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查外调——现今编辑活动新视点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查外调论文,现今论文,编辑论文,新视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版社处于整个图书生产流通链“编、印、发”之首,相对于印刷厂和新华书店,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扮演着一个纯编辑部的角色,其职能以及出版物的类别、结构、数量等几乎都是在层层计划中被明确规定好了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在一个固定模式中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转。这种体制下的编辑,大多也自然而然地被格式化成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编圣贤书”的“书匠”形象。他们务的正业,是按指令与计划行事,对书稿伏案加工,因此常年局限在编辑部的小范围内,眼睛近视,肢体僵硬,以至有人把颈椎病和痣疮列为编辑的两大职业病。确切与否另当别论,比喻引发的联想却是意味深长的。
编辑工作向来处于出版程序的最前期,与之关系密切的一头是作者,属于社外范围;另一头则是为编辑部服务的总编室,与社内其他生产环节的联系,过去基本上由此编务部门去协调完成。可以说,“齐清定”发稿后,除了通读三校样,编辑的任务基本完成,他们没有被要求,也不会感到有必要去了解其他环节的情况,管其他人的事。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全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也对传统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编辑在社内“惟我独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其他出版环节的挑战,校对也好,装帧设计也好,印刷也好,特别是发行,一些过去看来处于次要地位的出版活动,在现代经营管理中凸现出自己特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编辑活动也突破了传统的范围和模式,编辑在出版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和发挥出主导与核心的作用,过去那种单纯封闭的线型交流模式,已经向以编辑为圆心的多元开放的立体模式转换。
编辑活动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现代编辑活动已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范围,几乎遍布出版活动的每个环节,在图书生产过程中贯穿始终,并且跨越本社发行部门的中介环节,直接与书店和读者建立沟通。虽然各出版社有着自己各自特殊的社情,部门设置及分工不尽相同,甚至叫法都会有异,但上述倾向可以说是一致的。应该说没有教材、教辅和期刊,产品单一为一般图书的出版社,在今天市场竞争中受到的冲击和考验最大,而那些过去被视为出版社最高雅的“老编们”封闭而宁静的工作状态又首当其冲,发生的变化尤为显著。他们需要从社内外收集各种信息,需要对图书生产的全过程乃至发行工作进行策划并积极介入。他们不停地穿梭于社内各部门,就出书的每个环节及细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商讨。我们不仅在选题策划与书稿的编辑加工中明显地检验出编辑含量,我们还可以在装帧设计、印制与营销活动及其成果中觉察到编辑活动的存在和重要。深入到成功实行了项目责任制的出版社,你也许更会强烈感受到,这些新型编辑就好像是伏在图书网状中心的蜘蛛一样,长着三头六臂八只脚,在忙碌而精心地编织着自己的双效精品。
我的这一比喻是受到德国出版家霍尔格·贝姆的启示生出的。他和他的合著人在《未来出版家》一书里,把编辑部描述为“出版社里最具神秘色彩,而且常常被人赋予神圣光环的工作部门”。他们认为,“编辑既是天堂里的极乐鸟,也是一只疲于奔命的大灰鼠。”前者是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编辑职业崇高地位的光环照亮的,而这些人实际工作的写照是后者:辛苦、琐碎、没完没了,个中甘苦也是一般业外人士难以体味到的。
我想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和理解,沿着现今编辑活动强调内查外调的视角,停留在几个点上,与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编辑为完成出版任务在社内外进行的几项调查活动。“内查”也好,“外调”也好,其实文中所述的这几个新视点,有的于大家也不陌生,只不过或不在意,或在意了,但未找到感觉。本文试择四点为例而析之,两点属“内查”两点为“外调”,姑且统称为调查。
