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工程建设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其中河道治理工程是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工程任务之一,在近几年备受人们的关注。河道治理工程的良好推进直接影响着我国其他工程建设的发展,尤其是防汛工作的安排,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河道治理工作中的防汛特点进行分析,并从防汛预案编制工作到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论述,希望能为进河道治理工作的起到一定指导。
关键词:河道治理;施工;防汛措施
前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动着城市工业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周边的农业和城镇建设亦不断随着加速,为了能够保障工程建设和农业发展协同进步,就必须保障河道治理工程实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唯有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汛安全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关乎到了社会的稳定。为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技术和工艺,从根本上解决防汛工作中的不足,让河道治理工程得以长久安定。
一、河道治理的一些防汛特点
(一)管道和线路复杂,灾害损失惨重
河道治理工程的复杂性较强,尤其是城市河道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在错综复杂的城市线路发展中,其各类工程的管道和线路较为混乱,在错综复杂的地形基础中推进河道治理工作便较为困难。此外,在这样面积狭窄的地形中,一旦下雨便容易导致洪水峰值的时间缩短,使洪水的峰值量不断扩大,一旦形成洪灾便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加之城市管道十分复杂,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工程事故发生[1]。
(二)治理工程和防洪标准较低
河道治理工程需要将原始水流往下游进行引导,让河流自上而下退散,这就要求我们在引流的方式上不断创新技术和工艺。例如,传统的引流工程有临时搭建挡水围堰和排水结构,在整体的排水结构中全部选择临时建筑,其级别多数处于4-5级。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各类防洪防汛的排水构造设计一般为3-5年一遇,而通常情况下不会达到这个标准。然而,在近几年的防汛工程中,有很多的防汛构造难以抵御汛期的洪水冲击,使得多数临时建筑被摧毁,甚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为此,必须严格落实河道防汛工作,建立健全防汛应急体制[2]。
二、做好防汛预案编制工作
预案编制工作能够对汛期和防洪工作进行指导,对防汛工程对人民生命财产所构成的威胁进行预判,根据“因地制宜”的预案编制标准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材料进行规划,并按照相应的处置等级对洪水进行划分,从而针对性的根据洪水的等级进行相应措施的选用,一方面减少防汛工程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提高了洪水防控质量。
(一)基本情况
对工程的规模和建设内容的基本情况做好建议描述,并形成规范的报告。结合工程区域的洪水险情进行明晰的分析,对洪水发生后的险情做好积极的处理工作,对区域上下游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二)组织体系
首先要明确防汛工作的部门组成,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的分工进行记录,以及各个工作人员在防汛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其次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将防汛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对负责不同部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联络方式要明确掌握。
(三)应急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防汛应急措施氛围技术性应急措施、管理型应急措施、物资储备和紧急救急方案等,这些对技术主要包括讯红标准、工程技术措施、洪水调度和洪灾分析等。若紧急预案安排妥当完善,那么一旦发生洪水灾害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应对,一方面提高了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其对其他工程建设造成二次损害[3]。
(四)附图和附表
在编制预案的制定中,其附图和附表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包括延安的布置图和防洪调度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防汛的预案编制完成后需要将其图标送往当地的防汛部门进行审批,对其中有问题的编制方案内容要指出,并责令其马上进行更改。确保一切预案没有问题后便可对人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并加强相应防洪的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行动的演练,进而保证在洪水来临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到位,保证预案实施的稳定性。
三、构建完善的防汛保障体系
(一)排除隐患,做好预防工作
为了能够切实保证防汛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排除一切存在的隐患,将防控的实际工作付诸行动,具体如下:第一,积极对防汛防洪的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残次品无法进行防汛工作的应用,不能因设备的问题导致安全问题;第二,实施围堰。在防汛工作中,围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实施中要对围堰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迎水面的坡度脚要作为检查的重点,若发现围堰的四周出现裂缝或其他问题要及时进行修补;第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不仅要搭建临时防汛设备,更要对施工的机械、施工基坑和民工住房积极做好监控工作,尤其是相关的电力设备,防止洪水造成漏电事故;第四,泄水建筑物。在防汛工作布置的过程中要对原始防汛系统进行加固,保障其工作能够顺利启动和运用。此外,在汛期要对启闭设备等泄水建筑物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保证其在应急备案中能够正常启动[4]。
(二)构建完备的防汛警报系统
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防汛措施必须构建完备的警报系统,警报系统能够让人们提前对洪水进行预防,积极做好先前的应对方案,从而减少河道汛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事故。
值得强调的是,防汛警报系统是一个集人力和信息技术手段为一体的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预报预警。必须完善预报预警系统,在河道汛期内利用河道流域已有的水文站进行洪水量的监测,对可能出现的防汛等级做好预备方案,从而一旦险情出现便能够保证根据相应的汛情标准启动预备方案;第二,值班巡查。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能有半点工作上的松懈。在人员巡查安排工作中要切实保证“24小时轮岗制”的实施,让熟悉当地河道水文条件和河道情况的工作人员进行昼夜巡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启动防汛预案;第三,路口值守。在以往的洪灾中,交通路口和便桥最容易导致人员伤亡,为此,必须在路口安置相关的人员进行值守,一旦发生险情就对路口进行封堵,防止意外发生。
(三)完备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防汛工作对公共设施的损害,其保障体系中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物资保障。物资保障通常包括编织袋、木桩、救生衣和应急灯等设备,这些设备的运用能够有效为受灾地区提供便利,减少人员伤亡发生的可能性;第二,通信保障[5]。通信保障是防汛工作中的重点,保持各部门通讯信号的畅通能够对不同地区的突发情况有所了解,从而针对性的调整物资,使得人力资源和物资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电力保障。电力供应需要得到保证,以备特殊情况能够正常供应;第四,交通保障。在防汛工程落实中要确保交通畅通,这对受灾群众和相应公共财产的转移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综上所诉,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集综合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工程建设,若想从根本上推进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并在防汛工程安排中得以保持就必须就必须不断创新防汛工艺和防汛技术,从技术层面对防汛工作进行限制。此外,制度建设是确保河道治理工作长久保持的根本,必须在制度层面的建立中构建出完备的防汛体系,从警报系统到后勤保障机制全部落实到位,进而保障河道治理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文静,许纪校.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经济风险因素评估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04):110-116.
[2]胡玉枝.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涑水河河道治理为例[J].山西水利科技,2016,02(04):102-104.
[3]陈皓.浅议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6(23):134.
[4]卢继平.浅谈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与防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01(18):287.
[5]王学军,鲁峰改,杜冰峰.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防汛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5(18):36-38.
论文作者:郎冬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河道论文; 工作论文; 洪水论文; 治理工程论文; 预案论文; 工程论文; 围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