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欢

肖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产褥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影响分析;

近年来,选取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经剖宫产能解决高危妊娠、异常分娩等问题,给母婴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剖宫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高,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差,因此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感染率较高[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年龄在23岁至42岁,平均年龄(33.25±3.11)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29例,患者的体质量50kg~80kg,平均体质量(62.59±2.51)kg。研究组的45例患者年龄在22岁至44岁,平均年龄(33.68±3.36)岁;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27例,患者的体质量50kg~80kg,平均体质量(63.15±2.58)kg,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术前8h禁止饮食,禁止喝水,给患者讲解术前的注意事项,给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术后进行访视,给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①给患者讲解护理操作和手术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项。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陪护患者,必要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降低环境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避免颈部过度拉伸;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湿度控制在RH40%左右,稳定在22℃左右。②护理人员给产妇讲解相关事项,麻醉后给产妇导尿,护理中严密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若发现不是,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在胎儿分娩后,将胎儿给产妇看,稳定产妇的情绪,有助于子宫收缩恢复正常,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和情绪的变化,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④术后指导产妇合理饮食,纠正产妇的不良生活习惯,给产妇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鼓励产妇下床活动,适当锻炼身体,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

1.3 指标观察[2]

观察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参考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切口愈合的情况分成3个等级,其中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渗液、渗血、红、肿等不良反应,为甲级;切口整体的愈合一般,伴有渗液、渗血、红、肿等不良反应,为乙级;切口愈合较差,切口出现化脓,还需引流处理为丙级。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完善,在高危妊娠和分娩风险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临床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是常见的一类外科手术,由于创伤面积大,伤口愈合缓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剖宫产分娩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是阴道分娩产妇的1~2倍,甚至更高,大量出血,给产妇机体的抵抗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产妇出现贫血,延缓产妇术后身体的康复,对子宫切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3-4]。

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类新型护理方式,通过加强手术是的消毒力度,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强度,达到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风险。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经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担忧情绪[5]。通过术前与产妇的沟通和交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给予产妇心理疏通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分娩,对子宫收缩有一定的好处,降低出血。给产妇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对切口的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在进行各项手术操作中,护理人员和医师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创伤,有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6]。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操作,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产妇的保暖。手术结束后,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指导产妇会阴部的清洁工作,尽可能降低产妇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产褥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后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杨惠敏,张素红,王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3):10-11.

[2]王敏.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12):96-97.

[3]于化梅,田海珍,秦丽敏,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观察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11-113.

[4]王艳艳,毕丽娜.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85-186.

[5]江蕊,何蕾,王冠容,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177-178.

[6]李茜.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5-16

论文作者:肖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