调查对象之一:财务
换言之,就是编辑查账。
财务部是全社经济计划、实施和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中,财务管理对一个出版社的生存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通常要由一社之长亲自主管。
过去的体制下,编辑除了领取工资和发放稿费,一般是不与财务打交道的,更不用说主动去要求财会人员提供相关财务资料。所以我们不妨把编辑查账看成出版改革中的新鲜事之一。
眼下不少出版社的目标责任管理中,对经济效益制订一个标准,严厉的与基本工资福利挂钩,但多数采取稳妥温和做法,只把它作为评定奖金的主要依据。奖金多点少点也罢,既然目标责任制是双效目标考核,而且经济效益目标又为可计量的硬件,编辑工作的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常常随经济指标这一砝码的轻重所浮沉。但逢一个周期始末,或季度、或年中、或年底,查账对账日渐成为编辑的必行之事。
现今出版社对成本管理、销售管理都很重视,建账核算普遍细化到了一书一账、一人一账、一部门一账。财务管理并不允许跨部门乱查账,编辑查账只限于自己和自己所编书的相关范围,销售收入、销售收本(直接成本)和毛利是他们关注的几个项目。至于间接成本的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因涉及全社及其他部门,如何分摊进个人账内,或干脆不摊以毛利为标准计算利润也是由社里最后统一规定,编辑可关心而不可管及。
编辑不需要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通过查账,编辑在之前与印制、销售部门咨询和蹉商的图书成本、销售预测,还有编校质量的市场认可、宣传促销效果等等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均可在账目里得到一揽子的体现。编辑查账,无疑对增强编辑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以及获得诸如计算图书成本、计算图书利润、如何看损益表等基本财务知识大有好处。
编辑也会算账,确实是市场经济教会编辑的新本领。但一个真正有经营头脑和全局意识的编辑,决不是惟利是图而热衷敲小算盘的小商贩,他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把精力投放到编辑最基本的职责上,编辑出高质量的好书,协助好其他环节的同事共同努力,创造图书最佳的双效结合。只有出版社的“大账”算得好,编辑个人的“小账”才有意义。
调查对象之二:仓库
负责验收、保管和配发图书的仓库,大概是编辑最为陌生且不愿亲临的部门。即使是重视经济效益的今天,编辑要掌握有关自己责编的图书进库、存库和发运等情况,一般也通过主管仓库的发行部或曰销售部来了解,较少直接与仓库打交道,况且由于电脑、电话、电传等通讯手段的方便,查询上述资料越来越容易。可是,有意识地要求和组织编辑直接下到库房调查,可以让编辑获得特殊体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远离市场的旧体制下,有的编辑说不定干了一辈子也没有踏足过仓库,没有这个必要,甚至根本没有仓库可去。因为新华书店是总代理,出版社的图书也许从印刷厂直接就拉到了新华书店仓库。书收到一定期限后,书店按照一定的折扣自动向出版社划款。关心库里情况的,只有新华书店自己,对于压库的亏损,国家给予一定额度的补亏,其实书店也不用太着急。出版社的自办发行打破了这种平稳,作为总发行,它必须建构仓库,招兵买马,结果仓库越扩越大,库存越来越多,发行成本逐年上升,加之寄销制的推行,出版社还要承受书店退书的损失,只做书不熟悉销售的轻松日子一去不回。仓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功能从简单的收书发书场所,变成了衡量出版社经营状况是否正常的透镜,仓库里的进进出出,表面上是图书,实际上是资金,是效益,牵动着出版社上上下下的关心。
可以把书库形象地比喻成出版社的胃。它不断地接收又不断地输送,胃中食物滞留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全身不适,严量的甚至会产生休克,引起生命危险。这样评价仓库的作用是从出版社的整体经营角度而言的,作为编辑,他最关注的还是自己责编的图书走得如何,但道理也是一样的。图书进库后迅速发运,不压库且少退回,责任编辑自然有全身心舒畅的感觉。而倘若你编的图书发运滞缓,大量压库,像废物般垛在角落受冷落,而且因长期占用流动资金及加大仓储费用成为累赘,编辑辛辛苦苦的劳动价值受到置疑甚至否定,不光是自尊心受到打击,而且效益的考核也会大受影响。图书压库,实实在在也是压在编辑心里的石头。
