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并且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普遍涉及到混凝土建造,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混凝土使用寿命比较长,并且混凝土材质比较坚硬、施工造型方便。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仅需要、而且可以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比较显著的效果,这样不仅增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性能。通过分析能够看出,因为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混凝土,所以需要对于混凝土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更加充分的分析。
1我国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应用的现状
1.1施工设计问题
施工设计与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紧密相连。水利水电工程与其它建筑施工不同,通常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险峻和水流湍急的区域较多,且面临的客观因素变化较大,一方面工程师面临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所用设计理念施工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与平原或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设计更具挑战性。其次,采用先进的建筑工业材料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往往为了控制成本减少先进建筑材料的使用面积,导致技术优势大打折扣。最后,施工水平不高与混凝土振捣力度控制不合理、混凝土养护不当有关,这是缺乏相应施工技巧造成的。由此可见科学的施工设计至关重要。
1.2生产中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是制约混凝土施工水平的主要原因。施工中,许多单位没有将混凝土原料的质量放在首位,采用了与质量标准不相符的混凝土原料,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技术水平较低;其次,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有明确要求,但受原料质量及施工人员技术的影响,很难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优势。
1.3温差裂缝
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多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最容易出现温差裂缝。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而这时如果养护不及时或者养护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同时内部由于凝结过程的热量释放而升温较快,这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就会由于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之下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在夏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概率较小,在春、秋等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出现的较多。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中水泥是主要的材料,其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混凝土配合优化控制。首先需要选择地热硅酸盐水泥,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在具体的设计应用中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地优化整体配合比,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能够降低发生裂缝情况。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是需要重视水量控制,合理的进行凝固时间把控。在混凝土制作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相关设计标准严格的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混凝土制作,并加强试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在操作过程中最好是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从而能够更好地降低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保证混凝土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
水闸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水利水电项目后期正常工作的保障,如果水闸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工程使用上的瘫痪,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对水闸的建设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在水闸的建设中,主要包括漏洞式和敞开式两种,这两种建设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环境而定,一般在比较开阔的地带使用敞开式水闸建设,在狭窄的山间通常使用漏洞式水闸建设,但两种水闸建筑方式都需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支撑,比如,在水闸的建设中,一般水闸底部需要很高的强度来防止水闸的下陷,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对水闸底部进行加固,就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2.3水坝建设中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在水坝的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长度一般比较长以及建设面积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水坝的建设,分缝分块施工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建筑方法,它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在水坝的建设中,可以根据水坝的长度将水坝进行分缝分块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块水坝的建设方向和高度,保证各个分块水坝具有方向和高度的统一性,便于后期的接缝处理。通过分缝分块施工技术的使用,就可以很好的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
2.4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上述的施工中需要首先进行水闸模型的构建以及脚手架等构建,并且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浇筑技术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同时在表面铺设砂石层。在进行砂石层的铺设时需要有效地控制整体厚度,通常情况下确保厚度在10厘米左右,从而才能更好地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因此在实际操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有效地控制浇筑强度,从而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发生变形情况。在进行施工浇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模块拼接问题,因此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相关技术和辅助材料,重点加强模块拼接控制,从能够更好地确保浇筑质量。
2.5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摊铺施工技术
摊铺使用的混合料直接运至浇筑现场并倒入模板槽内,然后通过人工找补的方式摊铺均匀。但在摊铺过程中,受条件影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不可避免,这时必须重新拌匀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值得注意的是,摊铺使用的工具十分讲究。应先使用大号铁钯子钯散混合料,然后再借助轻便的刮子或铲子将混合料摊平,最后用铲子在模板四周利用扣铲法摊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有利于捣出砂浆,以防蜂窝、空洞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松散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同时间隔施工必须控制在1小时之内;因故暂停施工不超过1小时的可将麻袋覆在捣实的混凝土表面,待重新开始作业时将混凝土钯松即可;倘若停工超过1小时,那么进行施工缝处理必不可少。
2.6混凝土施工维护管理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维修度,扩大构造使用时间,只有通过混凝土养护管理才能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程全面建设完工后,需要对结构构件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提高施工和谐性,提升混凝土施工密实度。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技术控制要点,发挥技术应用优势,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石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149+151.
[2]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2):67+74.
[3]黄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1116.
论文作者:张长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闸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坝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