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学生流动的新类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学生论文,农村论文,类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3)11-0014-06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这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有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在笔者对河南省H市农村教育的调研中发现,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成为一种获得教育机会的方式。
“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是指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村高中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未在内部教育市场的高中学校就学,而是跨地区(县、区、市、省)向外部教育市场的高中学校流动的现象。本文所指的“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特指仅改变学生“受教育的场域”,而并不改变其“户籍所属”的流动行为。“内外部教育市场”以县为单位界定。然而,有的农村乡镇也设有高中,在此情况下,教育市场的划分以乡镇为单位。“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有何联系与区别?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类型如何划分?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原因及驱动力是什么?流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怎样?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辨析:“农村高中学生流动”、“高中择校”及“高考移民”
(一)农村高中学生流动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的概念界定及共性
“高中择校”是指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前提下,教育需求者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选择行为;“高考移民”是指“部分人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差异及录取率高低,通过转学或户口迁移等办法让考生进入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1];“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概念见上文。
“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容易混淆。究其原因,在于它们之间的共性——三者均是高中教育需求者由户籍所在地的内部教育市场流向外部教育市场。概言之,“高中教育阶段的流动”是三者共性所在。
(二)农村高中学生流动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的差异
尽管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存在共性,但笔者认为,三者之间的差异性甚于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为主体不同
在我国,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高中择校的高竞争和高成本。因此,“高中择校”的行为主体多为在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方面占优势家庭的子女;“高考移民”实现跨地区应考的行为本身也说明行为主体及其家庭具有丰富的经济或社会资源,其与高中择校的行为主体极为相似;而“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行为主体较复杂,除了在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方面占优势家庭的子女外,还包括在上述各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家庭的子女。
2.行为目的不同
“高中择校”的行为目的是基于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追求,尤其是在学生不符合优质高中学校入学条件的前提下,家长通过采取“特殊”手段(如支付高额的借读费或择校费)以促成其子女在优质高中学校就读目的的实现;“高考移民”是基于学生在高考中“走捷径”的目的而形成的流动行为,是高中学生(或其家长)“在教育利益落差的吸引下”,为实现“低分上大学”、“上好大学”的目的而促成的受教育地点的区域性流动。[2]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流动”而言,由于其类型较多,对其行为目的的分析也应该从多维度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高中学生流动虽然最终的目标指向是通过在外部教育市场接受高中教育,走向大学,然而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或并不能)在高考中“走捷径”,而是为了获得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高中教育机会。
3.行为方式不同
首先,三者流动区域的跨度及流入地的类型不同。“高中择校”行为主体的流动范围相对较小,一般属于区域内由普通校向优质校流动;“高考移民”一般是跨省(市)区流动,其跨度较大。“高考移民”通常有三种可能:“一是移民到新疆、海南等高考‘照顾省区’;二是移民到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地区;三是国际高考‘洋’移民落户国内”[3]。可见,“高考移民”的行为主体所选择的流入地多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或因国家高考政策倾斜而形成的“高考洼地”。另外,“高考移民”一般需要进行户籍转移,而“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则是采取合法、合德、正当的方式进行的一般性的区域性流动,且不需要进行户籍转移。