压力越大,反弹力也可能成正比增大。调查仓库这种场合里,市场意识教育几乎是不用任何语言就可奏效的。编辑不仅会引发起对选题质量、编校质量等图书质量问题的反思,而且还会去探索压库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发行人员对图书的内容和特色是否懂了、抓住了,书店和读者是否获得了相关的出版信息?从而感到加强编辑与发行两大环节沟通,且要主动积极参与营销策划打通市场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置身出版社仓库之中,编发之间、编编之间、编辑与领导之间,围绕着图书流通的畅顺与滞阻,可以组织成一场热烈而务实的讨论会,可以给难得一到书库的编辑们上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课。通过仓库这扇窗口,完全可让大家一窥市场对你的书的接纳程度,唤醒并激活市场意识,这大概就是编辑查库的意义所在。
调查对象之三:书店
如果社内仓库是窥见市场动态的窗口,那么走进书店,你就会感到市场的热浪扑面而来。现今书店里,图书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人们通常都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等词汇来形容图书之多、之繁。特别是大型书店里,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这于读者和编辑都是感同身受的。不过编辑逛书店,不同于选书购书的读者,更多情况是以图书的策划、生产者的身份来进行市场调研,因而感受特别,非同一般读者,甚至是社内其他岗位人员所能体会。
编辑逛书店,尤其是本省本市有代表性的大型书店,目光首先搜寻的是自己社,特别是自己责编的图书何在。如果它们被书店列为特别推荐的好书,上了排行榜,被置于特别展示台式最好的架位,你就会像上台领奖的“三好”学生的家长,充满自豪、骄傲之感。如果你目睹到读者爱不释手、争相购买的场面,听到赞誉之辞,编辑获得一种事业的成功感和一种职业的满足感是可以理解的。这本书于他已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也许还会情不知禁地拿起来左翻右看,惜爱有加。
可是很遗憾,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毕竟很少,编辑大多时候,在茫茫书海中,穷尽目力总搜索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帆。偶尔看到一两种,也许还是静静踡缩在哪个角落,无人问津。编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然受到无情的创伤。德国出版家汉斯·勒林是这样来描述和评议这种情况的:“参观书店还可以防止编辑人员产生危险的过分自信或自负情绪……来到书店,看见……为这本书的诞生自己付出了艰辛和巨大的投入……现在它却那样默默无闻地挤在其他图书中间,见此,我们的头脑也许会更清醒些。”
编辑的“头脑清醒”,不仅要表现在克服“过分自信和自负的情绪”,而且还要摆脱选题开发已无路可寻的沮丧心理。常常听到有的编辑逛书店后回来说,图书选题已应有尽有,开发殆尽。我想到的别人都出书了,我还来不及想好的,人家也已捷足先登,越看越糊涂,越看越没劲。
这种感受肯定不是个别人才有的。但市场营销专家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产品。市场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就看你有没有眼光和方法去发现和采掘它。
过分自信及自负也好,沮丧无奈也好,其实只要编辑冷静下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做书店调研,是可以获得正确信息以指导和改进自己工作的。
仔细翻阅对比一下相关图书,编辑定会有拂去泡沫的感受,看到图书大量重复出版造成繁荣的假象和带来巨大的浪费。内容平庸、质量粗糙、缺乏创意、选题雷同、相互撞车,这样的图书比比皆是。出版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追逐热点、跟风出版的不成熟暴露无遗。难怪有的读者说,书很多,但总找不到我想要的。编辑会从中得到感悟:只有特色书才会闪光,只有高质量才有分量,从而树立起“人无我才有,人有我应无”的创新观念,以及“人都有时我最优”的质量观念。
另外,编辑的头脑清醒还要表现在编辑思维的内发散型向收敛型转化,即学会“信息收束”的本领。市场竞争形成和促进了出版社的定位,编辑定位是这一定位在编辑个体上的细化和实现。市场调查忌盲目性,范围和目标的选择应受出版社和编辑个体定位的约束,通常只能把眼睛盯住与自己定位相近的竞争对手,在定位相近的类别书中去观察比较。方向的明确克服了书店调研的盲目和茫然,提高了效率。当然,搞选题策划的市场调研,一家书店涵盖面有限,还需多跑几家,包括图书馆等。
如今许多大中城市的新华书店都进行了微机管理,编辑的书店研调可以利用书店可开放的数据库,而且社店可联起手来,除了资源共享,还可以共同研讨,扩大成果。
调查对象之四:读者
