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六国时期的南凉文化_晋书论文

略论十六国时期南凉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期论文,文化论文,十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38;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0)01—0035—05

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骑马民族纷纷南下,进入中原地区,他们或割据一隅,建邦立国,登上了政治舞台。各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运动的结果,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鲜卑族的秃发部、乙弗部和吐谷浑部由辽东迁徙至西部,一度活跃在青海高原上。期间,乙弗部在今青海湖地区立国30余年(注:见聪喆《乙弗勿敌国始末》,载《青海社会科学》 1991年第6期,论及乙弗文化。);吐谷浑部在整个青海地区立国达350 年之久(注:关于吐谷浑文化,见拙文《评述吐谷浑的历史贡献》,载《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而秃发部在今青海东部建立南凉国, 该政权只存在了18年。这三支鲜卑部族在当时互不统属,甚至彼此攻伐,但最终都走向了融合于中华民族的道路。现今学者们把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青海地方文化称为“鲜卑文化”(注:赵宗福《青海史纲》铅印本。),本文就其中的南凉文化作一探讨,并求教于方家。

南凉政权(公元397—414,都城在今乐都县境内),历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三主而终。其政权属逐渐汉化的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但社会文明程度与同时代的汉族相比,差距较大。为此,秃发氏政权不遗余力地作努力,来缩短这种差别。

南凉国自乌孤建国开始,就采取了仿照汉族政权的年号制度,即乌孤太初(397—399),凡三年;利鹿孤建和(400—402),凡三年;傉檀弘昌(402—404)、嘉平(408—414),前后凡七年。在职官上,变化亦明显。早期秃发氏首领树能机起兵反晋,并占据凉州时(晋武帝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最高首领称“大人”或“部帅”,因袭鲜卑旧俗。至394年乌孤接受后凉吕光“假节、冠军大将军、 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封号时,其部下就有“将”或“帅”的称号,有“左司马”官。397年乌孤正式建立政权后,自称“大都督,大将军、 大单于、西平王”(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除其中“大单于”称号外,其余都是汉魏的官号。至傉檀时,“车服礼章一如王者”(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内部政治制度日趋完善并汉化。南凉制度文化兹介绍如下:

1、中央军事之官

南凉建国后多以征战讨伐为务,其军务重权由秃发贵族接任,军事之官散见于史籍者有:

太尉 嘉平元年(408)傉檀弟俱延为太尉。 太尉一职设置于秦汉,魏晋因之,主管军事。

骠骑将军、骠骑大将军 南凉初,利鹿骨为骠骑将军,太初三年(399)改封骠骑大将军,爵酉平公,镇安夷。 晋时授此职者可加“开府仪同三司”之名,称从公。

车骑将军、车骑大将军 傉檀曾为车骑将军,太初三年改称车骑大将军,爵广武公,镇西平。晋时该职可加“开府仪同三司”,位在三公下。

前军将军、后军将军 有前军将军伊力延侯,后军将军洛肱。《通典》卷29:“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晋武初,又置前军、左军、右军,太始八年又置后军,是为四军。”

左将军 有左将军枯木、云连。系晋初置,是“四军”之一。

镇军将军 有镇军将军敬归。《通典》卷34:“镇军大将军,魏置。”

中军将军 有中军将军纥勃。《宋书》卷39《百官志》:“中军将军,一人。”“中、镇、抚三号比四镇。”

右卫将军 有右卫将军折掘奇镇。《晋书》卷24《职官志》:“左右卫将军,案文帝初置中卫及卫,武帝受命,分为左右卫……”。

镇南将军、镇北将军 有镇南将军文支、镇北将军俱延和段苟。据《通典》卷29“四镇将军”条,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四将军为“四镇”,始设于东汉末,魏晋因之。

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有安西将军纥勃和樊尼,安北将军段苟。据《通典》卷29“四安将军”条,安南、安东、安西、安北四将军设于东汉初,魏晋因之。

平西将军 有平西将军浑屯。上述《通典》中“四平将军”,平南、平东、平西将军晋置,平北将军在汉献帝时始置。

护军将军 有护军将军成宜侯。《晋志》曰:“护军将军,案本秦护军都尉官也。汉因之……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

