法、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等。观察组护理人员封管技术比较娴熟,对照组护理人员封管技术一般,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患者在每次静脉输液前后、输血前后、化疗前后立即冲洗导管。非治疗期间每周进行冲洗和封管各一次。
2.3 导管脱出护理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CVP相关知识的教育,减少导管脱出。换药时应严格观察并记录导管的刻度,禁止将脱出部分的导管重新插入,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
2.4 导管感染护理
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手部卫生,这样能够减少细菌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按照无菌方法进行操作,在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CVP导管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无菌药液或无菌物品前、接触患者的血液及伤口敷料等之后、摘手套后,能够减少导管感染。
2.5 皮肤过敏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透明敷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选择透气、防水和黏贴牢固的敷贴;而且在换药的时妥善固定,换药时间每周2次。出血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而且在护理过程中要保障过敏部位皮肤干燥透气,这样能够减少皮肤感染。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CVP置管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但在置管期间同样存在并发症发生,具体类型主要有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穿刺部位渗血、感染、皮肤感染等。因此,本文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由于CVP置管期间出现并发症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论文作者:于鹏 邱健芸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红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也会论文; 部位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