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输电线路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输电稳定性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1.输电线路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电力领域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长足的进步,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上升,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强,运检一体化管理也在近些年得以实行。电力系统检修过程中仍然存在检修不规范、检修质量不到位、检修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输电质量和效率。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中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延长输电线、输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是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输电线路越稳定,电力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越强,因此,电力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运检一体化管理的落地。
2.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电力企业运维行、检修部门各自工作分体运行
电力企业想要在输电线路管理中实行运检一体化,必然要求运维部门行和检修部门岗位工作人员通力配合,要求运维部门行岗位工作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确定、排除故障,要求检修部门人员实际对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造成断电等严重后果,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然而,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运行、配合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各岗位工作人员只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检修人员的岗位职责就是检修,不包括运行,不关心运行,这就导致运检一体化严重受阻。电力企业的运行、检修工作分体运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效率对运检一体化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得不到有效实现的重要原因,也是基础性原因,增加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检修成本。
2.2 运检一体化管理缺乏完善有力的责任制度
制度是保证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落实的重要基础,一套完善、有力的制度方案能够有效推动管理的落实,推动企业内各部门岗位之间的配合,因为制度与部门利益、员工绩效的关系密切,是改变企业现状的必要力量。然而,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是缺乏一套完善有力的责任制度,不能真正促使运维运行和检修两部门分工作人员的配合,没有有效、合理地调整相关人员工作内容,甚至很多日常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方式,导致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在两个部门之间来回踢皮球无序化,运行人员的故障报告有延迟,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增加了检修工作成本,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反而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运检工作的无序化,还会影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影响人才队伍质量的提高,影响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
2.3 专业人才的管理缺口较大
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人才来胜任工作,无论是日常运维还是线路、设备检修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做好专业人才管理和培养工作,尽可能提高人岗匹配程度,为运检一体化管理奠定人才基础。目前,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这说明企业在人才吸纳、人才培养管理上都存在不足,检修人员没有得到与工作匹配的回报,工作热情较低。人才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潜力,影响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引起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重视。
3.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
3.1 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内部管理、责任制度促使运维、检修部门通力配合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需要运维行人员部门和检修人员部门通力配合,运行人员维部门在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要负责及时发现、确定故障,根据故障位置、故障原因启动后备方案;检修部门人员需要根据运行人员维部门提供的故障信息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提高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运行和检修分属两个独立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想要通力合作,必须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责任制度的配合,将双方的配合流程、对接方式、责任划分明确,否则,非常容易出现踢皮球的现象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提高故障的排除效率。电力企业要出具一套能够与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相匹配的运检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运检一体化管理作为员工岗位绩效考核的一部分,鞭策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将一体化管理得到的成果作为员工激励政策的一个来源,用物质奖励调动员工的工作效率;将运检一体化管理成果与部门管理工作连接在一起,作为部门管理人员考核的一部分,在责权划分清晰的基础上推动部门之间的配合。
3.2 提高对专业人才吸纳、培养、管理工作质量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电力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工作做到前边,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工作提供人才基础。首先是人才吸纳,电力企业可与当地电力方面人才培养的高校、高职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合同,每年定期吸纳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充实人才队伍;还可以借助社会招聘、猎头公司等渠道来挖掘行业内优秀人才,提高电力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其次是人才培养,电力领域尚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技术、设备、管理概念不断更新,电力企业要定期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时俱进,避免与同行业之间拉开太大的距离;人才培养是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进入企业后适应岗位的必要过程,能够有效提高人岗匹配程度,以最快速度胜任岗位工作,融入输电线路的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然后是人才管理,人才吸纳、培养的成果最终要转化为人才管理,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
3.3 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发展方向。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将输电线路上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分析、处理的信息系统,配合传感设备还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状态的微调,不仅能够使输电线路尽可能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还能够在出现故障的前期进行预判和评估,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促进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运维、检修人员的常规运维工作,为输电线路提供全天候监控服务,降低运维和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帮助企业控制运行成本、提高运行经济效益。大数据挖掘技术、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输电线路各部分状态的传达时间,及时将线路、设备的异常数据传递给管理平台,及时形成故障预警信息,减少故障检修所需的时间,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巡检无人机能够在输电线路内部无法正确反馈出故障时或进行线路外部巡检时排上用场,无人机能够在任意地形、任意角度、任意高度上悬停,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监测,且能够临时搭载一些特殊的监测设备,在输电塔等部分的运检上作用明显。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内部结构调整、管理制度完善、专业人才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只有做好架构、制度、人员、系统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双方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罗弦.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47):197-198.
[2]王志刚. 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47+54.
