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成果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7)06-0023-04

党的十七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党的又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随着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的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愈益紧迫和重要。

一、深化认识,努力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没有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没有社会祥和稳定的局面,没有各项工作的新气象,十七大的顺利召开都会无从谈起。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更好地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思想是统一的,心情是舒畅的。但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有可能干扰我们的目标,模糊我们的视线。一方面,就国际形势而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影响和平与发展,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就国内形势而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在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未尽人意的问题。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了不少党员、干部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认识和想法。因此,要统一党员、干部的不同认识,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创新理论是最有力的武器。例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反映了中国社会前进方向,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同时这些重要思想,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原则的最好教材。

创造良好的社会稳定局面的需要。十七大的顺利召开,客观上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而这种局面的获得,是需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和指导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部分人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各类犯罪活动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这些矛盾和问题如不能妥善地得到解决,将严重阻碍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可能使已有的改革成果毁于一旦。正是由于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重大理论,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才有了希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形成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发展成果大家共享的局面。

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需要。以实际行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喜迎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最重要的体现。而以实际行动做好各项工作,需要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做指导。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各项工作纷繁复杂,艰巨繁重,只有以党的新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以经济发展为例,我们在经济上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彻底转变,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十分迫切;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等,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指导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此,全党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二、明确重点,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全党学习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应该突出重点,把握精神实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论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反映了党的宗旨观和执政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这一理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只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理解这一理论并把它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我们党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质而提出来的,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发展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吸收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理论,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重大举措,并从理论上做了深刻的阐述,蕴涵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要求,标志着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已经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必将有力地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党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论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第一次对党的执政能力内涵做出科学的概括,明确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个表述既反映了执政党的一般要求,又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特点。只要全党同志认真学习、牢牢把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论述,并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继续进行新的创造,积累新的经验,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就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党的执政实践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特征、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作出了科学的概括。胡锦涛同志认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它的组成部分、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并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政绩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等主要方面。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这些理论观点,对于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对于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进一步学习领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而提出的重大理论。这一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认真学习、领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引导和帮助人们约束自我、提升境界,进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对于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于提高全体公民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识别美丑的能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端正学风,在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上下功夫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最根本的是端正学风。要学以致用,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通过学习,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又好又快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好为前提,以好为基础,以好为根本,在好中求快,在优中求进,不仅实现经济结构比较优,经济效益比较好,发展质量比较高,而且还要实现能耗比较低,污染比较少,不仅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只有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记在心头,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等一些问题凸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沉陷、矿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学习、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真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几年我国社会事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长足进步,但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能力,与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不能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现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缺乏活力和效率;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尚不完善,不利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通过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其指导下,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通过学习,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进步,13亿中国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当家做主,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民主政治模式。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以及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其指导下,高度重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始终注重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通过学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途径。但由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蔓延的趋势,致使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其指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建设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扎实深入持久地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八荣八耻”的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通过学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健康发展。当前,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正领导全体人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国上下出现了政通人和、安定繁荣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化,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司法不公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起来,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其指导下,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通过学习,促进党的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党成立86年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领导经验不足到领导经验丰富,从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高到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一步步发展壮大,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已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实践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重视自身建设,什么时候党的先进性就得到充分发挥,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先进性就难以体现,党的事业甚至遭到挫折。当前,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学习运用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以实现思想更加统一、信念更加坚定、组织更加纯洁、作风更加深入、执政能力更加提高、党的威信更加增强。

标签:;  ;  ;  ;  ;  ;  ;  ;  ;  ;  ;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