其次,三者在流动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力量、凭借的资源不同。“高中择校”主要有“分择校”、“钱择校”、“权择校”三种类型[4],但从现实操作看,择校主体家庭的经济条件在择校过程中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高考移民”则是利用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政策设计的“空档”,如高考中对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各省高考录取分数差异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实现的,如更改户籍、学籍等,但无论何种方式,均是“以钱铺路,以金敲门”;而“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类型复杂(见本文第二部分),所依靠的力量也应区别对待。
4.行为结果不同
“高中择校”的行为结果是学生以高成本为代价实现从一般高中学校向优质高中学校的流动;“高考移民”的行为结果是学生以高成本和高风险为代价进入“高考洼地”,获取高考中的优势地位,从而进入大学、进入高水平大学;而“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结果是,除了部分学生由一般校向优质校流动外,还包括学生在平行校之间的流动。
图1 农村高中学生流动、高中择校及高考移民的关系
由图1可知,高中择校和部分高考移民①,是两种特殊的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行为。在本文中,限于篇幅,笔者不准备过多地关注这两种特殊的学生流动现象,而是将着眼点置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高中学生流动。
二、分类: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类型
(一)基于流动时间的分类
农村高中学生流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时间规律可循,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
1.高中入学前的流动
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内部教育市场各高中学校的相关信息(如历年招生分数线、高考升学率等),将所获得的信息与教育期望及现实(中考成绩、家庭社会网络等)相对照,当内部教育市场的高中学校难以满足其教育需求,而外部教育市场存在教育机会的供给时,流动就成为可能。这种类型的流动在所有的农村高中学生流动中的比例较高。
2.高中就读期间的流动
高中就读期间,当就读学校难以满足农村高中学生的需求(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校风学风不端正),当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的管理要求(如学校内部管理非人性化),当学生为了适应“户籍地报考”的高考政策设计,而不得不回流到内部教育市场学校,当学生自身因素以外的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如因父母外出务工或者务工地点的改变而不得不随父母变动)等,高中就读期间的流动就产生了。
(二)基于流动区域跨度的分类
家校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与学生就学的经济成本(交通费、不同地区生活费的差异)和心理成本(如因家校距离过远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直接相关。按流动区域跨度,可将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类型分为下面几种:
1.县/区际流动
农村公办高中原则上在其辖区范围内招生,即县属中学在县内、区属中学在市区招生。各学校依据考生志愿和招生计划,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招生。根据这一规定,农村高中适龄学生应在户籍地所属县(区)的高中就学②。然而,当高中适龄学生难以在由行政区划所决定的内部教育市场就学,而在户籍所属市的其他县/区找到了“适合”的教育机会,农村高中学生县/区的流动就可能转变为现实。
2.市际流动③
高中学校和高中适龄学生进行着相互选择。当农村高中适龄学生与其户籍所属市的高中学校难以相互满意,而户籍所属市之外的其他县/市(同一省)有可供选择的教育供给时,农村高中适龄学生的市内/际流动就产生了。
3.省际流动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口完成了跨省流动。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家庭型”流动的比例逐年攀升。随着城市义务教育“两为主”政策的有力实施,大量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当义务教育结束后,除了直接参加工作及选择中职、技校的学生外,那些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随迁子女,部分回流到农村老家接受高中教育,部分留在城市接受高中教育,从当前来看,这种机会不太多,但随着流入地高中教育政策的改革将有所改变。这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完成了其高中教育的省际流动。
(三)基于流动需求进行的分类
从需求出发,可以将农村高中学生的流动分为以下几种:
1.过剩性流动
从数量上看,当内部教育市场的教育供给难以满足教育需求时,必会出现部分需求者(高中适龄学生)难以在内部教育市场找到教育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因教育供给的缺乏而产生了对高中教育的过剩性需求,为使这种过剩需求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向外部教育市场的流动叫做“过剩性流动”或“一般性流动”。在过剩性流动中,其主体是在内部教育市场竞争失利且又愿意(主动或被动)追求普通高中教育的受教育者;流动主体所选择的外部接收机构多为一般高中,除非家庭愿意支付额外的较高的教育成本。
2.发展性流动
从结构上看,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当内部教育市场稀缺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日渐高涨的教育需求时,为追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而产生的向外部教育市场的流动称为“发展性流动”。在发展性流动中,其主体是在学业成绩或家庭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学生;流动主体所选择的接收机构是外部教育市场的优质高中——至少是高考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3.选择性流动
对于部分追求高中教育的需求者来说,当他们面对的教育供给并非唯一时,进行成本—效益的比较就显得必要,并引起流动行为的产生。因经济—效益比较而选择向外部教育市场的流动称为“选择性流动”或“比较性流动”。在选择性流动中,其主体是在学业方面占优势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在同级同质教育中就学成本较低或者教育成本相当但潜在教育效益较高的教育供给者将会是这类需求者的最终选择。
