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援助韩国AAAA级秘密卷:革命军事博物馆第一次公开_毛岸英论文

抗美援朝AAAA级密卷——革命军事博物馆首次披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次论文,博物馆论文,军事论文,AAAA论文,级密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10月20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揭幕。此展立即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因为,在这个展览中,首次披露了一部分珍贵史料。这些在50年前属于国家绝对机密的文件,为人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那场战争的背景和中国出兵援朝的决策过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0月23日,记者在军博3 楼新辟的“抗美援朝战争厅”参观了这个展览,看到其中一些信件、电报,多签有“AAAA”,这是当时最高机密的标志。在展览大厅,记者顺访了当年的老战士和一些重要事件的知情人,现录如下,以飨读者。

首次全文公布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的亲笔信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当时装备精良的北朝鲜军队以快速反击战的方式,越过“三八线”,直入南朝鲜,将来犯的李承晚军队打得溃不成军。眼看战局将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胜利而告终,美国却出兵干涉,并令其海军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入侵中国领土台湾。与此同时,美国还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9月中旬,朝鲜战局发生急剧变化,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并突然登陆仁川,切断了朝鲜人民军退路,将朝鲜15个师的兵力分割在几百公里的战线上。平壤陷落,朝鲜战局万分危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致信中国领导人,请求出兵援朝。这封信是朝鲜特使送交中方的,文字为朝文,以钢笔竖排书写——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对于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朝鲜人民深切的关心、百方援助,我们仅代表朝鲜劳动党衷心的感谢!

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战况,是在美国侵略军上陆仁川以前。我们的战况不能不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挤入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并于9月16日以优势兵力, 在仁川登陆后陆续占领了京城。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了,我们人民军虽然对于上陆的敌人,进行了极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

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航空机,每天不分昼夜的任意的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对敌空军毫无抵抗力的我们的面前,敌人则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的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与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及其他设施大量的被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

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的部队已经连在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里,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队,则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如果京城完全被敌占领,则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是很可能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训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处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的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我们向您提出以上意见,盼望即予指教!

敬祝

健康

金日成

1950年10月1日于平壤

值得注意的是这封信的落款,在军博展出的信落款为金日成,而军博出版的画册上,信的落款为金日成、朴宪永。

首次披露我军伤亡数字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

以往提及战争中敌我双方的伤亡数字,我们一般只讲敌方而忌口不提己方。多年来,在公开出版物上,中方对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阵亡人数避而不谈,因此,有人认为,一定是志愿军的伤亡大大超过“联合国军”。这次展览,经中央军委批准,首次公布了志愿军阵亡人员总数:171669人。其中,天津977;北京1438;河北10155;山西5835;内蒙古1683;辽宁13374;吉林18260;黑龙江8222;山东19685;上海1634; 江苏7268;安徽4151;浙江3732;江西2162;四川30789;贵州2799; 云南1482; 新疆61; 青海48;甘肃1041;宁夏461;陕西2802; 广西2915;广东3186;湖南10687;湖北5167;河南10673;福建982。

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了两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为战略反攻阶段。在此阶段内, 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在攻防转换频繁、情况变化急剧、很少的战役间隙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同朝鲜人民军一道,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共毙伤俘敌23万余人,将敌打回到“三八线”。从1951年6 月中旬到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战, 这也是最为艰苦的一个阶段。“联合国军”以“绞杀战”、细菌战,企图置我军于死地。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这个阶段。志愿军以坑道战对付敌人,250 公里的地下工事横跨半岛东西,并创造性地解决了防御和后勤保障等重大问题。 这一阶段,中朝军队边打边谈,以打促谈,越战越强, 迫使对方于1953年7月27 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这也是美国开国以来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军队在战争中共歼灭敌军109万余人,其中,1950年6月25日至10月24日朝鲜人民军单独作战歼敌13万人,志愿军入朝后歼灭敌军96万人。展览对敌我双方伤亡和战争消耗作了最新统计。美军在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多万吨,开支战费830亿美元, 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耗费。志愿军为夺取战争胜利也付出了相当代价,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的共36万余人,消耗各种物资560多万吨,开支战费62 亿元人民币。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志愿军是在绝对劣势下战胜了处于绝对优势的敌人,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继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又一次抗击外侮的伟大胜利。

