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还是坐牢?——一个农民的无奈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提出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严立群[2](2021)在《等待远方》文中提出一林正光后来回忆说,自己大概从上四年级开始,就没有正儿八经好好地上过课了。林正光在一个县级小城里读书生活,在这之前,小城一直静谧安宁,从早上开始到晚上睡觉,小城整天像个少女一样,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着,阳光照在石板街上,有些闪耀的碎银光芒。太阳每天静悄悄的从小城的小街头走到小街尾,又从小街尾走到小街头,把小城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走完了。但"四清"工作组进驻学校后,小城街上的氛围就有些诡秘了,
胡雯青[3](2021)在《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越南民族性格研究(1930-1945年)》文中研究表明中越两国自古以来便有着极其特殊的历史关系,近年来两国间的关系更是不断升温,其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也大幅度增加。在此背景之下,深入了解越南民族性格、与越南民族进行友好交往、深化中越民间互信便显得愈发必要了。而优秀的民族文学经典则往往反映、折射出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尤其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具体、历史描写为写作原则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因此,本文聚焦于1930—1945年这一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并迅猛发展的时期,将越南民族性格与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对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展开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分五个章节对1930—1945年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越南民族性格展开研究。第一章,在对“民族性格”这一专业术语做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性格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联系。第二章,概述1930—1945年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发展,其中包括1930—1945年越南的社会背景、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此时期内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第三章与第四章则运用典型理论中的典型共名说,以此时期内极具代表性的五部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男角四卞》《最后的道路》《熄灯》《红运》《志飘》为分析样本,通过以小见大、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格,以此概括出近现代越南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即重情重义、开放包容、反抗精神;以及三种劣根性,即懒惰性、极端性、利己主义。第五章,将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的讨论置于越南文化结构论的时间—主体—空间坐标系中,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对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展开剖析,从根源上揭示出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其中,历史原因主要是中法两国与越南特殊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原因则包括了地理位置与地形情况、气候与资源情况;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的形成;文化原因则包括了村社文化与阳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及其他多种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以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为研究媒介,对越南民族性格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越南语语言文化研究的整体发展,也能进一步加深中越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促进中越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刘梦[4](2019)在《土家族故事家刘为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为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镇湾故事”的代表性传承人。她的童年在病痛中度过,中年与死神擦肩,晚年又痛失爱子,非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以丰富的故事储备、全面的故事类型、积极的传承实践为都镇湾故事的当代传承与保护做出重大贡献。她的人生经历与价值观深刻影响了她的故事传承,故事也反过来哺育了她的生命。本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刘为芬的生活史和故事传承展开调查研究,以期发现故事家的人生经历与故事传承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第一部分,主要从十五溪村的生活图景和非遗的制度背景两个方面对刘为芬故事的传承背景进行概述。十五溪村是刘为芬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在生产生活和社会风俗方面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并由此形成了深厚的故事讲述传统。“都镇湾故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确立为当地故事传承带来深刻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从刘为芬的家庭环境、青少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对刘为芬的生活史进行梳理,通过审视她在人生重大事件中的应对策略,探寻她的心灵成长史和精神世界的养成。第三部分,主要从刘为芬的故事来源、传承动力、讲述风格着手,对刘为芬的故事传承特点展开研究,它们从整体上呈现出故事家的面貌,体现出刘为芬对于故事充满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传承。第四部分,以刘为芬讲述的德育故事、笑话、巧女故事为对象,对刘为芬在特定价值观和人生观下形成的代表性故事类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故事家的价值观、人生观与所讲述的故事之间相互渗透和叠印的关系。特殊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铸造了刘为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们在故事来源、传承动力、讲述风格等方面影响了她的故事传承,反过来她又通过故事主题的选择和故事人物的塑造,虔诚地宣道着她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故事家刘为芬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民间叙事文学中对“人”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当代民间故事的传承实践提供借鉴。