笔者认为,无论是过剩性流动、发展性流动还是选择性流动,都实现了教育供给方(高中学校)和教育需求方(高中学生)的相互满足和配置。为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以上三种因不同需求产生的流动,笔者将三者进行了简单比较(见图2)。
首先,过剩性流动和发展性流动。二者的区别在于,流动主体是否能在内部教育市场找寻到受教育机会。“过剩性流动”的主体在内部教育市场上缺乏受教育机会,而“发展性流动”的主体在内部教育市场上存在受教育机会,但不是他们所认同的那种教育。
其次,发展性流动和选择性流动。这两类均属于对教育的差异性需求而产生的流动,这两类流动的主体均能在内部教育市场找寻到受教育机会。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发展性流动的着眼点在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注重教育的“效益”,而选择性流动是对教育资源的“成本—效益”的双重选择和比较。
图2 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类型
三、归因: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宏观因素,它们为学生流动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1.背景:“流动的”社会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民工潮”。伴随着“民工潮”必将出现“学生潮”。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显示了曾经严格对立的城乡二元格局的松动,城乡一体化趋势增强。整个社会的流动呈现加速、多元的特征,这种变化为农村适龄高中学生的流动提供了一种背景支持。
2.技术支持:农村信息渠道逐渐通畅
信息是影响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当信息封闭、不畅时,信息只在“内部人”——信息源群体内部及其周边利益关系人之间传递,而“外部人”则较难及时获取准确的、充分的信息。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视野受阻,选择范围严重受限。相反,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越来越通畅,即使在农村地区,各种通讯设施的出现及逐步完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活动空间,并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要求。一方面,农村高中适龄学生及其家长对来自内部教育市场的信息收集和掌握越来越全面;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渠道获得外部教育市场准确、多元的信息。各种信息的对比将促使他们在对高中学校的选择上越来越趋于理性和开放,该因素也是加速农村高中学生跨地区流动的原因之一。
(二)推—拉因素模型分析
“推—拉因素模型”是影响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中观层次因素。“推—拉因素模型”是一种解释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动机的最具权威性、最广为人知的理论。农村高中学生流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流动类型,同样可以借用该理论进行解释分析。本文的“推”因素指的是农村适龄高中生所在的内部教育市场及学校的特征及行为;“拉”因素指的是外部教育市场及接收学校的特征及行为。农村高中学生流动是在内部教育市场的“推力”和外部教育市场的“拉力”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推力”:来自内部教育市场及高中学校
从数量上看,在历史累积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影响下,“农村各县/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5]。当某县/区人口基数较大、高中适龄学生数量较多而高中教育资源却难以覆盖所有需求者时,就会出现有限的高中教育供给与无限扩张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生源充足的地区,高中学校可以“高枕无忧”地对内部教育市场的学生进行选拔。为确保选拔的“公平性”,教育供给者以“公平的”方式(统一考试)、“竞争性”的原则(优胜劣汰)选拔生源。那些在内部教育市场竞争失利的高中适龄学生,为了获取高中教育的入学权,不得不转向外部教育市场寻求合适的教育机会。
从结构上看,农村各县/区高中教育发展更是不均衡。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稀缺与日渐高涨的教育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那些追求优质教育却在内部教育市场难以实现愿望的教育需求者,就会利用家庭及学生拥有的优势资源向外流动。
2.“拉力”:来自外部教育市场及学校
外部教育市场,尤其是高中学校,为争取优质生源,采取了多种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如积极通过媒体宣传以扩大学校知名度,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性的录取条件:对中考成绩优异的外来学生免除学费,甚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补助;对成绩不太突出但超过生源地优质高中学校计划内招生分数线的外来学生不再额外收取费用,而按本地统招生对待;对中考成绩较差的,按照本地择校生的收费标准收费。以这些方式“拉动”外地高中适龄学生前来就读。
外部教育市场的高中学校之所以存在“拉力”效应,是由以下因素所致。首先,高中适龄阶段生源竞争的需要。计划生育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控制了生育率的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生源数量,如义务教育阶段生源锐减已经成为事实,这种事实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必会延伸到高中阶段,从而引起高中学校的生源竞争,因此,高中学校把生源竞争提前,以期在逐渐减少的生源竞争中抢占先机,形成“顶端优势”。其次,高中学校声望提升的驱动。高中学校存在提升学校声誉的压力。家长、学生、教育内部及社会各界对各高中学校进行着或隐或显的排名,其依据就是学校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尤其是考入重点高校的学生数量。在师资、教学硬件资源等既定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提升学校声誉的最好途径就是提高生源质量,从多种途径争取优质生源。优质生源在高考中的突出成绩成为学校争取更多优质生源的“源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再次,经济动因的刺激。虽然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在“一切以经济利益为标准”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中学校也受到了强烈影响。生源数量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关系到学校经济效益的好坏。再加上公办学校编制的刚性管理,诸多高中学校的部分教师尚无编制,工资待遇完全靠学校自筹解决,而学校解决经费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增加生源数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收费利益最大化。