安国将军、凌江将军、材官将军 有安国将军鍮勿、凌江将军郭祖、材官将军宋益。《晋志》曰:“四征兴于汉代……其渡辽、凌江、轻车、强弩,式扬遐外,用表攻伐,兴而复毁,厥号弥繁”。可知皆为杂号将军。

将军 有将军屈右。亦是杂号将军。

驸马都尉 有驸马都尉胡康。《晋志》:“武帝亦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三都尉而奉朝请焉。元帝为晋王,以参军为奉车都尉,属为驸马都尉,行参军舍人为骑都尉,皆奉朝请。后罢奉车、骑二都尉,唯留驸马都尉奉朝请。诸尚公主者刘炎、桓温皆为之。”驸马都尉胡康。当为南凉尚公主之驸马。

南中郎将 有南中郎将秃发明德归。《晋志》曰: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并后汉置,历魏及晋,并有其职,江左弥重。”

殿中都尉、殿中骑将 有殿中都尉张猛、殿中骑将白路。按都尉一职,战国始置,秦汉沿用,如有主军政的护军都尉,有主京城防守的城门都尉,有主管大将军兵营军门守卫的军门都尉等。南凉此职当是保卫京都和王室。

抚军从事中郎 有抚军从事中郎尉肃。中郎是中郎将省称,秦置,皇帝身边的侍从及保卫皇宫警卫,晋迄南北朝为将帅幕僚。

上面列出南凉军事职官之官号共26个,任职者27人。秃发宗室成员都出任高级要职,南凉军事大权握在王族手中。

2、中枢之官

1〉、属于汉魏以来尚书台(省)职官有:

录尚书事 傉檀及世子武台曾任录尚书事职。《晋书·职官志》:“录尚书,案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事,知枢要者领尚书事……录尚书事,位三公,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已之义,薨辄罢之。自魏晋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

尚书左、右仆射 有左射赵晁、右仆射郭倖。《晋志》:“仆射,服秩印绶与令同。案汉本置一人,至献帝建安四年……分置左右,盖自此始。经魏至晋,迄于江左,省置无恒,则为左右仆射。”

尚书左丞 有尚书左丞婆衍仑。《晋志》:“左右丞,自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而便置丞四人。及光武始减其二,唯置左右丞,左右丞盖自始也。自此至晋不改。晋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

祠部郎中 有祠部郎中史暠。《晋志》:“祠部尚书常与右仆射通职,不恒置,以右仆射摄之,若右仆射阙,则以祠部尚书摄知右事。”郎中,魏晋时尚书诸曹司长官。

2〉、属中枢门下省职官有:

中散骑常侍 有中散骑常侍张融。《晋志》:“散骑常侍,本秦官也……魏文武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骑而散从,至晋不改。”

散骑侍郎 有散骑侍郎阴利鹿。《晋志》:“散骑侍郎四人,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自魏至晋,散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乃罢。”

3〉、属中央行政机构的职官有:

大司农 有大司农成公绪。大司农为魏晋列卿之一,《晋志》:“统太仓、藉因、导官三令,襄国都水长,东西南北护漕。”

卫尉 有卫尉伊力延。卫尉亦魏晋以来列卿之一,《晋志》:“卫尉,统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

博士祭酒 有博士祭酒田玄冲、赵诞。《晋志》:“晋初承魏制,置博士十九人。及咸宁四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国纪祭酒 有国纪祭酒郭韶。《史通》卷11《史官建置篇》:“南凉主乌孤初定霸基,欲造国纪,以其参军郭韶为国纪祭酒,使撰录时事。”

太史令 有太史令景保。太史令秦汉均置,掌天文、历法兼记事修史。魏晋以后,专门掌历法、天文和祭祀的良辰选择,修史之任另属秘书监的著作郎。

司录校尉 有司录校尉敬归。该职始设西汉初,专门辑捕巫蛊案和其他特别重大案件人犯。后改职掌为察举京畿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官民犯法者,受御史大夫节制。东汉时渐变为郡以上的督察官,除三公外都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中丞一道号称“三独座”。

4〉、中央各机构的僚属职官有:

