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重症中暑患者救治分析论文_杨增强

2例重症中暑患者救治分析论文_杨增强

(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 急诊科 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14—15日收治的2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迅速体外降温、氧疗、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系列措施救治,并在血压平稳后给予脱水、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处理,评估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经一系列措施急诊救治后,第1例患者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或平稳;第2例患者由昏睡转为清醒,体温、脉搏等均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后转入住院继续治疗。结论: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情较危重,及时、规范的急诊救治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值得推荐。

【关键词】重症中暑;临床救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5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251-02

2016年8月14—15日,我院急诊科共救治2例重症中暑患者,由于抢救及时、措施有力,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转入住院继续治疗,现将2例患者救治过程进行总结。

一般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在室外高热环境下工作或者活动(发病当日室外体温在38℃左右)。第一例患者52岁,为农民工,在高热环境下施工,意识丧失后半小时到院。既往体健;第二例为85岁,为退休人员,在高热环境下长时间活动,意识模糊4小时后由“120”送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第一例呈深昏迷状态,角膜反射消失;第二例呈昏睡状态,角膜反射存在。2例患者均有: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2)高热:第一例42℃为超高热,第二例40℃为高热;(3)汗少:皮肤干燥、潮红;(4)低血压:第一例80/40mmHg,第二例110/60mmHg;(5)呼吸浅快:2例呼吸频率在25次左右;(6)脉搏细弱,次数:第一例170次/分,第二例37次/分;(7)心电图:第一例为窦性心动过速,第二例为交界性逸波、房早二联律、三联律。(8)生化检查:转氨酶均轻度升高、低钾;(9)头颅CT:无脑出血征象。

急诊检查:血、尿常规、电解质、血糖、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四项、心电图、头颅CT。

急诊治疗:(1)一般处理 迅速将患者安置到有空调制冷的抢救室、脱掉衣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生理盐水、平衡盐、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钾)。第一例低血压患者,最初3小时平均补充1000ml等张晶体溶液;(2)迅速体外降温: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毛巾包裹的冰块、冰袋降温、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使室温在25℃以下;(3)对症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适量补液,心功能差者不宜过快;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待血压平稳后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结果:经过快速降温、对症治疗等急救救治,第一例患者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cm左右,有对光反射,并出现呻吟,体温降至39℃,脉搏为120次/分、血压100/60mmHg,留置导尿约1500ml,尿液清亮。呼吸均匀,19次/分;第二例患者意识由昏睡转为清醒,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cm左右,有对光反射,体温38℃,脉搏75次/分,心电图为窦性心律,血压135/70mmHg,病情平稳后住院治疗。

病情分析:(1)2例患者都有在炎热夏季环境下劳动或活动,并出现意识障碍首先考虑中暑。2例患者都存在意识障碍(虽然程度不同)、高热、汗少、瞳孔小、低血压,呼吸浅快急促,但在脉搏、心电图上表现上差异很大。可能和第二例患者发病后4小时内才到医院救治有关,在四小时内患者在家口服补充凉开水约2000ml,稀释了血液,使体温上升减缓、减少了脱水,但是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单纯饮水不能纠正因大汗引起的高渗性脱水、且内环境、电解质紊乱恶化,加上中暑对机体细胞直接损伤,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反映到心脏电生理及传导系统,主要是窦房结、房室结功能抑制,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交界性逸波、房早二联律、三联律,心率37次/分。经过补充晶体溶液及对症治疗后恢复到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2)中暑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病因是在高热环境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活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或湿度高、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中暑。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根据在炎热夏季环境下劳动、生活时,出现高热伴意识障碍首先考虑中暑。热射病需要与脑炎、中毒性肺炎、有机磷中毒、菌痢、疟疾等鉴别;热痉挛需与其他引起的肌肉痉挛的疾病相鉴别;热衰竭需与低血糖及其它引起低血容量的疾病鉴别。(3)中暑的治疗:中暑类型和病因不同,但基本治疗措施相同。①降温治疗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基础,迅速降温决定愈后。通过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毛巾包裹的冰块、冰袋降温、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使室温在25℃以下等处理,体温可迅速下降。对无虚脱者目前迅速降温的金标准是冷水浸浴或冰水浸浴。②对症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适量补液,心功能差者不宜过快;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待血压平稳后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

讨论:中暑是由于长时间在高温或炎热环境中暴露或进行体力活动,导致体温调节机制紊乱,体温超过调定点水平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国内有学者表示,对于机体有一定不适感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参加高强度的体外训练或活动,以免增加中暑的发病率[1]。一旦中暑,患者除了高热、皮肤干燥外,还可能伴有口渴、头痛、头昏、多汗、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表现,特别是重症中暑者,甚至可能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大增加患者病死的风险[2]。

陶红等[3]研究称,有将近50%的重症中暑患者体温≥40℃,体温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患者越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细胞凋亡、横纹肌溶解症、肝细胞坏死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针对重症中暑的临床救治,应在确诊后迅速给予体外降温,同时对症给予吸氧、补液、脱水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一系列处理,以促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尽早恢复平稳,加快意识的恢复。本文中,2例患者均在证实为重症中暑后及时接受急诊救治,患者病情恢复良好,且均转入住院进行后续治疗,抢救效果较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情较危重,及时、规范的急诊救治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宋新华,陈恺,李彩虹.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5):1207-1208.

[2]侯斌,濮雪华,缪小莉.重症中暑患者救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94-195.

[3]陶红,张立新.重症中暑20例临床治疗分析[J].安徽医药,2014,12(11):2142-2143.

论文作者:杨增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2例重症中暑患者救治分析论文_杨增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