(三)学生个人—家庭因素
学生个人—家庭因素是影响高中学生流动的微观层次因素。
一方面,高中阶段适龄学生的个人特点是其向外部教育市场流动的重要原因。初中阶段结束,农村学生出现了第一次分流。基于自身特点(在学业方面的能力及适应性)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选择,一部分学生退出继续接受教育的行列,走上务工之路,另一部分学生继续初中后教育,在这些学生中又一次出现分流,部分学生选择中职、技校等“实用型”教育,而其他学生则选择了普通高中教育,期望通过高中走进大学。然而,这些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已经不再像以往的学生那样,沿袭由本地高中到大学之路,他们开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高中通往大学之路,向外流动成为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选择。
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是促使高中适龄学生向外部教育市场流动的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从客观上减少了农村家庭子女的数量,现代文化冲击了农村固有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子女抚养成本的剧增使农村家庭主动选择少生孩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农村家庭子女抚养系数下降,使农村家长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子女身上,且对子女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高期望形成了高层次的需求——与以往较关注子女温饱等低层次需求相比,现在的农村家长更重视子女成长的质量。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它是儿童成长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再加上高中在整个教育梯级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连接初中和高等教育的桥梁,更是通往高等教育的瓶颈,因此,农村家庭对高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在内部教育市场难以找寻到与子女特征相适应的高中教育时,向外流动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四、预测: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学生流动的规模趋于扩大化
农村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动,由最初的个别现象发展为众多学生的选择行为,这种巨大的变化,预示着未来的农村高中适龄学生的流动将继续增多,尤其是既有流动学生“通过流动”获得了高考中的胜利,会对其他学生形成“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发其他学生的流动行为。另外,流入地教育政策的放宽也将对农村学生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如江苏省无锡市“从2002年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取消了对外地户口学生的所有限考规定,凡愿意继续就读无锡市各类高中的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完全享受同等待遇,包括热门重点普通高中和中专校,全部向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并执行同一收费标准”;河北省石家庄市“外来民工子女可以享受到与市区户口考生同等的报考权利,通过初中升学考试报考高中,外来民工子女高中就学至此得到了政策保障”。
(二)学生流动的机会趋于开放化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教育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高中教育的非义务性及它在个体发展中的瓶颈作用,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选择合适的高中教育。农村高中阶段适龄学生流动,从当前来看,可以使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得以实现,可以使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达到适度均衡;从长远来看,它可以作为均衡各地高中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流动是在没有外力干预下自觉地自然地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另外,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生源锐减,各高中生源之争不可避免,一个客观的结果就是学生流动的机会增多。
(三)高年级学生“回流”现象减少
现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政策使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地报名和参加考试,在报考地被录取。由于报名地的户籍限制,市际和省际流动的农村高中学生难以在接收地报名参加高考,在这种现实下,如果国家“高考政策”的户籍倾向性不变化,则“高年级学生回流现象”会越来越多。另外,对于省际流动的学生而言,由于不同省份所用教材的差异性,接收地省份和户籍地省份高考内容不同。“生源地报名”及“高考内容的差异”使跨省流动的考生早做准备,他们往往在高考前(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回流”到户籍地学校。然而,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各地均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条件的准入制度,这将逐渐使相当一部分流动的农村高中学生在接收学校所在地即可报名参加高考,而无需回流到户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