书店调查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调查,虽然也能接触读者,了解其需求和倾听意见,但其主要调查对象还是图书。因此编辑不能把书店调查取代读者调查。更何况现今编辑进行前者调查的日益增多,而进行后者调查还相对稀少,故笔者也把这种调查列为编辑活动的新视点而加以解析。
编辑学告诉我们,编辑是作者和读者的中介和桥梁。甚至有人依照商业上的说法,把他们视为出版社的两个“上帝”。实际上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读者才是出版社惟一的上帝。“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始终是新中国图书出版事业的首要方针,而作者与编辑即便是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仍然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只有读者才是他们共同的“上帝”。
“作者→编辑→读者”是旧体制下编辑活动的模式,可以说从古沿袭至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占着主流地位。市场经济下,这一模式已改变为“读者→编辑→作者”。读者的位置放到了最前,明确了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要求是图书生产的源泉,强调了读者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与出版社始终是出版工作的合作者,出版社向来重视与作者的关系是不难理解的,即使是不甚强调编辑在选题策划中主导地位的年代,在身边团结一批高水平的作者,了解他们的研究和创作动态、倾听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权益以便能拿到好稿,出版社编辑本能地意识到处理好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有的编辑能出好书,与组织好作者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故在观念上也常常错把他们当为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忘掉或忽视了真正的“上帝”是读者。
出版社与读者的关系大体上一直是处于一种间接关系,就算今天发行体制的改革使大多数出版社搞起了“自办发行”,但最终也是通过新华书店为中介的。编辑要获得读者的信息,通常依靠本社发行人员,发行员又依靠书店,结果已经“二传”,说不定还变了味,费时而不准确。编辑的书店调查可以说是进了一步,但如前所述还不能取代读者调查,于是现今市场意识和策划意识等现代意识较强的编辑,在不排除与两个中间环节密切合作的情况下,开展了读者直接沟通的调研活动。于是形成了以编辑为中心的编辑活动新模式:
本社发行人员
│
读者─编辑─作者
│
书店
显然编辑处于这种信息的中心位置,他广泛而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选题策划为首的一系列策划活动。在读者调查方面,图书出版社无论从观点上还是实效上都比杂志社要滞后得多,实际中的难度也大得多。
具体说来,现今编辑开展读者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单独调查与随书调查)、座谈会、电话或登门访问和书信往来等形式。问卷调查比较适合综合性调查,宜由出版社出面组织,收集的信息也是涉及全社的。如果是专题性调查,最好采用集体的座谈会或个别的电话、书信等形式,编辑部门或编辑个人就可以承担。如海天出版社社文编辑部,1998年和1999年两年就围绕畅销书《花季·雨季》,多次地组织过全国几个大中城市的中学生座谈会调查,效果特好。中学生们对出版社编辑到学校开展调查感到很新奇,也很亲切,给编辑们谈了许多真切感受,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编辑们满载而归,尝到了读者调研的甜头。
让我们再回到本文前面的编辑活动示意图上来,如果用内查外调新视点的尺度再去衡量一番,上述四点显然只是一个部分。在编辑活动的现代与传统的对照中,老一些的编辑都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点,并抒发出许多特殊的感受。在出版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编辑的观念与工作方式也在相应调整和改变,这种调整和改变并没有停止,还将继续下去。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本文所停笔关注的这几个视点兴许会失去新意,视为常规,但编辑的调查研究之风是永远值得倡导的。
标签:仓库主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