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大工作提档升级装上创新引擎
——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开展“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
□宋立才
换届以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以常态化开展“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为载体,推动各层面改革突破、守正创新,有效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活力和水平。
对标先进,凝聚共识,议定届内履职战略性举措
2017年2月28日闭幕的潍坊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为履行好职责使命,更好推进人大工作在潍坊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新一届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放眼全国,寻标对标、学习经验。在对全国10个先进省、26个先进地市160余篇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大规模检索分析,形成《关于创新潍坊人大工作的研究报告》基础上,2017年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12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赴杭州、常州、淮安、日照、烟台等市进行对标学习,着力学经验、找方法、明措施、谋创新。考察组边走边看、边看边思、边思边议,5月23日在烟台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考察组成员围绕所看所想、存在差距、原因分析、工作规划等畅谈认识体会、进行深入交流,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关键是准确把握形势任务要求,在完成常规性工作基础上,敢于改革创新,善用新思路、新办法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明亮说:“要将抓创新作为本届履职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深入学习先进地市经验做法,深入研究人大工作规律,在宪法法律范围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拓展地方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结合实际,每年重点抓好一项创新性工作,争取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得出、叫得响,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推动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自此,抓创新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人大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不纳入”,是指ACC系统不依赖DCS而完全独立,数据运算部分和逻辑控制部分均由ACC内部完成,与DCS无必然联系(个别重要的监视、报警信号可根据需要提供给全厂DCS系统);“部分纳入”,是指运算部分由DCS完成,逻辑控制部分交给ACC装置柜,两者相对独立又互相依托,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焚烧炉控制系统;而“纳入DCS”,则是指焚烧炉控制系统不设置专门的ACC机柜和设施,数据运算、逻辑控制、画面组态等所有与焚烧炉相关的工作均由DCS来执行[2]。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已经与众多领域发展融合,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将互联网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设置结合,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并且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规划奠定基础。
加强指导,精准调控,推动改革创新走深做实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潍坊市各级人大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潍坊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
做好总结推广。抓好经验总结和成果运用是工作创新的重要一环,对此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2017年上半年,在每个县(市、区)抓好1个示范点,为全市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提供借鉴;2018年初结集汇编上年度12个县(市、区)创新成果,印发各级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县乡人大;2018年2月,将“一地一亮点”向“一委室一亮点”拓展,要求各委室学习县(市、区)经验,每年抓好一项工作创新;2018年12月,召开全市镇街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2019年初,着手汇编2018年“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创新成果;2019年3至5月,展开新一轮对标先进活动。至此,“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结出硕果。
加强过程指导。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过程指导、抓好过程反馈作为推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确定联系点、随机调研、不定期督察等常态化方式,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掌握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应对举措,促进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比如,在推进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中,常委会从科学划分代表小组、建好小组活动室、规范活动内容、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主任会议成员分工包靠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日常联系指导;调研发现,有个别部门存在“将完成日常工作作为创新举措”“求新有余、求实不足”“短期效应好、长久维继难”等问题,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在做好点对点提醒的同时,印发通知进行统一规范,推动创新成效的提升。
作出整体部署。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常委会机关细化了工作举措,对“一地一亮点”工作作出详实部署:在节奏掌握上,提出“一年抓一项、一抓抓几年”的要求,每年集中精力抓好一项工作创新;在责任界定上,要求将“一地一亮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由主要负责同志主持研究确定年度创新方向、创新举措和实现目标;在工作落实上,实行“年初部署、确定计划,年中调度、查验进展,年终总结、交流经验”的链条式推进机制;在内容把握上,明确“不求大、重在实”,可以是履职中一件事的创新,也可以是一个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点的创新,切实做到真创新、真改进、真提升。
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实现整体工作提档升级
对标学习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推进“一地一亮点”工作走深做实、落地生根。
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层面,青州市乡镇人大首试专题询问,高密市人大常委会打造“一镇一议案”工作品牌,临朐县人大常委会指导街道召开“小人代会”,昌乐县人大常委会在潍坊市率先激活质询监督,奎文区人大常委会首开“代表之声•新时代新趋势论坛”。
在常委会工作层面,《聚焦民生问题建立专题询问机制》入选潍坊市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创新案例,43个全国和省、市人大代表小组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建成常委会电子表决系统、代表信息管理系统、代表履职终端服务系统和电子阅文系统,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实现无纸化,人大信息化建设经验被市委推广。
在机关建设层面,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创“动车党建”模式,获评潍坊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推行的“集中办公+AB角制度”改革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质效,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三型”机关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工作坊”英文为“workshop”,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现代建筑设计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的“工厂学徒制”教育理念[6]。“工作坊”是一种开放的交流方式,其构成要素包括:主题内容;学习方法;活动序列和社会环境[7]。“工作坊”的运行包括四个环节:工作坊创设-分组实训-成果交流-实训评价[8],具体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集体分享、团体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点评等[6]。
在专委会工作层面,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西南政法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市人大财经委集思广益助力高质量发展,城建环资委推行“一委员一专题”深度调研,农业农村委围绕打造“潍坊模式”升级版牵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询问。
体育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对体育的研究,就是对人的系列问题的追问与省思。探索体育与人存在的关系,应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马克思人学存在论解释了人的存在问题,人在感性存在、现实生存、实践发展与完整追求中与体育建立多维度联系。体育在“感性的人”中出场,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关照“实践的人”的价值,终极回归到“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得以完整,成为哲学文化的必要补充,是省思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向。本文以马克思人学存在论为理论依据,对体育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多维省思。
作为“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工作的参与者、亲历者、落实者,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蔡相山深有体会地说:“要想推陈出新、取得实效,就必须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工作结合点,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创新驱动、示范引领,“一地一亮点”和“一委室一亮点”有效推动了全市人大工作提档升级、完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