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模木条加强筋产生的缺陷分析与改进论文_高立峰,张倩茹

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050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消失模在白模组型加固用的木条粘结部位,浇注后留在铸件外侧或内腔的缺陷,进行分析后发现,木条在浇注过程中燃烧,产生增碳,铸件表面产生多肉等问题。通过调整木条加强筋结构,增用耐高温陶瓷片,避免白模与木条直接接触,隔绝燃烧,取得了非常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白模组簇;工艺措施;废品率;

前言

随着消失模工艺的不断创新,铸件的适用性、多样性得到扩展,白模模样从原来单一的大件向小件多组模型簇结构发展,在白模组型簇过程中,竹签、木条大量被使用,主要用来加固和定型定位。在铸件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木条部分在浇注后,成型为铸件的加强筋,跟铸件连为一体,去除过程容易产生缺材或多肉,给后期清理带来了大量工作。

1白模木条加强筋的使用

我公司生产消失模大型铸件,尤其是大型短管、蜗壳铸件,其外圆、内腔容易出现变形现象,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在模型簇装箱填砂时,流动砂的冲刷挤压,会使白模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因此对白模进行加固和定型定位非常有必要。现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局部增设木条拉筋有效控制铸件凝固收缩引起的变形,大大提高工艺出品率,但长时间实践过程中发现,木质拉筋在后期铁水高温的作用下形成耐磨铸铁并与铸件连接成为一体,若直接敲击去除,易造成铸件缺材。而现场采用大砂轮机磨除,不但耗时长、清除困难,而且人力、物力投入过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为此,我厂技术人员经翻阅相关书籍资料,并与领导经多次研究商讨后,决定在拉筋末端粘结耐高温陶瓷片,使最终的铸件与拉筋能更容易分离。

2试验过程

经厂内领导和技术人员商讨后,确定了三种试验方案,分别对同一型号的两种铸件:短管、蜗壳,进行对比试验。 2、实验陶瓷片与原泡沫垫片的关系,共试验过三种位置关系即铸件+泡沫垫+陶瓷片+泡沫垫+木质拉筋,铸件+泡沫垫+陶瓷片+木质拉筋,铸件+陶瓷片+泡沫垫+木质拉筋。

2.1试验方案一

试验中的位置关系:白模+泡沫垫片+木质拉筋+泡沫垫片+白模,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调整陶瓷片位置后,铸件缺陷得到很大改善,不合格率由原14%到7%,此方案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3 结束语

通过三个试验方案对比,最后选择方案三:白模+泡沫垫+陶瓷片+木质拉筋+陶瓷片+泡沫垫+白模,此方案连接方法能够避免铸件缺材、渣坑、气孔等缺陷,在后期只需将木质(铸铁)拉筋与陶瓷片轻轻敲去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产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林慧,张宝庆,袁东洲.消失模铸件夹砂和夹渣缺陷的成因及分析[J]. 现代铸铁2010(06).

[2]白钰枝.消失模白模的生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3]黄天佑,黄乃瑜,吕志刚.消失模铸造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高立峰,张倩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白模木条加强筋产生的缺陷分析与改进论文_高立峰,张倩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