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影响与对策: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_饭店论文

促进、影响与对策: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_饭店论文

推动、冲击与对策——试析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对旅游业可能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 寻求趋利避害的对策,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行业横向比较

“入世”将为中国带来历史性机遇。拥有133 个成员国的世贸组织是“经济联合国”,缺少作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的中国,是世贸组织的遗憾;中国的“入世”,将是国际经济和贸易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有力推动器。“入世”之后,有利于为中国构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在国际经贸体系中参政议政能力。国民经济各产业都会从这种机遇中获益,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国际旅游贸易可望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前,全球性经济结构大调整,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浪潮已经到来,出现了有利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原有优势已经不存在,总体看处于劣势。中国“入世”之后,亟需尽快适应这种新形势,寻求优势产业所在。在传统产业全球性雷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垄断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市场支撑点,而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易垄断的国际旅游贸易可能成为“众望所归”,推动出口贸易增长。

旅游业所受的负面影响程度上小于一些行业。旅游业作为市场进入较为宽松的行业,先天具有开放特性,旅游服务贸易属国际服务贸易,基本上是人员跨地区跨国界的自由流动,贸易壁垒少;我国旅游业开放基础比较扎实,就服务贸易分类表中所列旅游业的三个部分(饭店、餐饮;旅行社和导游;其他)而言,饭店与旅馆业“商业存在”仅有合资年限的一般性限制,“自然人流动”完全畅通; 旅行社(导游)市场1992年就已有条件开放,1998年进一步扩大领域; 合资游船和旅游汽车也有一定程度开放;在消费者跨国境流动方面,中国公民自费出国(境)旅游市场正在有序逐渐开放;就国民待遇原则看,中国对合资合作饭店实行高于本国同类企业的待遇,如进口物资和原材料享受减免税,固定资产调节税为零,在经济特区享受15%的优惠税率,外方服务提供者的劳务收入、管理费收入减半缴纳所得税等,因此旅游业承受和防御外来冲击机制比较成熟。

旅游业感受的直接影响时间上将晚于其它服务行业。旅游业所能感受的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市场上主要是旅游人数的增减。一方面,由于旅游服务贸易实质是资源“对换”引发人员“对游”,这些资源大都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资源对换与人员对流将处于无限增长的状态,另一方面,因各国对旅行人员进入设障较少,我国对人员入境活动也早已全面开放,“入世”对入境市场影响将是平缓推动而不是剧烈变革,这样,短期内,作为旅游业绩重要指标之一的入境人数将会依照常规自然增加。但在其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各国产品可替代性强,而我国此类产品价格优势突出,“入世”后可迅速提高市场份额,较快地体验到市场收益,如有专家预测,到2005年纺织行业全面取消配额,我国纺织业在欧美市场的份额可从现在的15%上升到30%。

旅游业顺次进入短期调整与提高阶段。一是面临挑战,在“入世”的过程中,可能会舍旅游业“小利”,谋国家整体“大利”,国家为尽快“入世”,已在电讯、金融和农业等关键领域拉开市场“口子”,特别是在4月26日至30日的5天时间内,保险、房地产等开放动作频频,旅游业在此大势之下,总体考虑不是行业利益而是国家利益,可能需要作出更多开放承诺。二是把握机遇,“入世”之后,旅游等行业的开放也是一个渐进过程,某些领域的开放有一个缓冲期,估计到2004 年或2005年才能基本完成,此前几年实际上是旅游业适应、 调整和提高的缓冲时段。

加快开放步伐,推动全面开放

谈判进程将比以前大大加快。自1991年起,中国旅游部门多次参与初步承诺谈判,如在与芬兰和欧共体谈判中,我方提出承认中国厨师资格证书和为中国饭店与餐饮服务人员在芬提供服务提供方便的要价,向加拿大、瑞典和韩国提出了上述和将厨师列入“专家”范畴的要价。今年4月中旬,外经贸部有关方面负责人公开表示, 为更多更好的吸引外资,不断提高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扩大对外开放,具体地说,将适当放宽合资外贸公司的审批条件,扩大试点范围和试点数量;允许外国旅行社进入我国合资经营旅行社,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旅游观光产业;允许金融机构申请在全国各地方设立营业性机构;我国已经制定了零售业进一步开放的最新规定,中外投资者可以在新规定公布后,申请设立合资零售企业。4月份以来, 与美国和欧盟就有关承诺特别是合资旅行社等领域进行了多次接触商谈。可以预期,随着“入世”的曙光重现,旅游业扩大开放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旅游业市场开放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经过较长时期开放,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以下特点:一是开放时间早,旅游业是70年代末外商投资的首选行业之一,旅游业发展初期国务院即成立利用外资建设饭店工作小组。二是开放领域广,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如第一家合资旅行社已经产生,1997年外资涉外饭店数、 客房数和床位数分别占8.9%、12%和10.7%,且享受完全国民待遇,旅游景区(点)、一般旅游商品生产等允许外国商业存在以合资合作形式进入,旅行支票收受、旅游保险和旅游交通也放松了市场准入,1998年五家企业获准开展5 万美元以下旅游商品小额贸易出口业务;且有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相互剥离的深层次开放,突出表现在外国集团可自由输出以人员流动和管理经验为主的管理模式,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截至1998年已有18个著名跨国饭店集团涉足我国92个饭店。三是吸引外资多,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共约5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9.1%,90年代以来(截至1996年底),总体规模达到200 亿美元,其中,旅游饭店业150亿美元,旅游度假区20亿美元, 旅游景观建设10亿美元,旅游度假别墅、公寓20亿美元。一旦“入世”,这些特点将会更为鲜明,最终推动旅游业开放全面走向深入。