丁文[5](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王娜[6](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认为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汪洋[7](2017)在《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文中指出20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和取得民族独立自强的问题。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一个县的农村如何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中期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建构起新的秩序。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京山县农村基层社会入手,分析了中共最初的农村活动直至领导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建立过程。本文首先通过传统的文本研究和访谈的结合,分析了传统的乡村秩序怎样陷入困境的。笔者认为在中共大规模的介入到京山县的乡村基层前,农村的秩序面临着很大冲击。这其中有“天”的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生产上的破坏,乡村基层的秩序也面临着匪患的冲击,同时国民党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这种秩序的破坏不仅有着传统王朝的秩序破坏的特征,我们还要看到其中现代化要素的介入反倒使得农村精英向城市转移,匪患的武力加强,内卷化带来的更多干扰性因素,以及外国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某种冲击。中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抗日战争大规模介入到京山县的农村基层中的,它所领导的带有全盘性抗争和改造的事业对农村的秩序重归稳定提供了极大助力。这种助力也为中共迅速的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提供了帮助。伴随着全面的胜利,中共开始了在京山县农村的更大改造活动。带有革命化理想目标的执政党在地权变迁中,实现了对农村政权和民众心理的重塑,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将自身的意志施加于农村社会之中,从而构建新的秩序。地权变迁中国家利用农业生产体制性的变化,获得了大批的拥护者,建立起稳固的政权组织,同时利用阶级力量的话语在农村开展广泛的动员、教育以及斗争工作,力图对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性的整合。这种国家与乡村之间的互动,整体而言,国家处于相对主动的一方,多层次的乡村各阶层相对被动,这也是国家力量能不断较为成功介入到基层实施改造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政策的施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各阶层基于已有的情感认知、利益等因素对国家力量形成了跟随、徘徊、抵抗等现象。这种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既有着农民各阶层一致性的一面,也有着各阶层各不相同的一面。通过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在地权变迁中的表现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国家力量在传统因素较强的农村如何试图建构起一个新的符合现代化工业化以及革命理想化需要的世界。
马兰[8](2017)在《治理语境中的村霸治村现象研究 ——基于宁西北、鄂东南两村的驻村调查》文中认为村庄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村民对自主权利的充分掌握。然而,从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来看,少数村庄存在村霸势力控制村庄权力话语的情形,他们横行一方,成为村庄无人敢管的狠角色。一方面,村霸以其暴力与财力,干扰村庄选举得到了乡村治理权力;另一方面,村霸所赢得的乡村治理权力又加深了他们的暴力与财力,使其成为村庄中的“土皇帝”。村霸掌权使乡村治理出现了“以毒攻毒”的恶性循环、基层民主衰退、村庄价值观偏离、村规民约失序等负面影响。村霸治村现象不仅与我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相背离,使村庄的民主法治进程遭到阻碍,而且使村民对政府的信任感逐步降低,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受到严重侵蚀,因此,终结村霸治村现象势在必行。本文是基于“礼治、理治、力治”的农村治理形式为理论背景的思考和研究。“礼治”即以家族为共同体的礼俗之治,“理治”则是依托于社会理想,并以论证社会理想是否合理所进行的乡村治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礼治”资源减少,“理治”的理想社会也被质疑,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力治”的农村治理形式得到了发展,其具体表现为权力、能力、暴力。本文以文献研究方法、质性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宁西北X村与鄂东南Y村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核心概念与样本、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村霸治村的现状描述。就宁西北X村与鄂东南Y村村霸的成长历程、以及其掌握治理村庄的公共权力后的权力运行两个维度对村霸治村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并指出村霸治村现象导致“以毒攻毒”的恶性循环,破坏基层民主、误导村民价值观、打破村规民约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为村霸治村的原因探究。随着村庄的“礼治”资源的减少,“理治”传统的消退,村庄走向“力治”的治理形式。“力治”治理形式所表现出的权力、能力、暴力成为村霸治村现象的孵化器。第四部分为终结村霸治村现象的路径构建。由“力治”治理形式走向“法治”治理形式是终结村霸治村的根本之道,其实现路径有治理主体依法办事、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构建村庄良风美俗、培育公民四个方面。首先,本文以公共管理学学科角度出发对村霸治村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实现了选题的创新。其次,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深入到宁西北与鄂东南两村收集一手资料,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了村霸治村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最后,本文运用徐勇教授提出的农村治理形式,从理论视角对村霸治村现象予以细致与全面的分析,使理论与现实相融合,实现了理论工具的创新。
