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2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给排水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将目光聚焦的部分。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够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安全性。对于普通住宅而言,在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不同部分的设计,并采用最合理、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与建筑结构其他专业相互协调,促进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给排水设计与建筑结构专业协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建筑结构;协调
1空调冷凝水管的设计
关于冷凝水管的设计,一般采用最短距离的原则,将其与外界相通,而所采用的水管材料均是管径较小的冷凝水管,以DN25mm横管最为普遍。排水效果与冷凝水管的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距离越大,排水所受干扰也就越大,坡度也会增加,在穿越结构梁的过程中预留孔洞的难度也会增加。为了保证冷凝水管的设计合理性,在穿越房间的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开房间布置和卫生间。尤其是卫生间,冷凝水管的穿越是不现实的。在一般的住宅建筑中,卫生间均会设置30~50cm的沉箱,结构梁高度也维持在60cm左右,结构楼板厚度为15cm,冷凝水管的穿越仅有10cm,且靠近梁的底部,钢筋密度大,施工不易。如果强行穿越,可能会与卫生间窗沿相撞,即使勉强成功,也会因为用户长距离软管的设置,使排水坡度难以保证。为此,在设计冷凝水管的实践中,缩短室内布置距离,方可保其功能。
2厨房及卫生间的布置设计
在建筑施工前,进行图纸设计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的持续进行。由于建筑施工通常规模较大,涉及项目较多,因此当建筑专业的工作人员将设计条件图传达至各个专业手中时,关于厨房及卫生间方面已经生成了平面布置设计,但是由于建筑专业所提供的平面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设计内容与排水专业的需求相符度还有待考证,因此如果设计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但是最终问题的发生源头却会归结到给排水专业一方。因此从厨房及卫生间的主体性能入手,就不应当将厨房及卫生间按照同一专业的设计标准进行布置。(1)需要将给排水设计工作前置,也及时提升给排水设计的主体地位,使原本被动接受的设计工作转变为主动提出的设计工作,这样给排水专业就能与其他衔接专业进行有效沟通及交流,这样形成的设计也就更加具有完整性及协调性。虽然在当前的住宅设计中,会将厨房及卫生间布置权留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厨房及卫生间布置,但是为了保证给排水的施工效果,促进各项施工的有序推进,将厨房及卫生间的设计内容逐步完善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要考虑到住宅中二者的设计要点。(2)在进行厨房及卫生间的设计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要以人为本,而设计的主体内容要围绕着人体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无论是进行住宅设计还是办公区设计,都需要建立在符合用户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这样就能增强住宅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够为用户进行二次设计奠定良好的布局基础;住宅卫生间由于需要连通上下水,并将污水排出,因此在进行卫生间的排水管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管道所处位置及空间,并注意与门窗等基本设施的相互协调,从而防止由于设计失误导致的施工环节受到门窗遮挡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还有可能造成排水管的安装流程难以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住宅外排水地面标高的设计
地下室顶板所承受的荷载会随着覆土的增加而增加,不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经济角度,这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覆土最大厚度应该控制在1.5~1.8m之间。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埋深进行合理思考,保证管道以最短距离通过顶板,并对排水管管径进行合理计算,结合排出管深度和坡度以及住宅面积和排水量等,最终得出合理的覆土厚度,这是给排水设计与建筑结构专业相协调的重要表现,也是得出合理化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如果给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中必须穿越道路,那么,通常情况下,人行道的埋深为60cm,车行道则为70cm。如果不能保证覆土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则可以通过减少局部埋深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要对管道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4消防水池与防水箱分布设计
消防水池与消防水箱的尺寸、分布位置均需要建筑专业与水专业协作:在确认建筑种类以后,给排水专业必须按照标准得出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与自动喷水灭火的用水量,按照本地市政状况确认出消防水池的大小,且尽可能依据所需要的容积选取标准图密集的消防水池,明确其平面大小与高度,如果关注消防车取水还必须考虑布置消防车取水口,将准备资料与参数精确给予建筑专业,其接着结合泵房、配电房的排布规范科学分布消防水池。近些年以来,人们对于在建筑立面与空中对建筑俯视面的欣赏标准越来越高,但是屋面消防水箱恰恰属于干扰这两个层面的关键元素。当给排水专业给建筑专业给予了屋面消防水箱的大小以后,建筑专业必须按照立面与屋面分布的个别标准去决定是不是布置水箱间,没有布置水箱间时对水箱外形、材料的特殊标准均必须提供给给排水专业,如此一来,给排水专业将按照是不是布置屋面增压设施与水箱容积等元素去确认水箱间的容积与高度,与此同时对没有布置水箱间时建筑专业对水箱的特别标准必须了如指掌。
5公共疏散交通区域的分布设计
其一般包含客乘电梯、消防电梯、疏散楼梯、消防前室、管井等,在建筑设计规划当中尽管均会关注每一个专业必需的管井,但是通常会忽视了每个管井对这个设计项目的适用性,像管井容积、部位等,因此给排水专业在规划环节便必须给建筑专业主动提供水管井的容积、数量与部位的具体专业标准,避免施工图设计的时候才看到水管井的面积不够与分布各种管道与设施、水管井在顶层时穿越电梯机房等问题从而致使各个有关专业的本可以避免的返工现象,从而延误工期,与此同时,在这个公共区域的消防前室与人户通道内也必须完全关注消火栓箱暗敷的墙面部位,以确保走道的净空距离与人员的疏散安全畅通。
6集水井的分布设计
高层住宅的集水通常包含消防电梯集水井、泵房内集水井,配备地下室车库的高层住宅也包含车库内的集油集水井与车库出入口处的雨水集水井。建筑专业设计时通常仅仅会关注集水井的深度与平面尺寸,但是常常会忘了分布位置的科学性,尤其是消防电梯的集水井,到底是应该分布于电梯井的缓冲基坑下还是分布在电梯井外,一般情况下是给排水专业自行处理。
7太阳能的分布设计
节能在建筑设计当中意义重大,地方上面也已颁布了有关的节能标准与策略,例如十二层与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楼必须关注太阳能集中供热。这样一来,是运用分户独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或者是运用集中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集热板集中分布于屋面或是排布在住户的阳台,其最好朝向与安装角度均必须在方案环节两专业积极协作,使节能部分的设计不仅可以符合建筑立面与平面的布置标准也可以关注到给排水专业布置的科学与节约。
8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做好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有效发挥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位置协调、关系协调和时序协调,保证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翟荣兵,黄红,梁琳,等.住宅给排水设计与建筑结构专业协调分析[J].江西建材,2014(1):35.
[2]李斌.浅谈建筑设计中暖通给排水的专业配合[J].世界家苑,2013(3):251.
论文作者:张泽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给排水论文; 专业论文; 卫生间论文; 建筑论文; 水管论文; 水箱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