许云仕
(国网南平供电公司 福建南平市 353600)
摘要:本文从输电线路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输电稳定性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1.输电线路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电力领域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长足的进步,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上升,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强,运检一体化管理也在近些年得以实行。电力系统检修过程中仍然存在检修不规范、检修质量不到位、检修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输电质量和效率。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中实行运检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延长输电线、输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是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输电线路越稳定,电力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越强,因此,电力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运检一体化管理的落地。
2.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电力企业运维行、检修部门各自工作分体运行
电力企业想要在输电线路管理中实行运检一体化,必然要求运维部门行和检修部门岗位工作人员通力配合,要求运维部门行岗位工作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确定、排除故障,要求检修部门人员实际对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造成断电等严重后果,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然而,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运行、配合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各岗位工作人员只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检修人员的岗位职责就是检修,不包括运行,不关心运行,这就导致运检一体化严重受阻。电力企业的运行、检修工作分体运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效率对运检一体化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得不到有效实现的重要原因,也是基础性原因,增加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检修成本。
2.2 运检一体化管理缺乏完善有力的责任制度
制度是保证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落实的重要基础,一套完善、有力的制度方案能够有效推动管理的落实,推动企业内各部门岗位之间的配合,因为制度与部门利益、员工绩效的关系密切,是改变企业现状的必要力量。然而,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是缺乏一套完善有力的责任制度,不能真正促使运维运行和检修两部门分工作人员的配合,没有有效、合理地调整相关人员工作内容,甚至很多日常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方式,导致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在两个部门之间来回踢皮球无序化,运行人员的故障报告有延迟,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增加了检修工作成本,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反而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运检工作的无序化,还会影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影响人才队伍质量的提高,影响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
2.3 专业人才的管理缺口较大
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人才来胜任工作,无论是日常运维还是线路、设备检修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做好专业人才管理和培养工作,尽可能提高人岗匹配程度,为运检一体化管理奠定人才基础。目前,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这说明企业在人才吸纳、人才培养管理上都存在不足,检修人员没有得到与工作匹配的回报,工作热情较低。人才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潜力,影响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引起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重视。
3.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
3.1 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内部管理、责任制度促使运维、检修部门通力配合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需要运维行人员部门和检修人员部门通力配合,运行人员维部门在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要负责及时发现、确定故障,根据故障位置、故障原因启动后备方案;检修部门人员需要根据运行人员维部门提供的故障信息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提高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运行和检修分属两个独立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想要通力合作,必须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责任制度的配合,将双方的配合流程、对接方式、责任划分明确,否则,非常容易出现踢皮球的现象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提高故障的排除效率。电力企业要出具一套能够与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相匹配的运检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运检一体化管理作为员工岗位绩效考核的一部分,鞭策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将一体化管理得到的成果作为员工激励政策的一个来源,用物质奖励调动员工的工作效率;将运检一体化管理成果与部门管理工作连接在一起,作为部门管理人员考核的一部分,在责权划分清晰的基础上推动部门之间的配合。
3.2 提高对专业人才吸纳、培养、管理工作质量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电力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工作做到前边,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工作提供人才基础。首先是人才吸纳,电力企业可与当地电力方面人才培养的高校、高职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合同,每年定期吸纳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充实人才队伍;还可以借助社会招聘、猎头公司等渠道来挖掘行业内优秀人才,提高电力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其次是人才培养,电力领域尚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技术、设备、管理概念不断更新,电力企业要定期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时俱进,避免与同行业之间拉开太大的距离;人才培养是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进入企业后适应岗位的必要过程,能够有效提高人岗匹配程度,以最快速度胜任岗位工作,融入输电线路的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然后是人才管理,人才吸纳、培养的成果最终要转化为人才管理,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
3.3 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发展方向。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将输电线路上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分析、处理的信息系统,配合传感设备还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状态的微调,不仅能够使输电线路尽可能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还能够在出现故障的前期进行预判和评估,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促进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运维、检修人员的常规运维工作,为输电线路提供全天候监控服务,降低运维和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帮助企业控制运行成本、提高运行经济效益。大数据挖掘技术、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输电线路各部分状态的传达时间,及时将线路、设备的异常数据传递给管理平台,及时形成故障预警信息,减少故障检修所需的时间,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巡检无人机能够在输电线路内部无法正确反馈出故障时或进行线路外部巡检时排上用场,无人机能够在任意地形、任意角度、任意高度上悬停,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监测,且能够临时搭载一些特殊的监测设备,在输电塔等部分的运检上作用明显。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内部结构调整、管理制度完善、专业人才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只有做好架构、制度、人员、系统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双方利益。
参考文献
[1]罗弦.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47):197-198.
[2]王志刚. 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47+54.
论文作者:许云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线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部门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专业人才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