何丽萍[9](2014)在《在云城》文中认为第一章降临一轿夫对董菊米说:"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到云城了。"董菊米掀开布帘,将头探出来,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把头发解开,让它像柳絮那样,随风飞舞。轿夫跟另一个轿夫咬耳朵:"这年头,也就是这些吃进去很空的人,才会看什么风景的。"董菊米听到了,蹙着眉头,没有搭腔。果然就看到了城门。历史上的云城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隋三十(610)年,筑古城墙,长约十来里,颇有气势。全城共有七座城门,分大水门、小水门、丽阳门、通惠门、镇东门、火宵门和厦河门,十分坚固。整个分布,像七斗星座。也有像群星拱月、群猪托珠
童宗斌[10](2014)在《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Urbanization)彰显了人类的发展理性,是一种市场化行为,更是一种组织化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作为“迟发外生型”国家,更加突出地将发展理性以组织化的行动方式植入到全国的城镇化历程中,推动城镇化快速前进。这样的城镇化过程在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里被演绎成众多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政府的推进之手。政府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通过自身的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让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行动主体以或主动、或被动的不同方式参与进来,集体推动了城镇化的形式演进。理解这种形式演进,不能脱离城镇生态系统本身的组织结构和时空场域特性,忽略其背后的政府推进之手。城镇化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的考量固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全局性的认识,但若不能深入细致解剖麻雀,掌握城镇化的组织动力和维持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就很难真正发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治理方法。在既往的知识生产中,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地方法团主义(Local State Cor poratism)、地方的市场社会主义(Local Market Socialism)和政府即厂商(Loca 1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等理论的提出,以及围绕此建立的各种分析框架,为探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角色提供了理论脚手架。但城镇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转型问题,还关联到政府如何处理与其他社会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整体性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在乡镇企业欠发达,甚至没有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普通乡镇,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行动,并整合多方行动主体和资源保持这种发展惯性,仍亟待深究。其实,从城镇化的行动主体构成来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过程。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地方政府、公司和群众在日常治理中如何互动,进而形成当前城镇化形式的过程,也需要放在具体的场域和发展过程中加以研究。为此,本文力图从组织制度学派和历史制度学派的视角出发,利用准民族志方法(quasi-ethnomethodology),对一个中部地区的普通劳务输出型乡镇——河镇的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的城镇生命历程进行回顾,探究其在几乎没有乡镇企业等产业基础的支持下,依然能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及维系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为此,本文分为七章进行阐述。第一章导论,从城镇的属性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视角及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等角度探讨了研究的基本知识背景;第二章相关研究回顾和分析框架,重点围绕城镇化关联的组织运作机制和基层治理等内容探讨城镇化研究中亟待研究的领域,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第三章至第六章从河镇的行政建制和生命历程片段中涉及城镇化推进的关键事件入手,分析河镇从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理方式和形成的惯性机制。第七章结论和讨论部分概括了全文的研究发现,并进行理论总结和探讨。全文研究发现:在河镇的城镇化进程中,镇政府基于行政建制的组织基础,立足现有的土地制度、财政制度和户籍制度,以发展理性生产的共识为引导,形成了试点模仿、系统动员和项目整合等三位一体的惯性机制,推动和维续了当地城镇化的形式发展。镇政府在组织存在的合法性上奉行“向上看、向东看”的原则,积极试点模仿沿海江浙一带的发展,以创建开发区为抓手,推进土地的城镇化,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建设。在这一过程,镇政府还需充分利用绩效、情感和权力等动员手段,系统动员各类行动主体参与,并通过项目整合的方式,找到自己可以主导和控制的治理空间,协调各方利益,贯彻地方发展意志,达到形式上快速城镇化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惯性机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奉行并利用地方发展主义,强力介入和操纵非市场治理的后果。如何让城镇化从形式演进转向实质发展,形成高质量的城镇化结果,需要我们就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非市场治理的关系进一步探究。
二、种田还是坐牢?——一个农民的无奈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田还是坐牢?——一个农民的无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等待远方(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3)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越南民族性格研究(1930-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一章 民族性格及其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联系 |
第一节 民族性格的界定 |
一、民族 |
二、性格 |
三、民族性格 |
第二节 民族性格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联系 |
第二章 1930—1945 年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 |
