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综述_农产品论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综述_农产品论文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物流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农产品论文,物流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7-0041-03

近年来,物流产业越来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农产品物流又是整个物流产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农产品的物流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在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的学者们在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深刻论述了农产品物流的地位,剖析了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多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为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现将近年来中国对农产品物流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述评。

一、国内研究状况

从国内文献来看,农产品物流研究虽刚刚起步,但也取得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农产品物流研究相关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物流地位的研究

农产品物流的地位是学者们研究的重头戏,大致是从三个角度来讲的。

一是从宏观上来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农产品物流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物流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由于农产品不能做到货畅其流,不能做到加工增值,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由于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物流过程损耗大,加大了成本,同样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必须重视农产品物流,同时,在中国,离开了农产品物流,就不能有真正的物流业[1];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农村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业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导致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落后现状,如不迅速改变和转变,作为国家第一产业基地的农村,必将陷于严重的经济恐慌,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应急措施和长远战略,就是建立科学的农村物流体系[2]。

二是从农产品的特性角度,指出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全年性之间的矛盾要靠农产品物流来解决[3],同时农产品属于生命周期短的产品,保质保鲜困难,运输储存需要具有专门的低温保存设施。因此农产品销售的时效性强,在一日之内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也较大。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市场对农产品物流的依赖程度较大[4]。

三是从现代物流的作用角度,指出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吴翠峨分析了农产品配送业的优势,认为物流配送有利于开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有利于适应多样化的市场要求,应该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杨锦秀等从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分析了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现实意义和外部环境,并提出了积极扶持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建议。章胜勇等认为,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农产品流通的特殊性和经营的风险性,特别是在生鲜供应链各环节上存在着物流利润和风险分配不均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展现代物流就是很好的选择[5]。

(二)农产品物流领域现存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当前尚未形成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甚至更多。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2]。学界普遍认为目前偏高的农产品物流成本主要源于几个方面:(1)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的行政壁垒。虽然目前一些地方开辟了农副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但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农副产品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大了大宗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大量的积压和损失[6]。(2)技术瓶颈。造成生鲜农产品物流高成本的第一技术瓶颈就是保鲜技术落后。有数据表明,中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特别是美国等国家,采用全程冷链管理,损失率只有1%~2%[7],据统计,中国每年有约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坏、损失[7]。作业技术水平也很不尽如人意,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包装装卸到运输、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使得农产品的物流过程成为既消耗成本又降低品质的过程[8]。第三个技术瓶颈就是管理技术的落后。现阶段农产品的物流形式基本上是传统的自营物流,在这种物流模式下,各农产品供应商分别对销售商供应不同的农产品,是典型的多对多关系,是小规模的零星物流,存在车辆迂回往复运输的现象,配送成本高、效率低、配送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证[4]。(3)缺乏标准化体系。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都是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这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9]。

第二,物流主体发育不良。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一是国合流通企业,二是农业公司,三是专门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四是为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包括专业运输公司、专业包装公司等等,五是经纪人队伍,但这几大主体依然发展不成熟,不能承担起推动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的责任[3]。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农村又普遍缺乏具有独立产权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交易,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7]。

第三,物流政策环境方面的问题。李炳坤认为,农产品物流政策供给还相对滞后。在农村改革二十多年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已经实现甚至超过了当初设想的目标,但是还不能宣称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制度,这项改革和建设一直在努力推进和继续深化之中[10]。罗必良提出,农产品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反复,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足,市场分割明显,价格集中生成的机制尚未形成[11]。夏春玉提出,在物流网点政策,物流设备与工具的开发、更新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全社会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共同化以及各种物流方式的合理利用方面的政策的缺位都使得当前的农产品物流处于无序状态[12]。

(三)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研究

如何推动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学术界见仁见智,从战略和策略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议。

1.从战略层面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改善现阶段农产品物流的一系列战略思维

第一,一体化战略。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和生产者组织化程度较高,因而可以着重建立以商业为中心的垂直一体化物流系统,形成中国农产品物流中心[13]。

第二,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优势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就要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样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14]。农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加强行业分工,将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从供应商和销售商处分离出来,交给专门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来完成,使农产品的供应商和销售商专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的开拓[4]。

第三,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应在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企业化的管理为运行机制、多元主体参与、高度组织化的现代市场体系[15]。

2.从策略层面上,学者们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具体解决方案

第一,运用科学管理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李学工等认为,在条件成熟的一些地区可发展专业化的瓜果蔬菜等种植基地以及家禽、家畜的养殖基地,实行集约化生产管理、工厂化运作管理、规范化质量管理[16]。

第二,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秦代红认为,发展农产品物流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专用运输业,尤其是冷藏运输、长距离运输,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17]。李学工等认为,要通过建立农产品批发兼物流功能的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进入超市的比例[16]。

第三,搞好营销渠道和网络建设,加深市场开发力度。刘瑞涵提出,要通过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和变化动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渠道策略和相应的营销组合。例如,根据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性和产品本身的鲜活性确定分销渠道的长短;依据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及其分散度和企业自身实力考虑是否采用中间商以及需要中间商的多少[17]。

第四,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向各经营主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重点[7]。

二、简单述评

1.从研究内容上说,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丰富。就总体研究内容而言,没能在对农产品进行明确分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物流特性,并找出这些特性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所具有的含义。而且,对目前农产品物流运行的状态缺乏清晰的了解,因此无法对其发展趋向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农产品物流配送研究而言,目前理论界虽然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保持了高度关注,但大多侧重理论层面的分析,而对于农产品物流配送如何操作、如何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效率、农产品物流配送业态的绩效如何等涉及农产品物流配送本身运作层面的问题还没有作相应的研究。就农产品物流的技术研究而言,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还处于技术引进和初级研发阶段,普遍停留在库存和财务等具体环节,缺乏全流程的集成研究。就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而言,缺乏在市场体系中对中国农产品物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缺少对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变化后农产品物流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2.从研究方法上说,宏观层次的研究较多,微观层次的实证分析不足。就中国学者的研究而言,大多集中在对中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发展现状、政策建议进行宏观性分析上,在分析方法上多采用叙述性统计分析,缺乏严格的计量分析,没能对数据和信息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验证,以农产品具体品种作研究对象而开展的实证研究还很少。另外,对农产品物流运行机理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合作机制、投资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信任机制等对农产品物流的重大作用尚未引起重视。

3.从理论总结上说,大多研究还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缺乏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的系统阐释。研究成果主要还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而至今还未出现一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规范性、原理性的法典式专著。

4.从研究路径上说,研究多集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而缺乏从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而且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大多从农产品物流的行业自身角度探讨,而较少从中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等根本制度上探讨原因。

依据上面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的研究和总结;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技术、模式、绩效、市场体系等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三是要进一步运用实证分析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机理、运行机制的研究;四是要进一步丰富对农产品物流的多学科研究;五是要加强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体制、时代背景等因素的研究,特别是政府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等等。

标签:;  ;  ;  ;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综述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