具体影响

有利于旅游业在开放中深化改革,规范秩序。开放可以为我赢得更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而国际市场的进入,需要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体制、管理与经营尚有差距的旅游企业,是调整和完善的机遇,旅游改革将在开放中深化。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秩序,将国际旅游贸易与世界旅游贸易融为一体,如中国旅游商品享有“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从欧洲少数发达国家将扩展到更大范围。

有利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入世”对提高国际地位,塑造大国形象,有着特殊作用。首先是“入世”后,全方位的资源优化配置、外部比较优势的发挥、先进技术的引进、效率的提高,都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旅游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经济发展后,就会水涨船高,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推动旅游发展。特别是国际商务交往频繁,会带动商务旅游发展,目前,全球企业500强已有300强进入中国,“入世”后中国将进入融合新时期,其余国际企业会抓住商机,挺进中国市场,由此带动商务旅游的繁荣。

面向旅游行业的投资将大增。随着外商投资环境和旅游业发展的改善,投向旅游的境外资金将大增。如法国雅高集团计划1999年在我国开设3家新饭店,5年内将雅高在中国的饭店数扩大为目前的2倍。

旅游信息交换和管理模式有偿使用机制更趋完善。通过旅行社、饭店和民航的进一步开放,借助国际知名网络,提高旅行信息预订和市场信息,创造更多客源;通过有偿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尤其是旅游自然人的活动,提升旅游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

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世贸组织对环保产业有各种保护条款,专家认为我国环保产业将因此进入黄金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目标一致,可望从中受惠。

主要冲击

旅行社行业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看影响较小。随着合资旅行社扩大开放,冲击将不可避免。一是外方旅行社撇开我方旅行社,形成海外客源“一条龙”接待体系,意欲独揽全部利润。二是加剧竞争,对本已微利经营的我旅行社行业造成雪上加霜的影响,旅行社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原有旅行社可能被挤出市场。三是外方携其客源网络优势与管理优势,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进而左右行业发展。四是导游市场限制性开放,加重就业压力。但冲击不会太大,主要原因是旅行社开放是有序进行,有条件逐渐放开,只是“打开门”,而不是完全“敞开门”;当前一种担心是,外方可否在合资社中占有控股地位,按照现行管理办法,外方控股政策上不许可,而且因管理办法已将“入世”后的新形势并入考虑,这种政策限制在较长时期内有效,因此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饭店行业将受到一定冲击。顺次的冲击;一是结构冲击,外资的涌入,可能导致我国现有饭店结构调整,独资合资饭店增多,向其它所有制尤其是国有饭店构成攻势,导致“海外兵团”浩然挺进、提高我国饭店业对外依存度。二是客源冲击,国际跨国集团利用客源、品牌和网络优势,寡占客源,在自身品牌内形成客源流动。三是人才冲击,外资饭店借其高薪的利益机制和人尽其才的人才利用机制,广揽人才,在拥有客源和管理优势的前提下,继而形成人才优势,整体优势更为突出,并通过效益优势得以体现。

最后是效益冲击,1997年外资饭店利润总额超出国有、集体、私营和联营饭店亏损总额,效益最为突出。“入世”会大幅提高利润集中度,引起更多收入的境外转移。但这一冲击也是很小的,其原因:一是饭店大门基本完全“打开”,进入者的增加不会过多或过快;二是国内企业基本适应了外来竞争,不会产生“狼来了”的恐慌;三是饭店行业管理也在开放中得到完善。

我国出境旅游面临新的压力。世贸组织要求国际贸易对等服务,在旅游方面,就是人员要有“进”有“出”。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基本开放,公民出境旅游也正在逐步放开,但囿于现阶段国情,指导思想是有组织、有秩序,循序渐进,外方可能借此施加压力,或要求扩大这一市场的开放,或要求在其它旅游领域作出更大妥协。可以认为,这些压力虽不可避免,但我们有应对压力的充足理由,国际上一般经验是,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人均出境旅行次数将达到0.5,从这一点看,中国目前的出境旅游开放程度是比较高的。

对策思考

总体指导思想:既积极有为,又坚持原则 一要扩大开放是时代潮流,其最终目的是利益均沾,共同发展,旅游业要积极有为,在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作出小牺牲,推动“入世”步伐。二要坚持原则,切合实际,在对外要价和承诺中,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特别是要遵重现行政策(如合资社管理办法不允许外方控股),确保行业发展的总体方针(如出境旅游要适度发展,不为压力所迫)。

研究制定旅游业“入世”总体方案 “入世”是不同体系、不同观念的大碰撞,需要制定一套以“入世”为标杆的系统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及时享受入世好处并化解风险。首先要加深了解国际惯例(如法国规定各类旅行社的董事长只能由本国人担任),知已知彼,提高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其次要对照通行做法,寻找差距,剖析原因。最后要制定总体方案,有步骤、有计划、有分寸地对外要价与承诺。

加强引导,合理利用外资“入世”会带来大量的外资涌入,国家要实行政策引导,制定旅游业利用外资总体规划,确定资金项目投向、地域分布与档次调配,防止因市场盲动性造成结构性冲击和行业效益滑坡,例如,可推广43个优先发展旅游项目的做法,引导外资。要推动市场引导,强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长远之计是提高行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要营造公平公开的旅游市场,避免计划管制和地方保护主义,例如,雅高集团曾计划在中国为100家饭店进行再设计装修,就因体制障碍而搁浅。二要苦练内功,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竞争。三要培育和扶持企业集团,应对国际市场上“巨无霸”的挺进。

标签:;  

促进、影响与对策: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_饭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