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燕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余姚 315400
摘 要: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技能,笔者从“资源创新”“模式优化”“过程激趣”“方式数字”四个方面开展舞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改革传统课堂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幼儿 舞蹈创编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实际对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总体考虑。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如何合理应用网络环境下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探索必须面临的发展命题。
一、“资源创新”策略——搭建交互式网络平台
传统舞蹈创编课堂我讲你听,我做你学,重动作传授,轻能力培养。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依懒性和局限性,缺乏独立自主、思考应用的动力与能力。为了拓展学生创作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探索第一步,便是打通课内外交互、立体的学习轨道,变孤立的课堂学习为课内外互补互动、融会贯通的主体实践活动,由此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增加学生认识新知识的途径,促进自主学习、灵活应用,使课堂教学时空得到延伸与拓展。
为此,校、园、行业携手共同开发了《幼儿舞蹈创编与实践》精品课程数字化网络平台,该课程平台内含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以及幼儿舞蹈鉴赏、幼儿舞蹈创编项目素材等多项内容,以童趣童真的版面设计、鲜活的数字化资源、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微课、教学互动等,给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了多元课程评价,创造了多渠道教学互动,更新了教学实践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前,学生们通过导学案,预热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以游戏闯关形式检测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后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课中,学生通过欣赏经典作品和典型案例,观察、发现不同题材、体裁的幼儿舞蹈作品的特点与规律、并应用实践;课后,小组合作,将集体完成的主题动作、短句练习、组合视频、成品创作上传,通过专家点评、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点评、师生点评、生生点评,集中或在线的方式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交流、讨论、点评也增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新颖的交互式课程网络平台的开发,聚焦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便于学生们直观、快捷、多维度、多渠道地了解幼儿园各年龄段舞蹈教育活动的特点、规律和要求,有效实现课堂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专业与岗位无缝衔接,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把“以课堂为中心”的有限的45分钟改变为“课内、外并重”的延伸与拓展,搭建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模式优化”策略——构建情境化仿真教学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传统单一“输入式”的舞蹈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整合发展,并没有真正授学生以“渔”,而单一的教法也只停留在“灌”。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大核心部分,因此,为了达成学生思维的独特敏锐,教学策略探索第二步,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重构“拟境——仿真”教学模式。通过“拟境”辅助舞蹈教学,使教学环境虚拟化;通过“仿真”,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习过程情境化。
通过360度媒体技术打造实景幻象,将静态或动态的内容投射成立体影像,营造幼儿舞蹈童真、童趣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同时突破思维固定的狭隘模式,使她们更投入、善于想象,更有效地激发创作灵感。如在《小娃娃跌倒了》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虚实结合,构想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用三维动画创设舞蹈情境,分别呈现以“跌”——“哭”——“喊”——“跑”——“夸”等小娃娃不同的动态场景,直观地让学生们感知,激发她们的想象力。同时,通过“看、唱、读、做”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我的小娃娃”造型到“小娃娃三连拍”,从“我做娃娃”到“你当妈妈”,从结对练习到分组合作,情境化课堂中,学生们从主题动作探究到舞蹈情境的创编,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体验了创编过程,掌握了创编方法,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顺利完成了创编任务,而且提高了探索、表达与合作的能力,提升了职业岗位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的“拟境-仿真”教学模式,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虚实结合,水乳交融,激趣创新,拓展思维,帮助学生们对舞蹈动作进行捕捉、分析、分解、变化和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被动的学习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和积累。
三、“过程激趣”策略——提高专业教学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中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显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舞蹈思维能力是一种以动作认知能力为核心,进行动作变形、动作想象以及舞蹈综合性艺术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舞蹈创编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学策略探索第三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我们创设了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卡通动画交互式编舞软件、巩固学生理解活化知识的触屏拼图游戏、连线游戏以及实用的队形编排软件,通过交互软件的多维功能,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中,巧妙突破教学难点。将晦涩难懂的创编知识,应用、呈现、展示,促进学生理解,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
如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巧妙运用卡通动画交互式编舞软件展开丰富想象,结合观察、模拟,提炼、捕捉,塑造不同情境下小老鼠的静态造型。通过“节奏——空间——方向”三个条件元素的选择运用,提炼出小老鼠不同动态下的舞姿。运用编舞软件中的舞步编辑功能,自主选择小碎步、跑跳步等幼儿舞蹈基本舞步,“观察——模拟——变化——创造”,快速由“启”进入“编”的过程。为了加深理解、举一反三,明确“节奏——空间——方向”三个条件元素在编舞中的作用,运用趣味性游戏加以演练、巩固,活化知识的运用。有趣的卡通动画交互式编舞软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主题动作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捕捉、提炼、加工、发展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也有效改变了传统创编课堂学生害怕创编、畏惧创编,苦思冥想、束手无策的状况,激发了创作灵感,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再如:借助队形编排软件,使队形设计排练更直观、便捷,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易于实践操作。通过触屏游戏,激趣创新,使舞蹈形象更直观、更生动。
四、“方式数字”策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用连续不断、变化的身体动作来进行艺术表达。传统舞蹈课堂突出的问题就是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机械、枯燥的练习往往导致学生疲乏而不得要领。为了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学策略探索第四步,巧妙运用摄影、摄像数字特效,帮助学生更准确、规范地把握动作过程,以及比较、交流,触发创新思维和强化审美体验,提升专业能力。
可运用摄像技术采集生活中典型的舞蹈形象,采用慢放、快进以及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摄影、摄像数字技术,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舞蹈形象的特征和特点,准确地捕捉舞蹈动作,发现舞蹈动作的变化、发展规律,从而灵活运用、反复学习、探索创新。
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的总体考虑,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创新的新样态需要不断的探究与钻研,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娜 TMT融合时代下舞蹈教育技术创新思维[J].舞蹈,2015,(06):64-65。
[2]吕寅 浅析新媒体舞蹈教学数字化应用[J].舞蹈,2015,(07):63-64。
[3]曾湘玲 信息化时代下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舞蹈,2010,(10):54-55。
[4]何群 舞蹈创作思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07。
[5]谭松梅 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EB/OL].教育论坛,2017。
论文作者:张银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舞蹈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动作论文; 幼儿论文; 课堂论文; 互动论文; 《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