记室监 有记室监麹梁明。《晋志》:“诸公及开府从公加兵者,增置司马一人,秩千石;从事郎中二人,秩此二千石;主簿、记室督一人……。”此职当为三公等下所置。

太府主簿、录记室事 有太府主簿、录记室事宗敞。太府一职置于西周,掌皇室库藏。下有主簿。《通典》卷26:“主簿,亦周官太府下士之任,自后无闻。梁置一人,陈因之,后魏亦然……”此处“录”是“参决”之意,当为诸公开府下的记室督。

军谘祭酒、辅国司马 有军谘祭酒梁裒、辅国司马边宪。《晋志》云诸公及开府加兵者,增置司马、东西阁祭酒、诸曹祭酒等属员。此二职当为秃发王族之属官。

左、右长史 有左长史赵晁、右长史郭倖。长史一职战国始置,汉魏因之。晋诸公及开府者皆置此职,当为三公及开府位从公者之辅佐。

左司马 有左司马赵振、杨桓、孟祎。司马一职始置西周,历代沿用。汉末曹操为相时,属员有司马一人。魏晋因之。当为将军之下总管军府、参预军事谋划之职。

参军 有参军郭韶、关尚。东汉置掌参谋军务职。建安时曹操任相,僚属多用“参丞相军事”名义干事。三国作正式官号,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幕府多以此职任事。当为秃发王族属官。

西曹从事 有西曹从事史暠。《晋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置长史一人,秩一千石。东西阁祭酒,西东曹椽、户仓贼曹令史属各一人……西曹称右西曹,其左西曹令史已下人数如旧令。”西曹一职在秦汉时主管丞相府诸吏官的任命。当为秃发王族属吏。

宾客 有宾客杨轨。当为“太子宾客”,是太子属官中的高级辅佐。

上述南凉中枢及其僚属职官中看出,官号24个,任职者28人。除王族傉檀、俱延、虎台,他族杨轨、婆衍仑、伊力延6人外, 其余都由汉族充任。

3、南凉州郡地方建置:

南凉强盛时“凡统旧郡十三,护军一,县可考者五十”(注:《十六国疆域志》。)东跨甘青两省,南至青海湖,北据广武,南有河湟。在青海境内有西平、乐都、湟河、浇河、三河等5郡, 甘都设邯川护军;在甘肃有姑臧(治武威)、广武(治永登)、昌松(治张掖东南)、番禾(治永昌)、武兴(治武威西南)、西郡(治张掖东)等6郡。 地跨今甘青两省者金城、晋兴2郡。地方长官有州牧、太守、内史、 县令、县丞等。

以上南凉军事、中枢及地方职官大致如此。这是鲜卑秃发氏直接吸收汉文化为其政权服务的结果。其职官制度基本上仿汉魏以来中央政权体制,说明南凉政治制度是吸收汉族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无法断开。这个小小的封建割剧政权,产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阶段,它最终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乃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大力吸取汉文化的封建割据政权,虽然只存了十几年,但在青海地方文化史上至少有三件事值得肯定。

第一,倡导儒学,兴办教育。

中国儒家学说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学说,是统治者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儒家所倡导的“仁政”“王道”观点,由致仕南凉的汉族儒士们带入,成为倾向汉化的秃发王族们经邦治国的指导思想。

利鹿骨在位期间,面对“刑政未能允中,风俗尚多凋弊”(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的现实,要求大臣提治改建议。 祠部郎中史暠当即说:“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文章学艺用为之条,非所以来远人,垂不朽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注:《晋书》卷126 《秃发乌孤载记》。)于是听从史暠建议,任命河湟汉人田玄冲,赵诞作博士祭酒,开办学校,一度开科取士。这是自东汉赵宽在河湟地区终生从事教育,在地方上“敷设教化,启迪来学”,并且“教诲后生,百有余人皆成俊艾”以来(注:《三老赵掾之碑》碑文。),由封建政府出面兴办教育开启民智的又一惠举。此举不仅在这个时期使河湟儒学得到发展,而且在客观上使“化外之域”“蛮荒之地”的河陇地区更快地传播先进文化,尽快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文化差异,加速完成民族融合。兴办教育事业亦受封建史家的赞誉,评价说“利鹿骨从史暠言,建学而延胄子,遂能开疆河右,抗衡强国。”(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与此同时, 儒家思想对秃发王族产生了深刻影响。

