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探讨论文_刘兆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探讨论文_刘兆军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普阳农场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621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无效8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52-02

重症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由各种原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卒中、中风。一旦发病,病情变化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关研究统计,每年死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占82~100万人,累计下来的为数更多的存活者中约80%致残[1]。在我国,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较多的终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增高,而这些都是导致脑部循环障碍,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得临床治疗效果做研究,旨在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的健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经MRI、CT检查确诊。其中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2.1±3.3)岁,发病时间5~27h,平均(11.2±0.5)h;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3.1±2.1)岁,发病时间6~28h,平均(12.1±0.4)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首先给患者进行溶栓,活血等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患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的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立普妥,起到稳定斑块、调节血脂的功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中医药方组成: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潜阳兼能熄风清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潜阳配以石决明镇肝潜阳,牛膝、益母草下行,使偏亢之阳气复为平衡;黄芩、山栀以清肝火,使肝风肝火平熄;杜仲、桑寄生养肝肾以平肝之逆;夜交藤、茯神以安神养心。如肝火偏盛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若兼腑热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加羚羊角、牡蛎、代赭石等以镇肝熄风;若肝阳亢而偏阴虚者,加牡蛎、龟板、首乌、鳖甲等以加重滋养肝肾之药[3]。

1.3 观察指标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计分法,根据中风病先兆证的主症和次症进行评定。主症按四级评定,次症按二级评定。疗效百分数=(治疗前总分数一治疗后总分数)/治疗前总分数× 100%临床治愈:疗效百分数≥95%;显效:疗效百分数为60%~95%(不包括95%);有效:疗效百分数为20%~60%(不包括60%);无效:疗效百分数<20%,乃至疗效百分数为负数,甚至发生中风[4]。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无效8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降低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组织或神经出现缺血缺氧症状,易造成神经元损伤,导致患者继发神经元损伤引起灌流损伤。针对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逐渐了解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的健康体检对预防脑部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性,但还有部分患者不能够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应知识,不能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而现阶段,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副作用小,起效快[5]。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无效8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中西医结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降低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其本身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综上所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1,28(5):81-82.

[2]董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6):218-218,219.

[3]安丽华.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8):148-149.

[4]黄俊捷.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89-90.

[5]孙凤云.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4):68-69.

论文作者:刘兆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探讨论文_刘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