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初步研究论文_刘天舒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初步研究论文_刘天舒

刘天舒

(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吉林 13221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将患者分为护1组(37例)和护2组(38例)。护1组住院期间开展常规护理;护2组住院期间给予全面优质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2)住院时间、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3)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结果:(1)护2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比护1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护2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护1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护2组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显著比护1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给予住院期间全面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临床护理方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23-02

脑血栓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压力增大,营养物质摄入不均匀、少运动等因素影响,脑血栓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是动脉形成斑块后导致血压降低和血液流动速度缓慢,有形成分如血细胞在动脉内膜沉积导致管腔狭窄并形成栓塞,脑血栓患者以表达不清晰、偏瘫、吞咽功能障碍等为临床表现[1]。在发病后,需及早进行有效护理。本研究就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将患者分为护1组(37例)和护2组(38例)。

其中护1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63~82岁,年龄平均值(72.73±5.21)岁。体重最低42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25±1.73)kg。高中以下学历21例,高中以上学历16例。

护2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62~83岁,年龄平均值(71.58±5.17)岁。体重最低41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74±1.91)kg。高中以下学历21例,高中以上学历17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护1组住院期间开展常规护理;护2组住院期间给予全面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脑血栓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降低,如伴随偏瘫和语言障碍,可出现焦虑、悲观、绝望等情绪,需多跟患者沟通,倾听其主诉,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嘱患者子女多加陪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2)病情监护。住院期间应加强对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给予脑代谢活化剂、血管扩张药物、溶栓药、抗凝药等进行治疗,注意把握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观察患者用药后意识、血压、胃肠道反应等,合理调整输液速度。(3)生活护理。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需做好生活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病房环境,通风良好,光线、温度、湿度合适,急性期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位置不能过高,避免对脑部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瘫痪肢体应摆放为功能位,生命体征温度后进行被动、主动运动,避免废用性萎缩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清理口腔,每天2~4次;定时帮患者翻身和按摩局部肢体,保持床单整洁,避免发生压疮;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避免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饮水,避免便秘;为患者按摩下腹部,促进肠道蠕动;排便困难时可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2]。(4)康复训练。语言障碍者从简单发音开始训练,肢体障碍者进行关节伸展、外旋等,随着患者耐受和情况好转逐渐增多活动量,扩大活动范围,循序渐进,在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站立平衡训练。(5)出院指导。住院时给予用药、康复训练和饮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家属满意率;(2)住院时间、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3)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依从性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配合度越高。负性情绪用HAMA和HAMD量表进行评估[3]。

满意率调查表于出院前发放给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家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应急反应等的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 数据处理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和护理结果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家属满意率、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行χ2检验(%表示),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行t检验(x-±s表示)。数据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家属满意率比较

护2组患者家属满意率100.00%显著比护1组81.08%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2组住院时间15.72±2.95天比护1组的22.92±3.13天更短,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护1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护1组HAMA和HAMD量表评分、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2.23±3.34分、12.53±3.44分和83.73±4.13分,护2组分别为6.57±1.35分、7.51±2.23分和93.12±4.57分。

2.3 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比较

护2组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显著比护1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护2组有1例残疾,无死亡和纠纷。护1组有4例残疾,1例死亡和1例纠纷。

3.讨论

近年来,脑血栓发生率逐年升高,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群,脑血栓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5]。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不同情况、心理特点等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经完善生活护理,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的提升[6];经膳食干预,可强化患者机体免疫力,加速机体康复;经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语言能力和肢体功能的恢复;经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用药、康复训练、饮食等的依从性,提高遵医行为,加速康复进程,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生存质量的提升[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给予住院期间全面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贤文.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8):676-677.

[2]张凤琴.68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5):221-222.

[3]王桂贤.老年脑血栓后遗症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312-313

[4]徐家喜,顾伟萍,王忠玲等.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52-53

[5]陈秀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35-236.

[6]于英霞.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3):120-121

[7]赵岩.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98-199.

[8]朱芬英.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11):151-152.

论文作者:刘天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初步研究论文_刘天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