傉檀的汉文化修养很高,史称“少机警,有才略。”后凉尚书郎宗燮非常赞赏他的文韬武略,说他有“神爽宏拔,逸气凌云,命世之杰也,必当先清世难。”并把儿子托付于傉檀。后秦尚书郎韦宗来访南凉,傉檀谈吐不凡“论六国纵横之规,三家战争之略,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精辩,”韦宗听后大为赞叹,连声说傉檀是“命世大才,经纶名教者”“神机秀发,信一代之伟人”(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檀子明德归,从小隽爽聪悟,深受汉文化熏陶。13岁时作《高昌殿赋》“援笔即成,影不移漏”(注:《十六国春秋·南凉录》。)。傉檀夸儿子如才思敏捷,文采横溢的曹植。这篇赋文已看不到,难以判断是否与曹植比美,至少说明受博大精深汉文化的影响,明德归如同汉族士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在汉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秃发胄子们,仍在南凉灭国后的岁月中显示出来接受汉文化后的优越性、先进性。傉檀少子破羌投奔北魏,被太武帝重用,进爵西平王,还赐姓名源贺。源贺依儒家思想立身行事,定边安民,是朝延重臣。临死前一再叮嘱儿孙们为国尽职,遏恶扬善,亲贤远侫,要求自己丧事从简,不大操大办。俨然是开明清廉的汉族大臣,源贺子孙恪守遗嘱,勤劳国事,在魏、北齐、隋至唐时,朝中地位显赫,宗支庞大,为世家望族(注:见拙文《南凉宗室源贺参与北魏政治活动概述》,载《青海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

第二、唯才是举,各尽其能。

南凉立国后,大量吸收河陇地区的汉族人才,让他们担任各级官员,以争取民心,为其政权服务。《晋书》卷126 《秃发乌孤载记》明确记载了两批汉族人才投奔南凉并受重用的情况。第一批在太初三年:

“金石生、时连珍,四夷之豪隽:阴顺、郭倖,西川之德望;杨统、杨贞、卫殷、麹承明、郭黄、郭奋,史暠、鹿暠文武之秀杰;梁昶、韩疋、张昶、郭韶,中州之才令;金树、薛翘、赵振、王忠、赵晁、苏霸,秦雍之世门,皆内居显位,外宰郡县,官方授才,咸得其所。”406年傉檀攻取姑臧后, 宗敞向南凉推荐了一批汉族人才:

“段懿、孟祎,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陇之冠冕;裴敏、马辅,中州之令族;张昶,凉国之旧胤;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

这两批汉族人才,加上前面所述担任不同官职的张融、阴利鹿、成公绪等等,计有60余人。史籍中对这些汉族儒士们大加褒誉,称为“文武秀杰”“中州才令”。他们助秃发氏立国建邦,以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志,并在河湟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汉文化,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他们当时的理想抱负。同时也说明作为“夷狄”的南凉统治者有着重用人才的气度和善于接受汉文化的胸襟。

第三,养民务农,发展农业生产。

南凉国域基本上在今湟水流域,这里是自汉代赵充国实行屯田以来的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规模相当可观。但汉魏以降,战事不止,烽烟不息,使河湟农业遭受不断的摧残。南凉以农立国,要在各种割据势力的角逐中立稳脚根,必须增强经济实力。所以在战争的间隙实行“劝课农桑”“务农桑,修邻好”(注:《晋书》卷126 《秃发乌孤载记》。)的内政外交方针。所谓“务农桑”就是注重农业、发展经济。南凉特设有“大司农”一职,由汉族成公绪担任,专门主管农业和水利。这一措施是有成效的,河湟地区因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因为南凉灭国后,被西秦乞伏炽磐徙走的文武百姓达万余户之多(注:《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可见,只有经济的繁荣, 才会有人口的急增。

从上述中看到,鲜卑秃发氏积极主动地吸收汉文化,重用汉族人才以增强抗衡实力,兴办教育以培养人才,务农养民以恢复发展经济,是一种审时度势的举措。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一措举值得肯定,并且对青海的开发建设,有可资借鉴之处。

标签:;  ;  ;  ;  ;  ;  ;  ;  ;  ;  ;  ;  

论十六国时期的南凉文化_晋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