二、越南人民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反抗 |
第二节 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越南的初步形成 |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越南的空前发展 |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越南的曲折发展 |
第三节 代表作家及作品 |
一、阮公欢及其代表作 |
二、吴必素及其代表作 |
三、武重奉及其代表作 |
四、南高及其代表作 |
第三章 越南民族性格的积极体现 |
第一节 重情重义 |
一、亲人间的情义 |
二、朋友、乡邻间的情义 |
第二节 开放包容 |
一、对新事物的接受 |
二、待人处事的豁达 |
第三节 反抗精神 |
一、直接反抗 |
二、间接反抗 |
第四章 越南民族性格中劣根性的体现 |
第一节 懒惰性 |
一、直接体现 |
二、间接体现 |
第二节 极端性 |
一、处理问题的方式 |
二、人与人的关系变化 |
第三节 利己主义 |
一、保其身 |
二、求私欲 |
第五章 近现代越南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历史原因 |
一、中国与越南的历史渊源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二、法国与越南的历史渊源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第二节 自然地理原因 |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情况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二、气候与资源情况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原因 |
一、小资产阶级在越南的形成 |
二、小资产阶级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第四节 文化原因 |
一、村社文化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二、阳性文化及其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与其他多种文化对越南民族性格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土家族故事家刘为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刘为芬故事的传承背景 |
第一节 十五溪村的生活图景 |
一、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 |
二、人生礼俗与节日生活 |
三、村落的故事讲述传统 |
第二节 非遗保护的制度背景 |
一、非遗项目的确立 |
二、十五溪故事家群 |
三、传承人的身份压力 |
第二章 刘为芬的生活史 |
第一节 家庭环境 |
一、亲缘谱系 |
二、父母影响 |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成长的苦乐 |
一、病痛考验 |
二、幸福婚姻 |
第三节 中年时期:生活的重击 |
一、蒙受冤屈 |
二、对抗死神 |
第四节 晚年时期: 非遗的机遇 |
一、非遗带来的人生转折 |
二、积极的故事传承实践 |
第三章 刘为芬的故事传承与讲述风格 |
第一节 刘为芬的故事来源 |
一、传统故事来源 |
二、书面故事的收集 |
三、作家式故事编创 |
第二节 刘为芬的故事传承动力 |
一、内部动力:对故事治愈功能的需要 |
二、外部动力:非遗传承人的职责要求 |
第三节 刘为芬的讲述风格 |
一、角色扮演式讲述 |
二、叙议结合式讲述 |
第四章 刘为芬故事的代表类型及其价值观 |
第一节 传统道德观下的德育故事 |
一、春风化雨的品格塑造 |
二、造命者的宣道:《婚姻命中注定》《还来生账》 |
第二节 旷达生死观下的民间笑话 |
一、娱人娱己的故事理念 |
二、掰人者的巧智:《牛屁股用纸糊着》《闹房》 |
第三节 自尊自强人生观下的巧女故事 |
一、勤劳智慧的女性群像 |
二、巧媳妇的智勇:《公公告媳妇的状》《公公想媳妇》 |
结语 |
附录 |
一、刘为芬故事类型表 |
二、刘为芬故事选录 |
三、刘为芬故事目录 |
四、刘为芬年谱 |
五、刘为芬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时间的选取 |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
1.何为乡土文明 |
2.失落的乡土文明 |
3.乡土文明的黄昏 |
三、研究现状 |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
3.乡土文学的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
一、孤独的“剩余者” |
二、角落里的“明天” |
三、从“智者”到“负累” |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
三、逐权的村长 |
四、乡村“能人” |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
一、被弱化的“史诗” |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
三、失落后的寓言 |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
一、乡愁置何处 |
二、“无药方”的追问 |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四节 文章框架 |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
第五节 社会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
结语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
第一节 聚落空间 |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
第五节 走出村落 |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
结语 |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
第一节 征地运动 |
第二节 身份转变 |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
结语 |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
结语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三、研究的区域和时间的界定 |
四、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材料来源 |
五、本文研究重难点 |
六、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失序与混沌:生态恶化的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天灾抑或人祸? |
一、水旱连年 |
二、战事:雪上加霜 |
三、灾害应对 |
第二节 匪患肆虐 |
一、流匪如风 |
二、“土”匪横行 |
第三节 失败的政权建设 |
一、失衡的职能 |
二、保甲组织:名实难副 |
三、政治人物难称其职 |
第四节 农民经济状况与行为选择 |
一、收不抵支 |
二、向何处去? |
第二章 革命走进乡村:从边缘到中心 |
第一节 革命初临 |
一、董必武的学生 |
二、革命活动 |
第二节: 抗日战争:革命走向中心 |
一、汉流组织的帮助 |
二、陈大姐与李司令 |
第三节 革命支前:从翻深到翻身 |
一、支前任务 |
二、支前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地权变动下的国家权力 |
第一节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