毛岸英之墓正对北京

在展厅一角,记者遇到原志愿军第15军29师老战士郑时文同志,他正在毛岸英烈士照片前,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毛岸英墓修建的经过。毛岸英墓修建时,郑时文恰好调入志愿军总部组织部任干事,亲自参加了毛岸英遗骨安放。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第二次战役。清晨,敌人的12架战斗轰炸机向志愿军总部的上空飞来,盘旋一个多小时后向北飞去了。彭德怀马上意识到情况紧急,他命令总部的同志赶快撤离作战室,到临时的防空洞里隐蔽。可他自己却依然站在指挥所的地图前,考虑战役部署。大家连推带拉地终于把彭总推进了防空洞。这时总部作战室里,只有作战处副处长成普、参谋高瑞欣和毛岸英三位同志。上午10点钟,那12架敌机又飞回来了。听到隆隆的飞机声,成普副处长几步蹿到门口,探出头来向空中眺望。半空中,除了敌人的几架轰炸机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亮点。多日的战争经验告诉成普,这些亮点不是一般的炸弹,是用铝皮包着的凝固汽油弹 ,这种汽油弹,打哪哪 着火。成普大喊一声:“不好,快跑!”话音刚落,汽油弹已落到地面上爆炸了,志愿军总部作战室顿时火光四起,硝烟弥漫。副处长成普被爆炸的气浪顶出去摔进了沟里,衣服打着了,脸也烧起大泡,作战室门口已呈现一片火海。这时候,别说往里冲,就是站在外边都烫得难以忍受。首长和同志们望着滚滚翻腾的火海,急得直跺脚。当战友们将毛岸英、高瑞欣的遗体抬出来时,尸体已难以辨认。当时毛岸英年仅28岁,到朝鲜刚一个月时间。

毛岸英之死,令彭德怀极度悲伤和负疚。他抚着毛岸英的遗体痛不欲生。此前,毛岸英曾多次申请到前线部队带兵打仗,未获彭总批准。彭德怀考虑到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到前线去太危险了,加上毛岸英留苏多年,俄语很好,便让他留在自己身边担任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他的意外牺牲,使彭德怀不知怎样向主席交待。彭德怀向总理写信,请示安葬毛岸英遗体事宜:“……意将毛岸英同志尸骨埋在朝鲜,以志愿军司令部名义刻碑,说明其志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起,以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

终于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之后,毛主席强忍内心的悲痛,深情地说:“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牺牲了成千上万,岸英只是其中的一个,一个很普通的战士,岸英也应和他们一样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但他也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生在中国,战斗在朝鲜,牺牲在朝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荣。就让他留在朝鲜,与牺牲的同志们在一起吧。”毛岸英是志愿军总部在朝鲜牺牲的第一批人员。他的陵墓建造在陵园的入口处,以水泥封顶,墓志和墓碑上的文字是郭沫若同志亲笔书写的。1953年8月,郭沫若到朝鲜前线慰问, 同去的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等人士,他们专程到陵园祭奠牺牲烈士,将原来一些木制墓牌换成了石碑。郭老在书写墓碑文字时,眼泪一直没停过,他说,岸英从小就陪母亲杨开慧蹲敌人牢房,受尽磨难。如今风华正茂,玉汝已成,却英年早逝,怎不叫人寸断肝肠。郭老当时情绪悲伤,写字时手也发抖,因此,“毛岸英之墓”几个字笔锋不太平滑。

志愿军总部烈士陵园的建造,是以毛岸英墓为基点的。毛岸英墓在选址时用指北针仔细测量了方位,让他正对西南方向,因为那个方向就是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身在的北京!毛岸英身后,是在他之后志愿军总部牺牲的100多位烈士们。他们列着方阵,静静地躺在异国他乡的荒岭,就这样头枕青山,面朝祖国。

毛岸英之死,也令中央领导同志十分惋惜和痛心。朱德同志在率团前往朝鲜时,专程到此看望。他抚摸着岸英的墓碑,老泪纵横:“岸英,朱伯伯看你来了,你爸爸让我看你来了。”在场人无不失声痛哭。

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这些历史的瞬间。

标签:;  ;  ;  ;  ;  ;  ;  ;  ;  

反美援助韩国AAAA级秘密卷:革命军事博物馆第一次公开_毛岸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