一、急性土改 |
二、京山县土改概况 |
三、京山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二节 地权变迁中的权力体系构建 |
一、京山县乡村权力的网络体系 |
二、基层建党办社 |
第三节 生产环节中的国家权力 |
一、干部领导生产 |
二、生产中的政治选举与表达 |
三、生产中的政治教育 |
四、生产中的家庭 |
第四章 地权变迁下的情感、阶级与利益 |
第一节 亲不亲,阶级分 |
一、情感与观念之惑 |
二、阶级觉悟:同姓敌人与异姓兄弟 |
三、阶级身份的划分 |
第二节 身份与话语:合作化时代的双重工具化运用 |
一、组织起来 |
二、“揩油”:阶级话语的武器 |
三、谁在反对? |
第五章 乡村的领导者:国家的干部 |
第一节 干部配置 |
一、土改前后干部的构成与流动 |
二、党员干部:红与专的要求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一、整风培训:身份认同 |
二、学习领导合作化 |
三、学习与规训 |
第三节 干部问题 |
一、人际交往:阶级意识不清 |
二、贪污腐化 |
三、作风问题 |
第四节 处于国家与乡村间的干部 |
第六章 阶级斗争:秩序的维护 |
第一节 狂风暴雨 |
一、对敌斗争:“关管杀” |
二、难以过关:自我了结 |
第二节 暗处的敌人 |
一、混入生产组织的阴谋 |
二、乡间案件幕后黑手 |
三、农民的心思 |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隐伏 |
一、民间信仰组织的基础 |
二、清理会道门组织与两种话语 |
三、剪不断,理还乱 |
结语 |
一、新秩序的来龙去脉 |
二、历史与现实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治理语境中的村霸治村现象研究 ——基于宁西北、鄂东南两村的驻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综述简评 |
(三) 核心概念及样本说明 |
1. 核心概念 |
2. 样本说明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不足 |
二、现状深描:村霸治村纪实 |
(一) X村的“李瘸子” |
1. “李瘸子”的成长历程 |
2. “李瘸子”治村的权力运作 |
(二) Y村的“严老大” |
1. “严老大”的成长历程 |
2. “严老大”治村的权力运作 |
(三) 村霸治村的负面影响 |
1. 作风强硬:“以毒攻毒”的恶性循环 |
2. 揽权专制:村民民主的衰退 |
3. 重利轻义:村民价值观的偏离 |
4. 个人独大:村规民约的失序 |
三、原因探究:村霸治村的“力治”逻辑 |
(一) 农村治理形式的演变 |
1. “礼治”资源的减少 |
2. “理治”传统的消退 |
3. 个体利益至上的“力治” |
(二) “力治”孕育而生的村霸治村 |
1. 村委行政化:自上而下的权力之治 |
2. 个人能力:利益驱动下的强者生存 |
3. 以暴制暴:乡土社会的失范和失序 |
四、“力治”走向“法治”:村霸治村的终结 |
(一) 乡村法治的必然 |
1. “力治”的不足 |
2. “法治”应运时代要求 |
(二) 多路径构建乡村“法治” |
1. 推进治理主体依法办事 |
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
3. 构建与“法治”匹配的良风美俗 |
4. 实现公民有法必依 |
五、反思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在云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降临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章桂花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三章弥撒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四章春天,春天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五章阴阳隔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六章红白梨庄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七章胭脂扣 |
一 |
二 |
第八章柔软 |
一 |
二 |
第九章青萍之末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章虚与盈 |
一 |
二 |
三 |
第十一章旗袍,旗袍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二章尘埃中 |
一 |
二 |
三 |
第十三章马面妖娆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四章抵达 |
一 |
二 |
(10)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城镇: 一个关联性的生态系统 |
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 |
四、研究主题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 |
一、城镇化的组织机制 |
二、城镇化的基层治理 |
三、田野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河镇的行政建制与发展动力 |
一、河镇概况 |
二、行政建制与职能设置 |
三、河镇城镇化的组织动力 |
第四章 建立“开发区”:河镇的城镇化模仿 |
一、以修路为名的征地 |
二、房地产开发——迁移先行 |
三、打造产业:“酵母工程”与“蝴蝶兰事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如何集聚:城镇化过程中的系统动员 |
一、强聚人气——菜市场事件 |
二、粮站和学校的潜功能 |
三、税收的博弈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镇的重新开发与项目整合 |
一、栽房子 |
二、拆迁、拆违中的官民互动——老金事件 |
三、再开发:一箭三雕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镇化的惯性机制与治理逻辑 |
一、行政建制的动力引擎 |
二、惯性机制及其制度基础 |
三、地方发展主义逻辑与新型城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四、种田还是坐牢?——一个农民的无奈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等待远方[J]. 严立群. 湖南文学, 2021(07)
- [3]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越南民族性格研究(1930-1945年)[D]. 胡雯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土家族故事家刘为芬研究[D]. 刘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7]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D]. 汪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8]治理语境中的村霸治村现象研究 ——基于宁西北、鄂东南两村的驻村调查[D]. 马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在云城[J]. 何丽萍. 江南, 2014(05)
- [10]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D]. 童宗斌.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论文; 农民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越南民族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